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新疆双河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召有司案图 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④进兵北略地 ⑤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⑥失其所与,不知

    ⑦唯大王命之 ⑧请毕今日之驩

    A.①②⑤⑥⑧

    B.①③④⑥⑧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⑦

  •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如果没有杜甫,我们对于安史之乱所能够知道的可能就是历史书上那些简单的、冷冰冰的东西,但有了杜甫,他的诗记录了十几年的漂泊和奔波,在路上所见的人和情景,他的病痛、他的思念、他的忧虑、他的极其复杂的所有情感。                              

    ①杜甫打开了我们中国人感觉系统里的那个盲区

    ②杜甫的伟大在于现在的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从杜甫开始的

    ③他第一次把中国人的人生完整地放进了诗里

    ④在杜甫之前人的生活世界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会被写到诗里的

    ⑤或者说他第一次照亮了中国人的人生。

    A.①③②⑤④

    B.①④②⑤③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⑤②③

  •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尔,毋吾以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B.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怠

    C.愿夫子辅吾志,明教我/   余与四人拥火

    D.秦伯说,郑人盟/ 夫子唱然叹曰:“吾点也。”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使你巧舌如簧也无法把这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

    ②每次开晚会,我们总请程老师说笑话。程老师说笑话的确有本领,每次都说得大家笑个不停,他还是道貌岸然地说下去。

    ③新的问题是着急却没办法,跳脚而无抓手,试图创新苦于缺乏思路,于是“跟随战术”大行其道。而跟随,说白了就是抄袭照搬,亦步亦趋

    ④老岳父正躺在自己的单人床上休养生息,床上铺着印花涤纶床罩,斯特雷格进来时,老头把披肩往上拉拉,盖好。

    ⑤上下三千余年,兴亡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

    ⑥李白在高山景行中欣赏美景,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临瀑布,写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登天姥,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A. ①③⑤   B. ③⑤⑥   C. ①②④   D. ②④⑥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B.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C.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逐渐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的赚钱工具。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品内容付费。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

    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B.文章先破后立,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是新媒体的营销策略。

    C.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新媒体时代的产物。

    D.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和“往往”等限制性词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 ”

    (2)《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夜一昼,一冷一暖,一养成于阴一生发于阳,一明晰一朦胧,营造出绝美又相反相成的艺术境界。

    (3)由于“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与人的悲愁相一致的特点,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水”便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如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

    (4)《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2)屈原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说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屈原的作品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在学过的《离骚》选文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之后,舰船连绵、旗帜遮天的景象。

    (2)《离骚》中抒发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描写大鹏从海上奋力起飞、直达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语句是“__________”,而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悲凉的语句是“__________”。

    (2)《蜀相》中作者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通过六种典型的夔州秋天景物,勾勒出一幅肃杀、凄凉的秋景图。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表示忧虑辛劳和安闲享乐导致的结果完全不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来抒发情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1】

    张先

    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暂武林分阃【2】,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3】。易镇梧台,宣条期岁,又西指夷桥【4】千骑移。珠滩上,喜甘棠翠荫,依旧春晖。

    须知。系国安危。料节召、还趋浴凤池。且代工【5】施化,持钧【6】播泽,置盂天下【7】,此外何思。素卷书名,赤松【8】游道,飙驭云辑【9】仙可期。湖山美,有啼猿唳鹤,相望东归。

    注释:【1】赵阅道:北宋名臣赵抃。他一生在多地为官,是善治一方的清官能吏。熙宁七年(1074年),赵抃将要离开成都赴越州任职,张先作此词相赠。【2】武林分阃:指赵抃熙宁三年(1070年)出任武林知州。【3】瓜时:指任职期满。【4】夷桥:夷里桥,成都古桥名。【5】代工:人臣辅佐君王,以代行天之使命。【6】持钧:执政。【7】置盂天下:指使天下安定。【8】赤松:传说中的上古仙人。【9】云辑:神仙所乘的云车。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膂良臣”三句,表明赵抃是皇帝身边信任倚重的辅国良臣。

    B.“暂武林分阃”四句,写赵抃任职武林,任期未满就转赴他任。

    C.“料节召”两句,作者预言赵抃会被皇帝派使臣持节召回朝中。

    D.“素卷书名”三句,写赵抃勤政不忘苦读,期望能与仙人齐名。

    【2】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暂”“易”“又”连用,写出了赵抃辗转于各地,辛劳为官的情形。

    B.下片“且”字总领的四句,劝慰赵抃不要忧思重重,暂且屈才做地方官。

    C.“湖山美”三句,表达了作者期待赵抃归来,二人同游湖山,共赏美景。

    D.本词以叙议为主,表达了对赵抃的赞美,也由此传达出作者的政治理想。

    【3】词中写到了“甘棠”。参考下面所给词条信息,结合全词,分析“甘棠”在本词中的意义与作用。

    甘棠:①蔷薇科落叶乔木,树形高大优美。

    ②指《甘棠》(《诗·召南》)。《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勤学嗜古,有声馆阁间,与黄道周善。十年冬,皇太子将出阁,充讲官兼直经筵。延麟具疏让道周,不许。明年二月,帝御经筵,问保举考选何者为得人。廷麟言:保举当严举主,如唐世济、王维章乃温体仁、王应熊所荐。今二臣皆败,而举主不问。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帝为动色。其冬京师戒严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象昇军象昇喜,即令廷麟往真定转饷济师。无何,象昇战死贾庄。嗣昌意廷麟亦死,及闻其奉使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初,张若麒、沈迅官刑曹,谋改兵部,御史涂必泓沮之。必泓,廷麟同里也。两人疑疏出廷麟指,因与嗣昌比而构廷麟。会廷麟报军中曲折,嗣昌拟旨责以欺罔。事平,贬廷麟秩,调之外。黄道周狱起,词连廷麟,当逮。未至而道周已释,言者多荐廷麟。十六年秋,复授职方主事,未赴,都城失守,廷麟恸哭,募兵勤王。福王立,用御史祁彪佳荐,召为左庶子,辞不就。宗室朱统翷诬劾廷麟召健儿有不轨谋;以姜曰广为内应。王不问,而廷麟所募兵亦散。顺治二年,南都破,江西诸郡惟赣州存。唐王手书加廷麟吏部右侍郎,刘同升国子祭酒。同升自雩都至赣,与廷麟谋大举。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九月,大兵屯泰和,副将徐必达战败,廷麟、同升乘虚复吉安、临江。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十月,大兵攻吉安,必达战败,赴水死。会广东援兵至,大兵退屯峡江。已而万元吉至赣。十二月,同升卒。三年正月,廷麟赴赣,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廷麟闻王将由汀赴赣,将往迎王,而以元吉代守吉安。无何,吉安复失,元吉退保赣州。八月,水师战败,援师悉溃。及汀州告变,赣围已半年,守陴者皆懈。十月四日,大兵登城。廷麟督战,久之,力不支,走西城,投水死。

    (节选自《明史·杨廷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冬/京师戒严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延麟痛诋之/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卢象昇军/

    B.其冬/京师戒严/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卢象昇军/

    C.其冬/京师戒严/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卢象昇军/

    D.其冬/京师戒严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卢象昇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吉士,明、清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等工作。

    B.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时始称经筵。

    C.保举,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官的重要方式之一,指向下级荐举有才或有功的人。

    D.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西晋时初设,后为历代沿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询问保举和选考哪个更能取得贤才,杨廷麟认为如果不实行连坐法难以取得保举的效果,皇帝听后为之动容。

    B.因一心主张议和而受到杨廷麟指责后,杨嗣昌假意向皇帝举荐杨廷麟,说其懂得军事,皇帝信以为真,让杨廷麟去协助卢象昇。

    C.张若麒、沈迅两人调往兵部一事遭到涂必泓阻止,他们怀疑涂必泓受了杨廷麟的指使,于是和杨嗣昌勾结起来诬陷杨廷麟。

    D.顺治二年九月,清军驻扎泰和,杨廷麟和刘同升乘虚收复吉安与临江,守城副将徐必达战败后跳水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泓,廷麟同里也。两人疑疏出廷麟指,因与嗣昌比而构廷麟。

    (2)水师战败,援师悉溃。及汀州告变,赣围已半年,守陴者皆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2020年,云南省将中考体育分值提升为100分,与语数外三科同分值,并拟定了《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考试方案》。此次云南省中考体育改革,目的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最终引导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请据此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体育与健康”的思考和感悟,在班会课上做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