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内江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制度。汉武帝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才。茂才就是秀才,是为了避汉武帝的讳。

    B.东宫指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

    C.太子洗马是中国古代官职名。“洗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太子洗马”就是太子的侍从官,后来逐渐演变为掌管书籍的官职。

    D.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在晋朝时,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 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定风波》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的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

    B.《可以预约的雪》从友人相约去看菅芒花开始,由人到花,体悟到人生的变与常,并进一步展开思考,在理清了两者的关系之后,提倡要从容地面对生活,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这样,才能使生命具有意义。

    C.《春末闲谈》从细腰蜂捕获小青虫这样一个自然界极其平常的小事入笔,以细腰蜂类比统治者,小青虫类比被统治者,指出统治者像细腰蜂一样用麻痹的手段来控制被统治者的思想。这样的写法既新奇恰切,又浅显生动,使“闲谈”的内容变成了庄严的主题。

    D.《想念地坛》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以自己对地坛的印象、感受和写作生活为起点,论述了安静、零度、柔弱对人生、对生命的重要性,作品批评了当今社会许多急功近利的浮躁,主张人要不断地回到生命的原点,排除干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与有价值的生活。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今乃弃黔首资敌国 ②损民益仇

    B.①然则是所重者在色、乐、珠玉   ②而所轻者在人民也

    C.①今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 ②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B.《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了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编写的。”

    C.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利,他就以权利相诱。

    D.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时人莫之许也

    D.吾子未之思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3岁的柬埔寨小伙坤卡今年年初不幸患了面瘫,寻遍了柬埔寨大小医院都没治好,后来听说吴哥国际医院来了一批驻诊的中国医生,坤卡决定去试一试,经过中国医生的针炎治疗,20多天后,坤卡现在已基本痊愈,坤卡一家人连连称赞:“感谢中国医生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自2018年7月首批援柬医生抵达暹粒后,中方的多批医疗专家组为超过3000名当地患者和各国游客提供了医疗服务,驻暹粒领事为公室领事夏永宏表示,泰州援柬医疗专家缓解了当地缺医少药的困境,改善了当地的医疗环境,提高了医疗救助和健康服务水平。

    今年44岁的达拉家住马德望省,患有严重腰椎疾病,特地赶来暹粒尝试中医诊疗,援柬中医穴位专家张东升告诉本报记者“当时达拉的下肢创痛麻木非常严重,走路都成问题,我们给她做了全面检查,并进行了穴位注射。”经过治疗,达拉的创痛逐渐解除,现在基本治愈,她兴奋地说,“中国医术太神奇了!中国医生的医术好,医德高,我对他们充满了信任。”

    (摘编自2019年6月21日《人民日报》“中国医术太种奇了”——记中国医疗队在柬埔寨开展医疗援助行动。作者:赵益普林芮)

    材料二:

    中药熏蒸所用方剂均来源于纯植物中药,具有清扬发散之性,可达到良好的清热、活血、驱风、退翳等作用:辅以其热效应,扩张患处血管,明显改善患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及炎性反应递质吸收等,缓解患眼眼表损伤,促使泪液分泌及泪液循环,因而显著改善眼部组织的营养状况。中药熏蒸也可有效补充患眼水分,刺激泪腺,进而达到促进泪液分泌,修复角膜组织损伤的作用;加之人工泪液也具有润滑眼表、营养角膜、增加泪膜稳定性的作用,可防止角膜结构损害,进一步缓解眼部干、涩、痒等症状,因而治疗后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性均有所改善。

    (摘编自赵丽胡小凤徐邦丽《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视觉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

    材料三:

    中医很早就传入西方。其实,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传统医药,但不成体系,大都是“小打小闹”。比如,印度是有民族医学的,但是他们没有科研队伍,都是一些个体在制药,墨西哥跟中国一样,民间也是采撷植物的茎和叶然后熬点水来喝,以求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没有系统起来,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药店,没有加工厂,就只是一种民间的经验。在发达国家,德国、英国都有类似的疗法。比如德国也有像中国那样的草药铺,可是德国人自己没有传承下来。英国的传统医药叫顺势疗法,这种疗法基本上就像中国的按摩、针灸这类东西,但它只散落在民间。

    但中医,它有系统性,也有传承,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医真正地成为了一种医学学派。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国外研究它们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改革开放,中医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外掀起了中医学术研究的热潮,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及瑞士等国,与我们都有合作,也有许多人干脆到中国留学,就学中医。到了现代,国外已经不仅限于引进我们的中医理论和理念了,还邀请许多医术精湛的中医大师去国外帮助治病。

    (摘编自《石学敬院士纪实:一位让中医针炎享誉世界的传奇大师》》

    1下列不属于中医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一项是(   )

    A. 中医运用针灸治愈了柬埔寨坤卡久治不效的面瘫,受到其一家人的称赞。

    B. 中医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研究中国的针灸和医药。

    C. 美国、德国等一些相对发达的回家,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都与我们合作。

    D. 许多外国人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医;邀请许多中医大师到国外帮助治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医疗队在柬埔寨开展医疗援助行动,不仅为大量患者解除了病痛,而且缓解了当地缺医少药的局面,改善了当地的医疗环境。

    B. 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表明:用该方法治疗干眼病不仅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泪膜稳定性等均有改善。

    C. 许多中医药方都采用纯植物中药,这些自然界的原生态植物,不仅能医治各种疾病,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D. 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传统医药,但由于种种原因,都不成体系,也没得到很好地传承,所以都不像中医那样影响深远而广泛。

    3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医“真正地成为了一种医学学派”的主要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一句将“别”字形象化,把彼此眷恋之情、离别之恨、无可奈何之心表现得神情逼真,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雨霖铃》)

    (2)古人把酒浇在地上以示祭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苏轼以酒酬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3)古代诗词往往以简洁的文辞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场面,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便写出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下场。

  • 8、默写填空

    (1)高峰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色交辉。

    (2)青林翠竹,_____________。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骐骥一跃,____________;驽马十驾,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且放白鹿青崖间,________________。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4)素月分辉,________________,表里俱澄澈。________________,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伶官传序》通过李存勖的兴亡总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这也就是《尚书》所说的“满招损,谦得益”。

    (2)《阁夜》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耳之所听、眼之所见想到国家的战乱,内心感慨万千。

    (3)在《李凭箜篌引》中,作者借用女娲补天的传说来描写音乐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描绘大鹏鸟能振翅而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却仍不逍遥而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锦瑟》中借“_____________”两句中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和长恨。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飞虫和米粒寄寓自己对人生之短暂、人之渺小的感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卫风· 氓》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比兴手法,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喻女子青春流逝,容貌枯槁的凄楚。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②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南渡,流离于今湖南湖北一带。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②殊方:异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诗题为“除夜”,诗中多处与题目照应,如“城中爆竹”是除夜习俗,“随节换”“比量旧岁”“ 看春生 ”则暗示时节变换,新旧交替。

    B. 诗歌颔联对仗工整,“多事”“ 尽情”两个词语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含蓄却又强烈的表达出诗人年岁将近时内心的复杂况味。

    C. 诗歌前两联作者由室外的爆竹声和江水转到室内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诗歌后两联作者又让自己的思绪跃出窗外,设想明月登楼远眺的情景。

    D. 本诗多用华丽辞藻,语言新奇,通篇语句朗朗上口,富有口语色彩,但读起来让人有韵味醇厚之感。

    2本诗表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潜斋先生姓应氏,讳撝谦,字嗣寅,仁和人也。

    先生生而有文在手为八卦。少即偕同志虞畯民等为狷社。后交沈朗思,称莫逆。母病,服勤数,母怜之曰:“吾为若娶妇以助若!”先生终不肯入私室。母卒除丧,始成礼。于遗经皆实践而力行之,终身无疾言遽色。所居仅足蔽风雨,箪瓢屡空,恬如也。

    一日,见梁上白蛇堕地;曰:“此兵象也。”奉亲逃之山中。既遭丧乱,自以故国诸生,绝志进取,益尽力著书。

    康熙戊午,阁学李公天馥、项公景襄以博学鸿儒。先生举床以告有司曰:“某非敢却聘,实病不能行耳。”乃免征。范忠贞公承谟继抚浙,又欲荐之,先生遂称废疾。同里姜御史图南视鹾归,于故旧皆有馈。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木棉衣蕉萃踯躅。御史归,投以越葛,曰:“雅知先生不受人丝粟;然是戋戋者,非自盗泉来也。”先生谢曰:“笥尚有絺綌,昨偶感寒,欲其汗耳。”竟还之。

    先生坐卧小楼中,一几一榻,书册外,无长物。弟子甚多,因以楼上、楼下为差如马融例。里中一少年使酒,忽扣门求听讲;先生许之。居三日,不胜拘苦去,使酒如故。偶醉,持刀欲击人,汹汹莫能阻。忽有人曰:“应先生来!”其人颇失魄,投刀垂手,汗浃背。先生抚之曰:“一朝之忿,何至此!盍归乎!”其人俯首谢过去。

    先生卒于康熙二十六年,春秋六十有九。病革,尚手辑《周忠毅公传》,未竟而卒。平生不喜陆、王之学。其论太极,于程、朱亦不尽同。其所著《周易集解》,皆独具心得之言。他若《诗传翼》、《春秋传考》、《古乐书》、《论孟拾遗》、《朱子集要》凡十余种,各有精义。又撰《教养全书》四十一卷,仿《文献通考》例,而明代事实尤详。平湖陆清献公尝两会先生于武林,与论学术源流甚契,先生亦命二子访清献于西湖寓次。其卒也,清献祭以文。先生歾后,河阳赵公士麟刻其遗集行世。

    (节选自李元度《清先正事略选·卷三》,有删改)

    (注)①鹺(cuó):盐。②笥(sì):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③絺綌(chīxì):葛布衣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棉衣/蕉萃踯躅

    B.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棉衣/蕉萃踯躅

    C.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棉衣蕉萃/踯躅

    D.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棉衣蕉萃/躑躅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丧:古代在父母去世之后,由守丧时的穿着丧服变为穿着吉服。指守孝期满。

    B.箪瓢:指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借指饮食。《论语》有“一箪食,一瓢饮”句。

    C.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不含太学生。

    D.程朱:指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二程的学说被朱熹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撝谦所居住的地方只能遮挡风雨,说明他的生活非常贫困,但他能够泰然处之。

    B.应先生看到房梁上的白蛇掉到地上,认为这是战争的征象,便侍奉双亲逃到山中。

    C.应先生弟子很多,他就像东汉马融一样,以楼上、楼下来区分教学和起居的地方。

    D.应先生去世时六十九岁。病情危急时,亲自编辑《周忠毅公传》,完成后就去世了。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雅知先生不受人丝粟,然是戋戋者,非自盗泉来也。

    (2)一朝之忿,何至此!盍归乎!  

    (3)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吸取经验,才能做对事,才能少走弯路;也有人说,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别样的风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来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