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南充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所示的名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反映了

    A.隋朝大运河的繁忙运输 B.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

    C.盛唐气象,长安闹市 D.清朝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

  • 2、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形容苦深冤重,塑造窦娥艺术形象的是

    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郑光祖

    D. 王实甫

  • 3、它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蜿蜒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它”是(  

    A.紫禁城 B.大运河 C.灵渠 D.明长城

  • 4、建立金政权的是那个少数民族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匈奴族 D. 党项族

  • 5、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B.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 唐太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 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劝民农桑,轻徭薄赋

  • 6、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描写的节日就是今天的( )

    A.元旦

    B.春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 7、清朝曾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并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对这一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经济发展

    B. 使清朝彻底摆脱了外来侵略的威胁

    C. 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的发展进程

    D. 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趋势

  • 8、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黄巢起义

  • 9、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称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建桥术,其中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卢定桥

    B.赵州桥

    C.颐和园玉带桥

    D.苏州宝带桥

  • 10、《百家讲坛》中钱文忠讲述的《玄奘西游记》妙趣横生,玄奘西行到的是

    A.波斯

    B.天竺

    C.朝鲜

    D.日本

  • 11、在中国古代,皇帝和大臣特别是宰相的关系非常微妙,也很有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1有一位皇帝善于纳谏,将大臣比作帮助自己“明得失”的镜子。他是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2有一位皇帝,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后来宠信宰相,疏于朝政管理,导致地方叛乱,王朝也因此由盛转衰。他是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宋高宗 D. 明成祖

    3多数皇帝对宰相不放心,千方百计削弱宰相权力。有的是拼命增加率相职数,让宰相们互相牵制;有的是认为宰相不靠谱,干脆把宰相一职废掉。其中,“拼命增加

    宰相职数”的是

    A. 隋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4为了监视大臣动向,防止大臣谋反,有些皇帝还组建了特务机构。下列机构中,属于特务机构的是

    A. 节度使 B. 转运使 C. 锦衣卫 D. 军机处

    5南宋时期大量商船远赴重洋,与下列哪一.工具的广泛应用有关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指南针 D. 蒸汽机

    6在“南海一号”清理的文物中,可能包括

    A. 玉米 B. 瓷器 C. 京剧脸谱 D. 乾隆通宝

  • 12、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

    A. 宋高宗、宋真宗 B. 宋徽宗、宋钦宗

    C. 宋高宗、宋钦宗 D. 宋徽宗、宋高宗

  • 13、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生活。“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A. B.

    C. D.

  • 14、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的重要阶段。当时建立西夏政权的民族是

    A.党项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契丹族

  • 15、《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遭遇了车裂的命运。因为变法触动贵族利益。这一项内容是

    A.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B.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

    C.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

  • 16、《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止,涵盖了16朝1362年的历史。下列人物不能在这本史书中找到的是

    A.隋文帝

    B.唐玄宗

    C.黄巢

    D.岳飞

  • 17、下列关于唐朝盛世经济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②四川的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③闻名于世的唐三彩

    ④唐都长安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8、武则天即位称帝时,将国号由“唐”改为“周”,这表明改朝换代的工作完成。然而人们还是认为她是唐朝皇帝,这主要是因为

    A.武则天改国号不得人心 B.武则天统治的时间很短

    C.人们十分怀念唐朝 D.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 19、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B.互相借鉴经验

    C.优秀人才的辅佐

    D.社会的统一安定

  • 20、记述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历史的编年体通史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汉书》 D.《三国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的《红楼梦》。

  • 2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

  • 23、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___临潢府。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 24、________年10月,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 25、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分别是____________

  • 26、根据下列所给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古典名著名称。

    (1)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三顾茅庐——

    (2)农民起义、宋江、梁山泊——

    (3)神话小说、唐僧取经、孙悟空——

    (4)四大家族、贾宝玉、林黛玉一一

  • 27、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 28、清朝设置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 29、唐朝发明的节省人力的灌溉工具是________。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

  • 30、明代杰出药物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_______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宋应星所著。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将下列朝代与其发生的民族、边疆事件对应连线:

    唐朝   岳飞抗金

    宋朝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   设置台湾府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建立下列政权的少数民族

    (1)辽_______

    (2)西夏_______

    (3)金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材料三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概括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何时完成的?

    (4)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