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广西柳州高一(上)期末试卷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操作或改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实验中,染色后用70%酒精洗去浮色

    B.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的实验中,可用成熟的叶肉细胞代替洋葱外表皮细胞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将底物过氧化氢溶液换成淀粉溶液

    D.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应使用高倍镜观察液泡体积和颜色的变化

  • 2、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生理活动与细胞骨架功能无关的是(  )

    A.脂质合成

    B.能量转换

    C.信息传递

    D.细胞分裂

  • 3、脂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中的脂肪C、H、O的含量很高,而N、P含量很少

    B.与糖类相比,脂肪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更少

    C.磷脂构成了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在生物膜中其含量相当高

    D.胆固醇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尽量多摄入胆固醇有利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4、如图可表示生物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糖类和脂肪的共有元素,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C、H、O

    B.若①表示动植物共有的糖类,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C.若①表示脂质,则②③④应分别表示磷脂、脂肪、胆固醇

    D.若①表示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肌糖原、肝糖原、脂肪

  • 5、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图甲~丙分别代表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生物大分子部分结构。据图分析,这三种生物大分子最可能是(       

    A.蛋白质、核酸、淀粉

    B.蛋白质、核酸、糖原

    C.核酸、蛋白质、糖原

    D.核酸、蛋白质、淀粉

  • 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 H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 H ]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 7、下列关于人体中ATP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由腺嘌呤和磷酸组成

    B.ATP中有3个特殊化学键

    C.ATP的合成伴随放能反应

    D.ATP的水解属于吸能反应

  • 8、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最主要的特点是(       

    A.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体的出现

    B.无染色体的复制

    C.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D.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相同

  • 9、下列关于植物根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系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土壤温度会影响植物根系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C.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D.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

  • 10、甲、乙、丙图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丁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反应速率不再上升是因为受到酶浓度的限制

    B.图乙中,温度由b点到a点的变化中,酶的活性逐渐恢复

    C.图丙不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D.如果适当降低温度,则图丁中的M值不变

  • 11、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a~d所示装置,a、d中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验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需先将空气通过c再连接a,c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

    B.验证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将d放一会儿再连接b,可防止d中原有的O2干扰实验结果

    C.连接c→b→a→b,向c通气,第一个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通人的空气中CO2是否被除尽

    D.若将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则溶液颜色变化为由蓝变黄再变绿

  • 12、某同学在观察自制淡水生物细胞装片时,结合所学的知识将其细胞绘制成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可能为根尖成熟区细胞

    B.在高等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①③④

    C.该生物为自养生物,是因为具有④和⑨

    D.该细胞的原生质层是指②与④之间的细胞质

  • 13、下图甲是渗透现象示意图;图乙是几类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图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受能量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渗透装置达到渗透平衡之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相等

    B.图乙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蛋白质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其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图丙中,限制b点物质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

  • 14、基于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

    B.虽然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会进入细胞

    C.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D.糖被是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等功能有关

  • 15、下列关于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结合的水失去了溶解性

    B.将小麦秸秆充分晒干后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C.人体内Na+缺乏最终会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

    D.北方冬季来临前冬小麦细胞内自由水比例逐渐降低

  • 16、图1为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结果,图2为该酶在60℃下催化一定量的底物时,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据图1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大于60℃

    B.减小温度梯度,扩大温度范围,可得到更精确的最适温度范围

    C.图2的t1时刻酶促反应速率大于t2时刻的酶促反应速率

    D.图2的t2时刻增加底物的量,酶促反应速率增加,酶活性不变

  • 17、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归祖国,进行身份确认时,比对的物质主要是(       

    A.脂肪

    B.RNA

    C.蛋白质

    D.DNA

  • 18、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质膜

    B.有无核膜

    C.有无细胞质

    D.有无核酸

  • 19、如图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和氨基酸种类分别为(       

       

    A.1个、1种

    B.2个、1种

    C.2个、2种

    D.3个、2种

  • 20、下图是真核细胞中某生物膜上发生的主要生化反应,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生物膜代表线粒体内膜

    B.图中B侧为线粒体基质

    C.NADH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D.ATP合成消耗的能量来自H+浓度差

  • 21、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       

    A.膜结构

    B.能量转换的功能

    C.少量DNA

    D.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 22、DNA条形码技术是将已知物种的特定DNA片段序列作为条形码,与样本DNA的序列进行比对,可用于物种鉴定,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物种保护等领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条形码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不同物种的DNA条形码不同

    C.DNA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D.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 2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池塘中的一只乌龟、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池塘中的所有浮萍和池塘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 24、下列物质中含有 N 元素的是(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糖原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生物体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与生物体新陈代谢无关。______

  • 26、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载者,下图是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转运过程示意图,①~④表示细胞器,其中①为核糖体,A~E表示5类蛋白质,其中ABC均由囊泡运输。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④在蛋白质合成、转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E若表示丙酮酸分解所需的酶,则最终应分布于④的________________.

    2)细菌以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形成的囊泡可与溶酶体融合,C类蛋白表示该细胞器中的_________

    3)胰蛋白酶属于________(填字母标号)类蛋白,为研究胰蛋白酶的合成和转运路径,可将3H标记的________注入到胰腺泡细胞中作为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并观察被标记蛋白质的去向。

    4)图中可产生囊泡的结构有细胞膜、高尔基体及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 27、甲图表示动物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ABD表示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请据图作答并完成右上的物质出入细胞概念图:

    1)甲图中的B______________;物质D______________,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密切关系。

    2)氧气通过______________(填甲图字母)进入该细胞。

    3)完成概念图(①②③填名称,④⑤填甲图中字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

    (3)上述①~⑤过程中,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在适宜光照下,若停止g物质的供给,细胞内的f物质含量将会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某作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上,需先用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 到10: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由此可见,大棚作物如遇持续的阴雨天气,可通过____措施保证产量。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是_____时。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时绿体中的ATP利NADPH含量_____,C3含量_____。请用含有14C的CO2写出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______

     

  • 30、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根细胞对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外界溶液中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植物根细胞对不同浓度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发现a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自由扩散的含义是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界溶液中b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再增加b的浓度,根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王同学据图认为b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李同学认为是协助扩散。请设计实验确定王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1)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32P、35S等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___________ 

    (2)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___ 

    (3)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__ 

    (4)若用32S标记噬菌体,35S标记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____;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____元素,这是因为__

  • 32、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则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会有蛋白质。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小李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肾炎。如何通过一定的检测确定是否患相应的疾病。请写出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及结论。

    主要药品材料:0.1g/ml的NaOH溶液;0.05g/ml CuSO4 溶液;蒸馏水;量筒、烧杯、酒精灯等 化学仪器。

    (1)设计原理:葡萄糖与____________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_色沉淀;蛋白质与 ___________发生作用,产生________反应

    (2)操作步骤:

    ①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小李的尿液2毫升

      _________________加入甲试管中,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③乙试管中先加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再加入4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现象

    (3)现象及结论:

    ①若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乙试管出现___________,可能患肾炎。

     ③若______________, 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甲、乙试管均无明显现象,则小李不患糖尿病和患肾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