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的译文符合翻译要求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占领了郑国,又想往西边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抬头观望宇宙的广大,低头细察万物的繁多,所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可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令人快乐。
C.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译文: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离弃双亲,投降匈奴(异族) 做了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D.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译文:贾谊遭受委屈,贬到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梁鸿逃窜到海边,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梁实秋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至今难有人望其项背,余光中先生作为梁先生的得意门生,在翻译上亦是成就斐然的。
②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波橘云诡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③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就备受关注,广受好评,成为时下炙手可热的文化节目。
④由于社会组织整体能力有限,完全依靠民间的力量来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显然是杯水车薪。
⑤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不孚众望,宣布继“海水稻”技术后又获得了“水稻亲本去镉技术”的重大突破成果。
⑥统计学院的学生在餐厅吃饭时玩起了快闪,合唱起了《我爱你中国》,歌声娓娓动听,令人激动自豪。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3、下列各项中,衔接恰当且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滨海中学的李老师向“市政府应急办”微信公众号反映:滨海中学校门口两旁的人行道长期被周边住户停放的车辆占用,导致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只能被迫行走在机动车道上,险象环生。 。十分感谢!
A.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好这一问题,不得有误,切实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B.希望有关部门能为市民尽一份绵薄之力,尽快解决占道问题,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C.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一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D.如果有关部门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必定感激涕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农业文明时代的媒婆业空前发达,一对从未谋面的男女,经过媒婆巧言今色的撮合,有时倒也会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②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突出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勇于担当,具有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
③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不懈奋斗,以让坝上高原“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决心,创造出了可歌可泣的辉煌成就。
④在各式各样的录取通知中,陕西师范大学妙笔生花,用毛笔书写,为新生献上一份沾染墨香的录取通知书,被誉为“最值得收藏的通知书”。
⑤我们既要依法惩治造谣生事者。也要要求民众做到明辨是非不信谣。洁身自好不传谣,斩断谣言传播链条,为纯净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⑥对于低龄学生海外旅游过热的现象,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另一方面.家长也不要勉为其难,盲目攀比。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宅 男
陈力娇
家里有两台电脑,儿子一台,父亲一台。父亲的在南屋,儿子的在北屋。父子从不见面,从不交谈,所有的联络都通过电脑。父亲做好了饭,在QQ上写道,吃饭了。儿子回答,你先吃。父亲很听话,从不勉强,就先吃。吃过了,把儿子的一份放在桌上,上班去了。
儿子听到门响,知道父亲出去了,就从屋里走出来。他先上卫生间,把一泡尿歪嘴壶一样抖了出去;之后他开始洗脸,洗脸只是胡乱抹两把;再之后他就坐在饭桌前有条不紊地用早餐。
早餐很简单,就是一只蛋,一杯奶,一块早点。这些都是用微波炉热过的,如果父亲不热,他是不会热的。他很懒,父亲放在桌上什么他吃什么,父亲不放的,他从不去寻找,哪怕那东西就在冰箱或锅里,伸手可及,他也决不去触碰。他吃过饭打开电视看一会儿体育新闻,看完摇控器一扔,就又回到自己的小屋。
父亲每天都十一点回家,自妻子死后他为照顾儿子,都是早半小时回家。单位同事都知道他的儿子足不出户,一切交易在网上进行,去银行取钱在网上,交友在网上,买衣服在网上,就照顾他,给他别人没有的方便。他们说,是妻子的死对儿子有些剌激。但只有做父亲的心里明白,妻子没去世前,儿子也这样。
父亲这天中午提着两条鲫鱼进屋,一进门换掉拖鞋就开始插电饭锅。父亲都是早上走之前就把大米淘好,回来才插闸,然后做菜正赶趟。父亲做鱼好吃,葱花大料放好,还要放几根香菜,放几滴醋,还要放一撮糖。可是放糖时糖没有了,做鱼没有糖怎么行,父亲决定下楼去仓买(哈尔滨方言,即超市、小商店)买糖。
父亲闭掉煤气灶去了仓买,走时父亲望了一眼儿子的房间。
父亲由于走神儿,走时忘带钥匙了。他买完糖站在单元门跟前按门铃,可是不管他怎么按,门铃怎么响,儿子就是不给他开门,无奈他只有重回仓买给儿子打电话。家里的电话儿子不接,手机也不接,父亲站在柜台前好一顿发愣。
最终他只有走了出来,直奔街头的网吧。儿子的QQ头像果然亮着,父亲写道,我忘记带钥匙了,我再按门铃时你给我开门,别让我在外面冻着。儿子没说行不行,给父亲一个生气的QQ表情。父亲管这种东西叫“黄豆”,不管怎样儿子总算答应了。
父亲在冷风中急急地走着,他出来时只穿着绒衣,仓买就在楼下,他没想到要去网吧。父亲走到自己家楼下时,几乎是一溜儿小跑,却忽然从头顶哗啦啦掉下来一件东西,险些砸在他的头上,父亲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那串钥匙,儿子从窗口扔给了他。
父亲没有生气,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父亲有最低底线,只要儿子活着,别像妻子一样离开他,他就知足了。
父亲做好菜,上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吃了几口鱼,扒了两碗饭,走时在电脑上给儿子留了话。告诉他,鱼,好吃极了。父亲很幽默,也给儿子留了一粒“黄豆”。那黄豆是眯眯笑的表情。
儿子吃鱼时很潦草,他的心里想着事。他想他怎样才能和小美把他们俩的事完成了。小美是他在网上认识的女朋友,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感情却极好,谁也离不开谁。小美提出过想见见他,他不同意,他怕见了面,他们那些美好的感觉消失殆尽。
有几次他也曾想过,走出去和小美成婚,可是一想结婚后他很可能对不起小美,就打消了念头。他从心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屋子,屋子是他的天空和领地,他只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世界的安全,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但是有了小美就不一样了,比如有病,自己病了,可以在网上购药,小美病了,大概网上购药就不成体统了。还有是不是得要一个孩子,小美坚持生个健康的宝宝,如果有了宝宝,那就更麻烦了,他就守不住他的宅子和他的内心了。
可是他又太爱小美了,爱到了极致。从视频上看小美长得那个美呀,笑起来那个甜呀,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
桌上的手机响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提示,只有小美发来短信时才是这种醉人的提示。他拿起来,看到小美的话传了过来。小美说,我想你都想疯了,我在你家对面的五楼,你不出来,我就跳下去。
他一伸头,果然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他打了个愣,也只是打了个愣。之后他就有了决定,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无法和儿子交流,却极其负责、极其宽容地抚养着儿子,因为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只要儿子活着他就心满意足了。
B.儿子生活在封闭的境况中,他从不想走出自己的屋子,从不愿走出自己的天地和领域,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他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安全。
C.儿子一方面封闭在自己的领域之中,另一方面却能在开放的网络空间网购、网恋,这正是现代人矛盾性格的缩影。
D.小说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如“歪嘴壶一样”撒尿,“胡乱抹两把式”的洗脸,特别是结尾“打了个愣”的细节和后面的心理活动,都为人物的性格的形成提供了注脚。
【2】小说写父亲烹鱼过程中下楼买糖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你觉得这样的结尾是否合理?请作出你的判断,并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指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紧接着与之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泊秦淮》中抒发作者对醉生梦死而不以史为鉴的统治者的愤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带香蕙而遭到贬黜,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颂了边关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士大夫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反间的手法,批判秦人大肆搜刮,挥霍无度。
(3)边塞诗里经常出现“红旗”的意象,用“红旗”代指军旅,如“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_____”一句用水生动物听到音乐的反应来表现李凭演奏箜篌艺术的高超;《赤壁赋》中用相同手法写洞箫吹奏艺术的一句是“_______”。
(2)清代画家徐扬艺的《姑苏繁华图》写阊门“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景象与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描绘的钱塘景象极其相似。
(3)曹操《短歌行》用比喻慨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
(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表达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年少时和男主人公相处时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颇有点“青梅竹马”的意味。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誓死报国的衷心。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留赠偃师①主人
许浑②
孤城漏未残,徒侣③拂征鞍。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注]①偃师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②许浑,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晚年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③徒侣:同伴;朋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留赠”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留别”两字表达的意思相同。
B.“孤城”表现了偃师主人的孤独心情,首联第二句表达了同伴对诗人的不舍之情。
C.颔联是虚写,诗人想象此次远游,越行越远,而诗人的归乡之思也越来越强烈。
D.颈联是实写,第一句写室内情景,第二句写室外雪景,以景物衬托诗人的心情。
【2】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蕴子,定皇后之兄也。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谢安常曰:“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起家为佐著作郎,叹曰:“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因以疾辞。俄为秘书丞,转中书郎。除吏部郎,迁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孝武帝深相钦重,时陈郡袁悦之以倾巧事会稽王司马道子,恭言之于帝,遂诛之。其后,帝将擢时望以为藩屏,乃以恭为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及帝崩,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及赴山陵,罢朝,叹曰:“榱栋虽新,便有《黍离》之叹矣。”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恭乃遣使与殷仲堪、桓玄相结,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表至,内外戒严。道子收国宝,赐死,深谢愆失,恭乃还京口。谯王尚之说道子,藩伯强盛,宰相权弱,宜多树置以自卫。道子乃以王愉为江州刺史,割庾楷豫州四郡使愉督之。由是楷怒,遣子鸿说恭曰:“尚之专弄相权,欲假朝威贬削方镇,及其议未成,宜早图之。”恭以为然,复以谋告殷仲堪、桓玄。玄等从之,推恭为盟主,克期同赴京师。朝廷使元显及王殉等距之。元显使使说恭司马刘牢之,啖以重利,牢之乃斩颜延以降。因恭曜兵,轻骑击之。恭败,收送京师,道子于建康倪塘斩之。临刑神无惧容谓监刑者曰我暗于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恭自在北府,以简惠为政,家无财帛,唯书籍而已,为识者所伤。及玄执政,上表理恭,诏赠侍中、太保,谥曰“忠简”。
(选自《晋书·王恭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临刑/神无惧容/谓监刑者曰/我暗于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
B.临刑/神无惧容/谓监刑者曰/我暗于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
C.临刑/神无惧容/谓监刑者曰/我暗于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
D.临刑/神无惧容/谓监刑者曰/我暗于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舅,是周王朝对异姓诸侯的称呼,文中指的是谢安认为王恭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B.假节,魏晋时,掌管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代表皇帝行使权力。
C.《黍离》,是《楚辞》中的篇名。后以“黍离之悲(叹)”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恭才能出众,有做辅弼大臣的愿望,最初拜官佐著作郎,他称病辞谢没有就任,后担任要职。
B.袁悦之以巧诈侍奉会稽王司马道子,王恭上奏,孝武帝就杀了袁悦之,此后被孝武帝委以重任。
C.王恭曾两次起兵清君侧,第一次上书京师,成功除掉王国宝,第二次却因部将叛变而兵败被杀。
D.王恭为官多年,家中除了书籍别无钱财布帛;他身在北府,为政简惠,死后随即被朝廷赠予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子收国宝,赐死,深谢愆失,恭乃还京口。
(2)元显使使说恭司马刘牢之,啖以重利,牢之乃斩颜延以降。
15、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座千年古刹,一位中年人不烧香不拜佛,径直来到方丈面前,问:“我为什么为人处事老是失败。上学时,先学理,不成,改学文,还不成;长大后,进工厂,干不好,做生意,不赚钱。请问方丈,到底怎么做才能成功?”方丈沉思良久,伸出手指,在中年人手掌心写下两个字:山、海。
中年人迷惑地望着方丈,方丈微笑着说:“你回去好好参悟吧。天机不可泄露。”
你是怎么理解的,请把感悟写成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