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资阳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  ▲  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①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

    ②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

    ③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

    ④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枝肥叶鲜,慵懒而富态。

    ⑤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

    ⑥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A.④①⑥③⑤② B.④⑤①②③⑧ C.⑥②③⑤④① D.⑥⑤⑧④①②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A.①欲勿现②齐使以为

    B.①齐将田忌善而待之②齐军既已过而西

    C.①齐威王欲孙膑②百里而趣利者上将

    D.①与其锐倍日并行逐之②孙子度其

  •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点绛唇

    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A.这首词通过春风等意象明写春景,实则暗抒离情,情与景有机融合,含蓄蕴藉,有一种素淡、朦胧的美。

    B.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事的怀念。以一个“清”字为全词感情上定下了幽清的基调。

    C.“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中,“树”是“烟树”,“路”是“依约”,营造出迷离惝恍的意境。由“云”而“树”而“路”,由飘忽而实,梦中寻找知音的足迹甚明。

    D.下片实写词人踏遍“碧水黄沙”寻访有人终不可得,从而越发突出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与无法知晓友人处境的深深忧虑。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研讨会上,有不少专家学者围绕以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总结和展望。

    B.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了嫦娥三号着陆区四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分别是广寒宫、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体地图中使用。

    C.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个性的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人类需要自觉地寻找精神家园。

    D.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与会代表围绕互联网治理、发展、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将子无怒,秋以为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科学被“品头论足”

    周 程

    ①近日,一项针对疫情中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态度和评价的调查结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九成以上的受访对象相信科学家提供的信息,近八成的人认为中国“会最先研制出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这一“高大上”的公众形象,是否真的符合科学的规律?

    ②科学认知具有渐进性,科学家具有易错性。只有在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中,科学家才可能不断深化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因此,人们既不应该脱离实际对科学的进步速度期待过高,也不能因为科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者疫苗和药品的研制进度与疗效不尽如人意,就低估甚至诋毁科学家。

    ③在互联网问世之前,科学家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般只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交流,只有当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付诸应用之后,它才会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但信息时代颠覆了这一逻辑。

    ④今天,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公众可以随时在线查阅,以致很多网民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到了他们不甚熟悉的科学领域的讨论之中。科学研究是基于事实判断的,而公众的意见表达往往是基于价值判断的,当科学家的事实描述不符合部分公众的价值预期时,发表这些成果的科学家就很容易受到公众的攻击。如果某项研究出现了一些科学认知偏差,而这项研究又不甚符合公众的价值预期,那么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将会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

    ⑤可以说,基于个人好恶甚至情绪而不是学理本身的一些科学争论,正在对科学家群体和科学文化的发展造成伤害。在互联网时代,网民的特点是,一方面喜欢追星与造神,另一方面又喜欢批评与谩骂。追星与造神会使部分明星科学家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当这些明星科学家被民众封神、成为难以被挑战的科学权威之后,科学的发展就很容易被带入歧途。批评与谩骂会使很多科学家在开展研究时越来越关注公众的感受和价值判断而非事实本身,以致在探索真理,尤其是在质疑权威的过程中瞻前顾后。

    ⑥显然,这两种趋势都会进一步扩大科学认知的偏差,也都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建设。

    ⑦科学是容错的,科学是进步的,科学也是专业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中国科学家更有必要直面科学研究的局限性、科学认知的渐进性和科学知识的情境性,支持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建立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纠错机制,防止被互联网思潮所裹挟。同时,互联网也不是洪水猛兽,它在给科学家的成果发表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科学家主动与公众沟通、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提供了便利。因此,科学家有必要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学会运用新媒体主动向公众传播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⑧对公众而言,不应该随意对自己不熟悉的科研结论品头论足,舆论不能过分迁就民众的反智情绪,全社会都有必要对那些公开谩骂攻讦科学家的非理性行为予以抵制。

    (《中国科学报》2020年6月11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疫情期间,绝大多数人对科学家提供的信息的信任,既基于科学家的权威,也体现了科学规律。

    B.“信息时代颠覆了这一逻辑”的意思是,互联网使公众参与科学领域的讨论被提前。

    C.互联网时代,公众基于价值判断的意见和评价,会让科学家对科研具有更多的动力。

    D.对于不熟悉的科学领域,公众要完全相信科学家,不要对科学研究结论品头论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问卷调查结果引入,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科学文化要遵循科学规律这一观点。

    B.文章②③④⑤⑥自然段运用了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指出有些网民参与科学领域的讨论不利于科学文化建设。

    C.第⑦段从自媒体时代特点的角度辩证地分析了互联网给科学家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出科学家应该关注新媒体的发展的观点。

    D.本文善于多角度分析问题,从网民、科学家、舆论和社会的角度提出在新媒体时代公众应该理智对待科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公众参与到不甚熟悉的科学领域的讨论,有些基于价值判断的公众意见往往会给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带来压力。

    B.对待科学研究,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不管熟悉或不熟悉,都有抛弃个人好恶甚至情绪判断事实的义务。

    C.科学家运用新媒体主动向公众传播最新研究成果,意味着把研究成果价值判断决定权交给了公众。

    D.良好的科学文化的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离不开全社会对公众非理性行为的坚决抵制。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请根据情境填写名句。

    (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似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情长不在朝暮,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3)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将眉喻为山,将鬓喻为云,将腮喻为雪,刻画了一位容貌美丽的宫中妇女的形象。

    (4)《临安春雨初霁》中表明诗人不会被世俗污染,自我解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照耀下湖面荡漾的水波和无风时水中美丽的月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写自己因洁身自好反遭殃受累,早晨进谏傍晚被贬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旅夜书怀》中表现作者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姜夔《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衬荒凉衰败。

    (3)《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的根源以及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积威吓到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人生失意和深沉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叠词运用是突出特色之一,如,写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流人阿房宫时写道“________________”;写后宫妃嫔都打开梳妆的镜子时,写道“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人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甫在《登高》中写到他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白发日多,因而感伤“_______________”,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故而吟叹“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蓝天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逍遥游》))

    (2)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3)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

    (4)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鲁迅)

    (5)__________,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出国关

    吴兆骞

    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

    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

    云阴不散黄龙雪,柳色初开紫塞春。

    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

    (注)诗人流放宁古塔县途经山海关时所作,筚篥(bìlì):军中乐器。黄龙:边塞名,措指宁古塔。紫塞:此指山海关。姜女石: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出关数里有姜女祠,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山海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作者行至此处回望,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B. 首联中的“边楼”“嶙峋”“筚篥”就写出了山海关崇山峻岭;有戍边的将士把守的情况。

    C. 第二句写出了边塞军乐喧闹,驿马奔驰,飞尘四起,一片热闹繁忙的关外景象

    D. 第四句写作者因对连累双亲而自责,抒发了不忍离开故土,挂念衰亲的情感。

    2诗歌后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和洽字阳土,汝南西平人也。举孝廉,大将军辟,皆不就。太祖定荆州,辟为丞相掾属。时毛䚸、崔琰并以忠清干事,其选用先尚俭节。洽言曰:“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俭也。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魏国既建,为侍中。后有白毛玠谤毁太祖,太祖怒甚。洽陈䚸素行有本,求案实其事。太祖克张鲁,洽陈宣以时拔军徙民,可省置守之费。太祖未纳,其后竟徒民弃汉中。出为郎中令。文帝践阼,为光禄勋,封安城亭侯。明帝即位,进封西陵乡侯,邑二百户。太和中,散骑常侍高堂隆奏:“时风不至,而有荒废之象,必有司不勤职事以失天常也。”诏书谦虚引咎,博咨异同。洽以为民稀耕少,浮食者多。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故废一时之农,则失育命之本。是以先王务蠲烦费,以专耕农。自春夏以来,民穷于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消复之术,莫大于节俭,太祖建立洪业,奉师徒之费,供军赏之用。吏士丰于资食,仓府衍于谷帛,由不饰无用之宫,绝浮华之费。方今之要在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余之务以为军戎之储三边守御宜在备豫。料贼虚实,蓄士养众,算庙胜之策,明攻取之谋,详询众庶以求厥中。若谋不素定,轻弱小敌,军人数举,举而无庸,古人之诚也。转为太常,清贫守约,至卖田宅以自给。明帝闻之,加赐谷帛。薨,曰简侯。子离嗣。

    (选自《三国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方今之要/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余之务/以为军戎之储/三边守御/宜在备豫/

    B. 方今之要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余之务/以为军戎之储/三边守御/宜在备豫/

    C. 方今之要/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余之/务以为军戎之储/三边守御/宜在备豫/

    D. 方今之要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余之/务以为军戎之储/三边守御/宜在备豫/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B. 太祖,先祖称谓,后多指开国帝王的庙号,后世以祖为庙号渐趋泛滥。

    C. 掾属,佐治的官吏汉代自三公自郡县都有掾属,人员曾由主官自选。

    D. 谥,专指王公贵族死后由皇帝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评价性质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和洽屡被征召,相机出仕。他曾被举孝廉,又曾受大将军征辟皆不就任;后接受太祖征召,成为一名属官。

    B. 和洽见解独到,直言敢谏。毛玠、崔琰选官惟尚节俭;和洽认为凡事过犹不及,不可以节俭,应通达人情。

    C. 和洽心系国民,劝课农桑。他认为“民稀耕少,浮食者多”,主张应减免苛捐杂税,减轻劳役,让百姓专心耕作。

    D. 和洽为官廉洁,清贫守约。他身无长物,竟至于变卖田宅以供给生活,皇帝听闻此事,便加赐他粮食和布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克张鲁,洽陈宜以时拔军徙民,可省置守之费。

    (2)若谋不素定,轻弱小敌,军人数举,举而无庸,古人之诫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张翰是大连529路区间车的专职司机,一向守时尽责的他,最近在三八广场站,会比原定发车时间多等两分钟。原来,他了解到,高中生小刘和小杨每晚下课后,要在此站换乘区间车回家,如果错过了这一班,就要再等半小时。考虑到时间对高中生太珍贵,夜晚等车也存在安全隐患,张翰向领导汇报沟通后,决定延迟两分钟发车。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其他乘客的理解和支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