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做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事实上,尽管数字阅读势头迅猛,但现实中,喜欢“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人越来越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朋友圈中也常有人晒自己正在阅读的书
②纸质书一直都在那里,阅读数据可能有波动,但它一直关照人的诉求,而且充满温暖
③这些现象表明,阅读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
④至于各地为推动全民阅读而举办的各种活动,更是成为常态景观
⑤“闲读半日”“围炉读书”“雪夜读书”等,均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温暖愿景
⑥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裕,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价值的诉求
A. ⑥②①④③⑤ B. ⑥③①④②⑤ C. ①④③⑥②⑤ D. ①④⑥②③⑤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B.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才不该错过。
C.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D.昆仑山上的夜极其黑,但是很不安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朋友远行,借诗抒怀,想到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免有些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吧。
B. 为了试着放松,我开始关注当下——不管正在发生什么事都全然地接受,不抱怨,不评判,纵容自己天马行空地畅游于坦然和愉悦的世界中。
C. 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宝贵,却仍有许许多多的人,活得糊涂,活得无聊,活得烦恼。一味追求而忘记给自己一份挥洒自如的机会,又岂能负载更多世俗的担子?
D. 该执政党的另一政要郑重指出,若民众对该执政党主席“荒腔走板”施政表现的不满意率持续升高的话,该执政党主席在本地政治舞台上终将是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她想起自己面试被拒的理由是穿着随意,愤慨于对方的以貌取人,此刻却发现,原来自己的邋遢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②亲吻着第一片雪花,眼前浮现的是粉红的桃花林里的姹紫嫣红,身处在百花丛中,又会想起夏天荷叶上的青翠欲滴。
③为了一睹名校风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等候进校门,有的甚至采用五花八门的“偷渡”方式进入北大清华校园。
④做文化,最怕没有耐心、缺耐性,老是想着一挥而就,总是琢磨怎样能立竿见影,这样永远不能将文化做好。
⑤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新华字典》作为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出品方在推出APP时考虑营利因素,无可厚非。
⑥尽管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但当前互联网产品良莠不齐,数字化内容的文字错误率要比纸质出版物高得多。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贵,宫中的权贵,即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皇宫大内。
B. 公主,封建社会通常是对皇帝女儿的称谓,公主封地,常称为食邑。
C. 青宫,古代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色为青,故称太子居所为青宫。
D. 致仕,是古代臣子退休或因故离职的婉辞。致仕,意为还禄位于君。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今年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自蔡映洁《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能够获得蓬勃发展,这是可以预见的。
B. 近年来,各种不同形式的作品不断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福祉还是挑战,引发了大众广泛关注。
C. “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的事实,充分说明人工智能的智慧已经超过了人类。
D. 在规范高级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着比西方文明更为重要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联系国内外现实分析论证,最后进行总结。
B. 本文写到了作家韩少功的假设,是为了强调人工智能应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C. 本文在论证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使文章有较强的说服力。
D. 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些综艺节目为博取观众眼球,人为渲染一种人机对立的紧张气氛,其做法是不可取的。
B. 不管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它永远会是服务人类的工具,这已成为人们的一项共识。
C.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作者一方面表现出乐观和期望,同时态度又比较谨慎。
D.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行将到来,对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探讨也应该提上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眼泪总与悲愁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热恋中的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
(2)韩愈在《师说》中对“师”的职责提出独到见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达戍边将士思乡怀亲与边患未平之间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善用衬托和夸张地手法来营造雄奇磅礴的气势,《蜀道难》中用鸟兽来衬托蜀道高峻难行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晚年漂泊异乡,身体多病且孤苦无依,《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描述了他这种境况。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小与大的对比来表现个人的渺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叙写自己崇尚美德、自我约束,却没想到早上进谏到了晚上就被贬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后来成为一个典故,常用以形容人极度悲伤而流泪。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绘太守衰老醉倒的样子。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
(2)姜夔的《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假如这位多情的诗人今日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
(3)芙蓉花大而艳丽,是古代文人借以抒怀的典型意象。《红楼梦》中贾宝玉也曾为晴雯写过长篇祭文《芙蓉女儿诔》。请举出带芙蓉二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3)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
(4)师者,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香雾云鬟湿,__________________。
(7)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3)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6)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7)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8)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全词按_____顺序展开,运用________风格的语言写景状物。
【2】这首词写景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例并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也。炯少有隽才,为当时所重。景之难,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京师,以炯监郡。京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遣使召炯,委以书记之任。炯固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炯解衣将就戮,碍于路间桑树,乃更牵往他所,或遽救之,仅而获免。子仙爱其才,终逼之令掌书记。及子仙为王僧辩所败,僧辩素闻其名,于军中购得之,酬所获者铁钱十万,自是羽檄军书皆出于炯。及简文遇害,四方岳牧皆上表于江陵劝进,僧辩令炯制表,其文甚工,当时莫有逮者。高祖南下,与僧辩会于白茅湾,登坛设盟,炯为其文,及侯景东奔至吴郡,获炯妻虞氏、子行简,并杀之,炯弟携其母逃而获免。侯景平,梁元帝愍其妻子婴戮,特封原乡县侯,邑五百户。僧辩为司徒,以炯为从事中郎。梁元帝征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尚书左丞。荆州陷,为西魏所虏,魏人甚礼之,授炯仪同三司。炯以母老在东,恒思归国,恐魏人爱其文才而留之,恒闭门却扫,无所交游。时有文章,随即弃毁,不令流布。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奏讫其夜炯梦见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言甚不惜放卿还几时可至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高祖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中丞如故。以母老表请归养,诏不许。文帝嗣位,又表乞归。诏答曰:“寻敕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得所,并无废也。”初,高祖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才用,欲宠贵之。会王琳入寇大雷,留异拥据东境,帝欲使炯因是立功,乃解中丞,加明威将军,遣还乡里,收合徒众。以疾卒于吴中,时年五十九。文帝闻之,即日举哀,并遣吊祭,赠侍中,谥曰恭子。
(节选自《南史·沈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奏讫/其夜炯梦见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言/甚不惜放卿还/几时可至/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
B. 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奏讫其夜/炯梦见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言/甚不惜放卿还/几时可至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
C. 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奏讫/其夜炯梦见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言/甚不惜放卿还/几时可至/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
D. 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奏讫/其夜炯梦见/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言甚不惜放卿还/几时可至/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掌书记,全名节度掌书记,唐景龙元年设置,秩为从八品,类似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记室参军,为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之机要秘书。全名节度掌书记。
B. 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很虚的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
C. 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D. 尊累,古代对他人家属的敬称,文中指沈炯的母亲。古代对他人母亲的敬称还有“令堂”“尊堂”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侯景发动叛乱,京城陷落,侯景将领宋子仙据守吴兴,遣使臣召沈炯,沈炯称病坚决推辞,侯景下令斩他,幸亏子仙惜爱其才,最后逼迫他任掌书记。
B. 荆州陷落时,沈炯被西魏虏获,魏人以厚礼相待,授炯仪同三司。沈炯因老母在东土,常想归国,又担心西魏人惜爱其才而挽留他,总是闭门谢客,无任何交往。
C. 高祖曾称道沈炯宜辅佐朝政,军政大事,沈炯大多参与谋划,文帝又重用他,想让他得到荣华富贵。恰逢王琳寇掠大雷,留异盘踞东境,文帝想让沈炯因事立功,便解除他中丞一职,加任明威将军,派回乡里,招募徒众。
D. 沈炯因病于吴中去世,时年五十九岁。文帝听到噩耗,即日举朝哀悼,并遣使祭吊,追赠侍中,谥曰恭子。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子仙为王僧辩所败,僧辩素闻其名,于军中购得之,酬所获者铁钱十万,自是羽檄军书皆出于炯。
(2)侯景平,梁元帝愍其妻子婴戮,特封原乡县侯,邑五百户。
1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与文化内涵。拟定或选择校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所推崇的中学校训”总决选中,面对以下三组呼声较高的候选者,你认为哪一组最好?请以“时代的航标—我为什么要投它一票”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观点明确;论据恰当,论证合理。
候选校训:
第一组:竟争拼搏超越
第二组:向善笃学强身
第三组:律己乐群为公
②在下面三首歌词或歌词节选中任选一首,作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可部分引用,开头和结尾所引文字不计入700字内),以“歌声响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第一首)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第二首)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于/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我的祖国》)
(第三首)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和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