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支炙手可热的股票,即使“股神”连续三次减持也丝毫未减其锐气。
②这些遗老遗少,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仇恨一切变革,甘做封建社会的殉葬品。
③有的中间商从药农手中低价收购药材,囤积居奇,以哄抬药价从中渔利,损害药农利益。
④“一带一路”方兴未艾,广大海外华商参与其中的身影愈加活跃,他们发挥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⑤就个人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个建筑师,然而他考取的却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
⑥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⑦参加海选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整个现场激情澎湃,让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④⑦
D.③④⑥
2、爱国诗人陆游在晚年蛰居故乡的时候,将自己的住处取名为“书屋”。“书屋”大门有副对联,上联是“万卷古今消水日”,下联是( )
A. 纵观昏晓抒流年
B. 一窗中外送闲愁
C. 纵观中外抒闲愁
D. 一窗昏晓送流年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若不过焉则不及
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C.旦暮吏来而呼曰 吾小人辍飱饔以劳吏者
D.驼业种树 我何面目见之
4、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顷之未发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臣请入,与之同命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8)是寡人之过也
(9)怅恨久之 (10)公从之
A.(1)(9)/(2)(10)/(3)(5)/(4)/(6)(7)(8)
B.(1)(3)/(2)/(4)(5)/(7)(10)/(6)(8)(9)
C.(1)(9)/(2)/ (3)(5)/(4)(6)(10)/(7)(8)
D.(1)(3)/(2)(10)/(5)(8)/(4)(6)/(7)(9)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掠予舟而西也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羽衣翩跹
A. 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现实题材作品数量显著增加,是当下舞台艺术尤其是戏曲领域的突出特点。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现实题材作品在近5年共有1195部,其中京昆类22部,地方戏类642部。戏曲艺术团持续用饱满的艺术热情,正视丰富的现实生活,承载着反映时代、服务人民的文化重任。不过,现实题材创作虽然数量较大,但艺术精品明显不足,不良倾向有待大力纠正。特别是为数不少的现实题材作品呈现出重宣讲轻艺术、重即时轻长远、重投排轻艺术规律的创作倾向,不能让现实题材在舞台上成功地成为人们“情感认同”,这样的作品最易轻率投排、即时宣传,但很难留得下,造成物力、人力和创作热情的浪费,甚至消减剧种的艺术积累和剧团的艺术优势。
相较于中国戏曲近千年的艺术积累,创作实践不过百年的现实题材创作,面临诸多艺术困境。现实题材创作的挑战性尤其要让作品更加契合戏曲现代化的使命。所谓戏曲现代化,是用戏曲传承有序且不断拓展的艺术表现手段深刻表现现代情感体验,积极引领当代精神生活,让戏曲作品鲜明地彰显出当代中国在传承文化传统、追求现代理念时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民族个性和民族风采。对现实题材人物的塑造,不能完全依照传统脸谱式提纯了的二元化范型,不能完全走向高大全的简单化表现,而要创设属于生活质感的形象典型;在展现现实生活时,不能完全套用传统程式技法,也不能完全没有依傍地照搬生活实际,而要创造可以驾驭现代生活的表演范式。唯其如此,现实题材创作才能最终接通现实生活的审美化再现和中国戏曲庞大而优秀的艺术体系。这也正是现实题材创作在推进戏曲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戏曲在现实题材创作时,首要任务是树立精品意识,要把艺术精品作为现实题材的创作目标。在主题立意上实现思想道德的现代剖析,让传统优秀文化精髓真正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情感、道德与思想本就是戏曲最擅长表现的内容,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现代化提升,这是现实题材创作盘活戏曲传统资源的重要内容;在艺术上实现传统技法的提升再造。现实题材作品不需要也不能放弃前人艺术遗产,同时更需要积极拓展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壮大戏曲艺术体系;在人物形象上实现生命质感的深度挖掘,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载体,也是戏曲彰显人民性的艺术标准。同时,戏曲艺术团队要避免一窝蜂地转向现实题材创作,要充分尊重戏曲艺术传统、尊重团队创作的艺术个性与能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现实题材的戏曲作品数量较大,但是在现实题材创作时缺乏精品意识。
B.中国戏曲虽然种类繁多,数量较大,但常轻率投排,必然会面临着许多艺术困境。
C.戏曲要实现现代化,需要能够深刻表现现代情感体验,积极引领当代精神生活。
D.现实题材戏曲的创作,无论主题立意上还是艺术上都要对传统进行提升再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现状写起,然后从戏曲现代化和打造精品两个角度来论述。
B.文章从现实题材人物塑造等角度,论述了现实题材创作在戏曲现代化中所负的责任。
C.文章从主题立意、艺术技法、人物形象、创作团队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创作艺术精品。
D.文章提出要避免一窝蜂转向现实题材创作,是为了论证戏曲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剧种的艺术积累和剧团的艺术优势在消减,是因为现实题材作品都重宣讲轻艺术。
B.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挑战性有很多方面,而盘活戏曲传统资源是其中的关键部分。
C.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与审美化再现和中国戏曲艺术体系接通,就能实现戏曲现代化。
D.戏曲可以通过深挖人物形象的生命质感、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彰显其人民性。
7、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填空。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2)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指出:创新从来都死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忘忧国忧民。
9、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操吴戈兮被犀甲,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3)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4)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
(5)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
(6)燎沉香,__________,鸟雀呼晴,____________。
(7)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_,咏而归。
10、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琵琶行》中与之运用相同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从师观和《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观点相悖。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了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借“猿”“飞鸟”寄寓漂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认为,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新的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出自己身居闹市而不感到喧闹的原因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经过月亮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望友人所作的诗。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复杂的感情。
B.寒食,亦称为“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因距清明较近,人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
C.诗的首联使用互文手法,表现季至暮春,时逢寒食,诗人行走在被贬南方的行程之中。
D.结句是诗人途中所见所感,借助春色的变化和生机盎然,反衬诗人的悲情。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业兴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从师,不惮勤苦。耽思章句,好览异说。晚乃师事徐遵明。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类受业者。灵馥乃谓曰:“李生久遂遵明,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遵明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后乃博涉百家,尤长算历。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书郎。以世行历法,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献新历,世宗诏令共为一历。洪等遂共推兴业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
魏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曰:“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庶经始之日,执事无疑。”诏从之。
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之归命,便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若有相乖许,便即疵毁,乃至声色,加以谤骂。性又躁隘,至于论难之际,高声攘振,无儒者之风,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
子崇祖,武定中,太尉外兵参军。崇祖弟遵祖,太昌中,业兴传其长子伯以授之。齐受禅,例降。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七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B.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C.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D.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黉”指古代的学校。庠、序、校、塾、太学等在古代也曾用作学校的称呼。
B.古代对官职的任免升降有不同的说法。如谪、贬、废、黜、除都是降官。
C.古代对阴历的月初、月中、月末有不同说法,初一称朔日,十五称望日,每月末一天称晦日。
D.皇上一般有年号,如“贞观”;有庙号,如“唐太宗”;有谥号,如隋炀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业兴耿介好学,维护老师尊严。年少为人耿介,精于治学,不辞勤苦;在老师遭受鲜于玲福贬低时,以《左传》大义问难,进而维护了老师的尊严。
B.李业兴知识广博,倍受时人推重。他曾被群臣推举主持将进献朝廷的十家历法编为一历,也曾在朝廷迁都时由朝臣举荐主管新都的房舍建造工作。
C.李业兴豪爽侠义,为人注重义气。人家有急难,委身投奔他,他能挺身相助;与他情投意合之人,他更是倾心待之,在财务上毫不计较、吝啬。
D.李业兴脾气急躁,缺乏儒者风范。对于和他观点相左之人,李业兴往往疾言厉色加以叱骂;与人辩论时又高声大气,伸拳振臂。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
⑵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15、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2020年高考期间,一则新闻登上了热搜。河南平顶山市一高考考场内,有一考生因“部分题目不会做”、“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情绪过分激烈,撕毁了同考场其他两位考生的答题卡,却没有撕自己的。事后,河南省招生办回应依规取消该考生全科成绩。
假设你是“复兴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你对这件事有怎样的看法?试向本校校报投稿,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立场与看法。
要求:①不能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任何反映考生真实身份的信息;②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③字数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任选;⑤不要套作,不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