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安徽阜阳高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由“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促成这一“转变”的动力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新航路的开辟

    D.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 2、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威力巨大的炮舰

    B.物美价廉的工业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历经曲折,风雨兼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研究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58—1911年新设民用工矿企业及其创办资本统计表(资本数单位:万元)

     

    1858—1894年

    1895—1911年

    总数

    年均

    总数

    年均

    家数

    153

    4.14

    800

    47.06

    资本数

    3803

    102.78

    16578

    975.18

    每家资本

    24.86

     

    20.72

     

    ①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   ②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   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通商善后条约》提到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从此为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提供了所谓的“合法”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海关长期被洋人把持。这一现象(     

    A.体现了半殖民地化的特点

    B.增加了清朝政府的赋税收入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开启了中国关税管理近代化

  • 5、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毁灭性的打击。西班牙殖民帝国的瓦解,正是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这说明西属拉美独立战争

    A.奠定了拉美各国的政治格局

    B.促进了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D.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 6、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选举议员219名,除共产党员外,地方绅士和其他人士占2/5;常驻议员9人,其中党外人士6人。党外进步人士担任乡长以上各级行政领导的有3592人。这些措施(       

    A.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原则

    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C.扩大并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挫败了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 7、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认识反映了

    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

    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

    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

    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 8、1883—1907年,埃及棉花出口总值由800万英镑增加到3000万英镑。正因如此,1882—1914年埃及的经济被称为“农业经济专业化”时期。英国驻埃及领事克罗默说英国对埃及的政策首先是要求埃及向英国出口棉花,然后再从英国进口棉织品。这反映(     

    A.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发展

    B.埃及农业经济的专业化

    C.经济殖民的进一步强化

    D.国际贸易持续不断发展

  • 9、唐末草市兴起之后,有人描述当时彭州唐昌县建德草市,“人既繁会,俗巴丰饶,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盗将窜迹,人遂高眠”。这反映了

    A.坊市制度逐渐走向瓦解

    B.唐朝末年开始出现了草市

    C.草市功能转向政治军事

    D.政府重视商业环境的治理

  • 10、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A.唯物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

    D.阶级分析方法

  • 11、1796年时,英国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

    B.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

    C.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12、下面为1978年和1987年国家宏观调控范围和方式的情况对照表。表中种类和占比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国家计委计划管理的工业品种类

    国家统配物资种类

    国家计划管理商品种类

    全国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资金

    财政筹集占比

    银行筹集占比

    1978年

    120种

    259种

    188种

    76.6%

    23.4%

    1987年

    60种

    26种

    23种

    31.2%

    68.8%

    A.社会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B.国民经济结构持续变化

    C.城乡居民生活同步改善

    D.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健全

  • 13、《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过着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该小说成为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主要原因是它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B.反对专制和教会束缚的启蒙思想

    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 14、汉朝把调节粮价,解决粮食问题上升到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定的高度。为此,汉政府(       

    A.实行里甲制

    B.创设义田

    C.设立养济院

    D.建立常平仓

  • 15、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开支则由国家财政下拨。1983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利改税”,企业上缴55%的企业所得税,剩下的45%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分成。这表明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按劳分配原则得到贯彻

    C.开始试行现代企业制度

    D.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加强

  • 16、美国学者米勒在《裸体的民主》一书中指出,古希腊“裸体竞技”服务于消除差别的目标,在体育竞技中一旦脱了衣服,就很难区分穷人和富人,聪明和笨拙,是贵族、国王还是民主派了。米勒意在表明,古希腊“裸体竞技”的习俗

    A.是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原因

    B.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产物

    C.根源于法律至上的政治传统

    D.有利于公民平等意识形成

  • 17、明代《太函集》记载了嘉靖年间商人朱云治经营制铁业的活动:“朱处士云治,字天铎,海阳(安徽休宁县)新溪人也。……从兄贾闽,盖课铁冶山中,诸佣人率多处士长者……业大饶。”据此可知,明朝中后期

    A.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

    B.雇佣劳动现象较为普遍

    C.商业资本流向有所变化

    D.民营冶矿业开始发展

  • 18、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

    C.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 19、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主要体现在

    A.皇权受到制约

    B.实行联邦制

    C.设立责任内阁

    D.议会拥有立法权

  • 20、赛德节是古埃及的重要节日,以法老为中心举行一系列活动,祭祀集团带着众神的象征物向法老致敬。该节日将世俗政权与宗教宣传完美地结合起来,法老被作为神王,权力被神化。这表明法老在统治中

    A.注重礼仪德治

    B.实行分权专制

    C.以神权强化王权

    D.实行等级制度

  • 21、拿破仑执政时期不准任何团体享有特权,所有国民得到平等对待,给所有孩童提供受教育机会,所有职务都要公开选才,支持宗教信仰自由等。由此可知拿破仑(       

    A.打着民主旗号维护独裁统治

    B.较好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C.支持在法国建立民主共和国

    D.得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 22、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A.体现了中共当时的工作重心

    B.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

    C.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D.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23、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A.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

    C.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D.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 24、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研究者立场影响了对王安石的评价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文献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高潮:北伐战争【知识点170】

    (1)兴起: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____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2)经过: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____。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 26、过程【知识点161】

    (1)第一阶段:初步介绍

    ①1918年,____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____》《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②1919年,____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第二阶段:深入传播

    ____: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②思想论战:1919年李大战和胡适展开了____的讨论;1920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____问题的讨论,同____进行了激烈交锋。这三次思想论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____: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劳动界》《劳动者》等刊物

    ④思想转变: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建立了一些____

  • 27、(一)地方与中央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与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设立的制度和机构:

        

    A.郡县制B.刺史制C.行省制D.内阁

    E.三省六部制F.枢密院G.军机处          

    问题:

    (1)从历史看,其设立之初主要为了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入字母);为了强化君主权力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入字母)。

    结合上述选项,完成下列填空。

    (2)其基本架构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的是______________

    (3)由中央派遣官员以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的是______________

    (4)由少数民族政权继承和创新出的制度是______________

    (5)由军事需要增设的战时机构演变而来是______________

  • 28、谚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印记的历史事件相对应(填写字母)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1) 周公( ) 设河西四郡(A)

    (2) 汉武帝(   )   废除丞相(B)

    (3) 朱元璋(   )   制礼作乐(C)

    (4) 康熙帝(   )   签订《尼布楚条约》(D)

  • 29、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____”【知识点111】

  • 30、经过【知识点158】

    (1)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青年学生,高呼“____,内除国贼”、“废除____”等口号,在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高潮:1919年6月初开始,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中国____登上政治舞台。

    (3)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____;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____

  • 31、兴起与发展【知识点134】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__

    (2)1905年,____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____。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3)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____起义最为壮烈。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____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4)1911年5月,全国爆发____。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前往镇压四川____,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提供有利时机。

  • 32、大众传媒的发展【知识点155】

    (1)报刊业:维新派(《____》《国闻报》)、革命派(《____》)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电影:____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 33、中共“二大”召开:____年,上海【知识点165】

    (1)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____纲领,是打倒____,推翻____,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意义:这是中国近代____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国民大革命(________年)

  • 34、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不是只有和平与渐进,也充斥着血腥与暴力。请按表格的

    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位置(填写字母,不能复选)。

    英国革命(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C)德国王朝战争(D)

    中国辛亥革命(E)俄国十月革命(F)中国抗日战争(G)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等整理

    上表为近现代英国、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两国贸易政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3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后周)周世宗即位之初,国内政局不稳,官员敲诈和贪污风气盛行,他严惩失职误事、贪污重敛的官吏,严明赏罚,编订《大周刑统》,颁行全国,还屡次下诏求谏求贤,网罗人才。他不贪恋奢华之物,严厉禁止朝廷官员大肆铺张浪费。世宗“命工刻木为耕夫、织妇、蚕女之状,置于禁中,思广劝课之道”,经常亲自到各州县视察民情,考察农业生产状况,大规模河道整治,兴修水利,疏通运河。世宗整顿禁军,下令“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且减冗食之费焉”,根据“先易后难”的方针,向西夺取后蜀4州,向南攻占南唐江北14州,北伐辽、汉,连克三州三关。由于英年早逝,世宗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旧五代史》对他的评价“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

    ——摘编自原同申《浅谈周世宗的改革》等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世宗改革的影响。

  • 3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苏联趁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之机,向埃及提供资金和军事物資,还向叙利亚、伊位克派遣了军事顾问。美国则向以色列运交了新式坦克和飞机,从空军现役部队中抽调1000名所谓“志愿人员“充实以色列空军。美国总统约翰逊和以色列人都承认,“六·五”战争的计划早在美国国防部制定好了。1967年5月26日,美国将以色列捏造的埃及将发动进攻的假情报转告苏联。苏联闻讯十分惊慌,劝告纳赛尔不要“先开第一枪”。埃及则在苏联的奉劝中陷入了麻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突然袭击,占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的全部土地,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苏联在整个战争中袖手旁观,美国直接支援了以色列的行动。6月6日,美苏代表联合炮制出一项要阿以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草案,当晚安理会通过。8日,以色列宣布接受停火。在苏联的诱迫下,埃及和叙利亚也接受了停火。

    ——摘自孙吴《历次中东战争与大国关系述评》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的特点。

    (2)据材料概括美国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作用。

  • 3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自法国殖民体系建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几个世纪以来,法国遵循传统的老殖民主义政策,对殖民地采取直接的统治方式。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和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戴高乐政府改变对殖民地的态度,推行“非殖民化”政策,承认法属殖民地的独立,并及时推出了“合作”政策,设法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建立法国与新独立的法语非洲国家的合作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法国历届政府追随美国,孤立封锁中国,但是戴高乐政府支持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于1964年1月,同新中国正式建交,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此外,在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上,戴高乐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大胆的外交行动,1964年9月到10月,74岁的戴高乐又访问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拉美十国,并与他们签订了一系列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大大加强了法国同拉美地区的联系。

    一摘编自《戴高乐对第三世界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

    (1)根据材料,概括戴高乐政府调整对第三世界国家外交政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政府对第三世界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影响。

     

  • 39、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1775年—1883年间西方商船来华统计表单位:(艘)

    材料二  “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以为内地民人格于定例,不准赴各国贸易,以致利薮转归外夷。”

    ——林则徐也在道光十九年(1839)四月初六日奏折

    问题:

    (1)材料一,西方在所涉时期内对华贸易呈现怎样的特点?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格于定例”指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一状况对中西方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