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留侯论》
A.迎接 B.向相反方向活动 C.抵触 D.背叛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人民币的重要防伪特征,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设计了两条安全线。其中,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线宽4毫米,其光变性能对光源要求不高,颜色变化明显,集成镂空文字特征,更有利于公众识别。磁性全埋安全线采用了特殊磁性材料和先进技术,机读性能更好。中国人民银行表示, ,也有利于防止变造人民币。
A.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B.位于票面两边的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C.位于票面两边的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
D.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3、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②子贡辩智而鲁削
③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④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⑥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⑦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⑧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 ②④⑥⑧ B. ①②⑤⑦ C. ③⑤⑥⑧ D. ①③④⑦
4、《红楼梦》中的“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指的是
A.薛宝钗 B.袭人 C.王熙凤 D.探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
B.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无可比拟的手段。(《物种起源》)
C.一个癞头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林黛玉进贾府》)
D.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长亭送别》)
6、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节选自《我与地坛》)
乙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两个选段的中心句分别是哪句?请说明理由。
【2】甲乙两段中的加点字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2)_________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蜀道难》)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琵琶行》)
(4)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5)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 。(《锦瑟》)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管仲列传》中表明管仲在内政方面的执政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上服度则六亲固。
②《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痛心小人当道,君子不为所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方正之不容也。
③《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谚语“_______,______。”桃李作比,赞誉李广品德高尚,为后世楷模。
④《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在与赵国作战时,他使用“陷之死地而后生,_________”一计,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的水边,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这一战的胜利彰显了他卓越的军事技能,可称得上“用兵如神”四字。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__________________,是谓过矣!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
(6)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非道弘人。
11、(1)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望岳》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两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
(4)骐骥一跃,___________;驽马十驾,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将军书院
贾岛
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
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井当深夜泉徽上,阁入高秋户尽开。
行背曲江①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②。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②著:同“着”。未朝回:不打算早回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田将军书院花石的新颖:花木因其新栽而不落俗套,石因远来而突破常见。
B.颔联描写田将军书院的竹子穿越到邻家生长,地上绿苔数层,突出了书院的清静。
C.“户尽开”一词暗示出书院主人的开放性格,说明此处经常有客人来此读书论道。
D.全诗前六句把笔墨集于视觉之上,一句一景,景景紧扣表达中心,最后两句抒怀。
【2】诗人在田将军书院不打算早回去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鉤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 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 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 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
(节选自《诚意伯文集》卷六)
【1】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大率不能甘而善苦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B.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 倒影水中
C.间则蹑屐登崖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D.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已非它山可拟
【2】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吾闻井以甘竭 以当南日
B.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 而卒以祸
C.燕坐于华堂之上 赵尝五战于秦
D.彼之苦,吾之乐 徙倚久之而归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苦”字贯穿始终。起笔交代苦斋方位,第二段介绍苦斋环境,之后写苦斋生活概况和苦乐志趣。
B.文中举膏粱子弟以及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事例,抒发了对祸福相依、人世无常的无奈感慨,启人深思。
C.文章借景抒情、缘景说理,情理浑然一体,既刻画了风物,阐明了哲理,也洋溢着章溢先生与自然亲近的无限乐趣。
D.作者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也是命名屋舍为苦斋的重要原因。
【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2)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夸夸群”迅速火遍网络,“喷喷群”也随之诞生。在“夸夸群”里,你会获得方方面面的夸赞:在“喷喷群”里,你会遭到毫不留情的批评。
某心理学博士说,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好话,“尤其是现在年轻人面临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非常普遍,而遇到压力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支持”。
也有人认为,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努力,“喷喷群”恰恰告诉你不要沉浸在那些虚妄的夸奖之中,从别人不那么友善的言论中锻造更闪光的自己。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