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智勇多困于所溺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远方的游子,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 ”。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 ”。但乡土的梦,永远追随着他们,“ ”,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①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③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②①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浴乎沂,风乎舞雩
A.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以吾一日长乎尔 D.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4、下列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熔叙事写景抒情手法于一炉,语言明快,风格沉郁。
B. “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C. “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 “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5、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么简单的一道题,你竟然做了半天真是小题大做。
B.听了他的话,我和妹妹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C.老教授知识渊博,演讲时信口开河,十分精彩。
D.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我就会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公益事业。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页的翻过
张承志
二十多年前,有一次曾经未加思索地写道,游牧草原的循环不已的历史,“也许要翻向它的最后一页了”。
这么感觉的原因,是由于那时开始出现了定居,虽然只是草拌泥房子的定居。而且,一年中迁徙的次数在减少。此外迹象还有很多,比如,一直成为大草原形象的木轮子勒勒车,有被工业生产的铁筋车取代的可能。
而今天,这“最后的一页”已经掀得雷鸣风吼。它破坏着,替代着,唆使着,蔓延着,带着粗俗而生机勃勃的欢叫,恣情地在延续了十数个世纪的旧营盘上摧枯拉朽。
草原的交通与驮载,正在被拖拉机和客货吉普车所替换。越冬、春羔、驻夏,加上秋季追逐草籽和营养的频繁走场迁徙,已经变成了一座砖房和一座毡房的基本定居。热乎的火炕,夹墙后的啤酒,使年轻人不愿动荡地搬家。都市里时髦的话题—草原的退化和沙化,首先在一座座砖房周围开始了。
嘉陵、铃木,一辆辆摩托在嘟嘟穿梭。马群里的乘马发肥,赛会上难得挑出善奔的骏马了。而且三年两年不骑,驯马暴烈难御,还原成了“生个子马”。牛则几乎都是生个子;女人们缺乏驯顺的牛去拉车打水,从百步之外的水井打一缸水,居然要男人启动柴油拖拉机,一路黑烟地兴师动众。确实,女无乘车男缺坐骑的问题,牧人不愿意骑马的问题,破天荒地出现了。
摩托、铁丝网、一挡、二挡、离合器,随潮水般的汉语借词涌入草地。加上啤酒瓶子、三轮货郎、盲流小偷、运牛车装修队,如今奔向乌珠穆沁草原的一切,使人目不暇接心慌意乱。
前年回草原时,以前羊群珠散草海的风景,被挖上了疮疤似的黑窟窿。原来是承包了这片草原的一支采矿队,挖开青草,开出一个个采铜的土矿坑。采矿坑或是矩形的探槽,深数米;或是坑道,深不可测。
以前,牧民们讲述四周地名的时候,说到奥由特 (oyotu),总是带着神秘的语气。“有翡翠的地方”,它既是牧民的古老家乡,也是我插队的最初营地,听着我自然也很喜欢这个地名。谁知古老地名是一种原罪,因为它招灾酿祸,引人入室,天生就是破坏安宁和自然的情报。
马驹在矿坑里摔断腿,队的羊被人盗走。前年发现,牧民兄嫂的神经已经失衡,我也目击了游荡成群的闲汉,夜间轰鸣的载重卡车。黑洞愈挖愈多,南边山坡一片疮痍。采矿队每天用大拖拉机运水,水井几近干涸,在水草本足的乌珠穆沁见的水纠纷,终于出现了。争执时一片混乱,各自嚷着对方听不懂的语言。家家的狗都晕了,不知谁该叫该咬。草原上甚至奔着两三头猪;这使牧民的小儿们大感新鲜,舞着马竿子追逐。去年夏天再回草原,牧民兄嫂更加憔悴了,他们求救般地望着我,不知所措。
北方的大草原静谧得据说能听见四十里外的一只子咳嗽。草海的潮动能吞吸近在咫尺的声音,所以经常是当汽车一直开到鼻子下头,才被人听见。
环境的巨变,安宁的打破,不仅是对一种千年未改的古老心理的压力,也是对一种特殊能力的破坏——牧民们对自己不能判断感到慌乱。无力的感觉,是从未有过的。
一连三年,每个夏季我都返回乌珠穆沁的草原,为的是在渴望的安静里休息身心;没想到,却看够了历史翻页的实相。
一年的富裕使我惊奇而满足。第二年门口就出现了闯入者;对来串门的采矿队,我不知说什么才好。我只能叨叨些保护草场,心里却满是烦恼。我的安宁也被毁了,千里迢迢地,来看破坏植被。第三年牧民兄嫂要求我立刻去为他们上诉官员,他们已经急得乱了方寸。
窥见了历史的翻页,究竟是一种收获呢,还是一种痛苦?
游牧社会的文化,是一个伟大的传统和文化。它曾经内里丰富无所不包。无论拉水的牛比赛的马,讲起来都是一本经,套套解数娓娓动人。无论语言的体系或一个单词的色彩,分析到底都会现出真理,闪起朴素的光辉。在如此世界里,男女老幼生死悲欢,无不存在得生动感人。它深藏着一种合理的社会结构,一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一些人的基本问题。
若是培养它的环境存在,它就存在。反之它会逐步消失。不知道,人类是否已经决定要改变这个环境。尽管世界上还有各大牧区,牧养(而不是厩养)的文化还在继续;但是,如乌珠穆沁那样的,相对纯粹的游牧文化类型,过去就曾经罕见,今后更临近终结。
随着一种强力的推动,在人对富足与舒适的追求之中,在对青草和对人的侵犯之中,机械人声轰鸣嘈杂,历史在以旧换新。
(节选自《风土与山河》作家出版社)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二十多年前的一句话写起,既开门见山点题,又引出下文内容的叙写,更彰显了作者预言的前瞻性,引人思考。
B.第三段运用比喻、排比、拟物的修辞手法,形象而又生动地写出现代工业取代草原传统生活方式的雷霆之势。
C.文章写牧民兄嫂三年的不同境况,旨在以点带面地表现现代草原工业对牧民生活的影响,也表明他们的内心中的焦虑无助。
D.文章熔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既生动再现了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方式的今昔不同,也表明了作者鲜明的观点态度。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3】文中说“若是培养它的环境存在,它就存在。反之它会逐步消失”,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这种观点?请联系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为说明君子实现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方法,荀子用“______ , _______” 巧妙设喻类比。
(2)李白的《蜀道难》中以行人的动作描写突出蜀道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______ , 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卫风•氓》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6)《兰亭集序》中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管仲列传》中表明管仲在内政方面的执政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上服度则六亲固。
②《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痛心小人当道,君子不为所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方正之不容也。
③《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谚语“_______,______。”桃李作比,赞誉李广品德高尚,为后世楷模。
④《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在与赵国作战时,他使用“陷之死地而后生,_________”一计,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的水边,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这一战的胜利彰显了他卓越的军事技能,可称得上“用兵如神”四字。
1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骈文是在汉代辞赋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文体,其第一个特点是多用对偶,如《滕王阁序》中的 “①________,②______”,从词性、句法乃至声调上,严格相对;第二个特点是讲究声律,如《兰亭集序》中的“③_______,少长咸集”、“天朗气清,④______,读起来抑扬顿挫,舒缓有致;第三个特点是援引典故,如《阿房宫赋》中的“⑤______,函谷举,⑥______,可怜焦士”,以简驭繁,化俗为雅。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_____,泛爱众而亲仁。(《论语》)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优秀的古诗文影响着我们的精神视野,给予我们直面人生顺逆穷通的智慧和勇气。在《逍遥游》中,庄子借助于宋荣子的形象,告诉我们要看淡世间荣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过于看中外界的评价;在《离骚》中,屈原告诉我们要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然死多次也绝不后悔;在《行路难》中,李白告诉我们要乐观面对人生艰难,坚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想总会照进现实,等等,从优秀古诗文中汲取营养,让它浸润我们的心灵,点亮我们的人生。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无形的音乐,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两种旋律交错出现,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同显,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英雄豪情,渲染其不可战胜的声势。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巃嵷: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化动为静,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物我相谐,平静舒适的情感。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士奇,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六年,帝北巡,命与蹇义、黄淮留辅太子。太子喜文辞,王汝玉以诗法进。士奇曰:“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诗小技,不足为也。”太子称善。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帝又怜赵王年少,宠异之。由是两王合而间太子,帝颇心动。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状。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帝悦。十二年,帝北征。士奇仍辅太子居守。汉王谮太子益急。帝还,以迎驾缓,尽征东宫官黄淮等下狱。士奇后至,宥之。行在诸臣交章劾士奇不当独宥,遂下锦衣卫狱,寻释之。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初,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士奇曰:“谦应诏陈言。若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帝立进谦副都御史,而下敕引过。英宗即位。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尝侵暴杀人。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士奇感泣,忧不能起。卒,年八十。赠太师,谥文贞。
——(选自《明史·杨士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
B.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
C.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
D.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文是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所用年号可多达十几个。
B.太子指古代帝王的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儿子,封建时代的太子地位仅次于皇帝。
C.六经指经过孔子整理并传授的六部古籍,具体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D.礼部为六部之一,负责掌管典礼事务与科举、赋税等事,长官称礼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士奇史才出众,而不看重诗才。他凭借史学才华被举荐进入官场,参与辅佐太子时,曾经劝诫太子不要学习诗法小技。
B.杨士奇力辅太子,卷入宫廷斗争。汉王和赵王联手挑拨皇帝和太子的关系,杨士奇坚决维护太子,因此下狱并被关押很久。
C.杨士奇为人正直,维护朝臣。他劝谏皇帝遵行即位时颁布的诏书,宽恕曾经忤逆的臣子;又为虞谦辩白,还帮弋谦争取免罪。
D.杨士奇忠君报国,然而治家不严。他深受数朝皇帝的信任,肩负重任;儿子杨稷傲慢凶暴,最终因为暴虐、杀人而被逮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
(2)士奇以老疾在告。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
1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文化不仅蕴藏在经典著作里,而且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你所熟悉的一种情感,一种习俗,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