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DNA和RNA
B.RNA和蛋白质
C.DNA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相同的蛋白质,其功能一定相同
B.蛋白质与物质代谢、信息传递及稳态的维持均有关系
C.蛋白质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是细胞内,也可以是细胞外
D.蛋白质变性后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
C.长跑时流汗过多会发生抽搐,说明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很重要
D.I是甲状腺激素的成分,幼年时缺乏会患呆小症
4、某四十一肽被水解成2个八肽,2个六肽,1个四肽,3个三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氨基最小值,羧基最小值( )
A.31,7,8
B.32,8,8
C.33,8,8
D.34,7,7
5、四川水果资源丰富,其中苍溪雪梨甘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苍溪雪梨果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蔗糖
C.脂质
D.蛋白质
6、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的量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
C.1号与3号、2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7、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打孔器获取新鲜的厚度为5mm的三片土豆,进行了以下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步骤 | 土豆片A | 土豆片B | 土豆片C |
①处理 | 静置 | 煮熟后冷却 | 冰冻 |
②滴加质量分数3%H202 | 1滴 | 1滴 | 1滴 |
③观察实验现象 | 产生大量气泡 | 几乎不产生气泡 | 产生少量气泡 |
A.土豆片的厚度大小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B.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C.高温和低温都能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
D.定性实验无法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
8、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加热可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D.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使用可提高洗涤效果
9、科学家将雌性黑色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入白色绵羊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棕色绵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该胚胎发育而成的小羊,其性别和毛色分别是( )
A.雌性、黑色
B.雄性、白色
C.雌性、棕色
D.雄性、棕色
10、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再用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与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浓度相同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Ⅳ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红色
11、有一条多肽链由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则其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 )
A.y+12个
B.z+12个
C.w+13个
D.(W-13)/2个
12、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判断
13、下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淀粉溶液量
B.pH
C.温度
D.唾液量
14、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B.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C.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D.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涨破
15、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是
A.只来自光合作用
B.只来自呼吸作用
C.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只来自有氧呼吸
16、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17、从发绿色荧光的海蜇体内获得一段DNA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小鼠的基因组中,可得到发绿色荧光的小鼠,由此不能得出海蜇的( )
A.该段DNA具有遗传效应
B.该段DNA可在小鼠中复制
C.遗传信息跟小鼠的遗传信息一样
D.该段DNA上的遗传信息可在小鼠中表达
18、在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将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CaCO3保护色素和少许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
B.若提取的是缺镁叶片中的色素,则①②两圈色素环颜色较淡
C.①②两圈色素环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①色素环呈现橙黄色,③色素环呈现蓝绿色
19、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这两种细胞的功能完全不同,从组成二者的蛋白质分析原因,错误的是( )
A.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B.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C.肽键的结构不同
D.功能不同
20、下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叶绿体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以下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表明叶绿素 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总吸收光谱是代表叶绿体四种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C.图示表明只有叶绿素 a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D.总吸收光谱与光合作用光谱基本一致,说明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都能参加光合作用
21、下列具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
A.细胞膜、内质网
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C.高尔基体、溶酶体
D.液泡、核糖体、中心体
22、用苏丹Ⅲ染液对油脂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A.盐酸
B.H2O
C.0.9%的NaCl溶液
D.50%的酒精溶液
2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B.Ⅱ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等于男性
C.Ⅲ片段上某基因(M)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女儿全正常,儿子全患病
D.Ⅰ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该病
24、研究人员用某种植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将细胞置于物质a(蔗糖或KNO3)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中,10分钟后测定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乙组将细胞置于某种浓度的b(蔗糖或KNO3)溶液中,每隔2分钟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取材时可以选用黑藻叶肉细胞
B.乙组实验过程中,8min时细胞液的浓度约为0.16mol/L
C.甲组实验用的是蔗糖溶液,乙组实验用的是KNO3溶液
D.甲、乙两组实验均属于自身前后对照实验
25、根据某家庭遗传病的系谱回答(其等位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属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Ⅰ1、Ⅱ5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Ⅱ5与Ⅱ6(携带者)婚配,所生子女患病概率为_____________。
26、科研人员对猕猴(2n=42)的酒精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缺乏酶 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的猕猴,称为“白脸猕猴”; 缺乏酶 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的猕猴,称为“红脸猕猴”;两种酶都有的猕猴,称为“不醉猕猴”。请回答问题:
(1)乙醇进入猕猴机体内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__________ 。猕猴的乙醇代谢与性别关系不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基因 b 由基因 B 突变而来,基因 B ____(可以/不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是因为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红脸猕猴”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白脸猕猴”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完善如下实验设计和预期,以确定某只“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①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________________杂交,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Ⅱ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1∶1,则该“白脸猕猴”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Ⅲ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脸猕猴”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1)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2)占成熟的植物体积90%,而在动物中不明显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
(3)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地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
(4)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______,它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6)与动物胰岛素细胞形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
(8)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______。
28、下图中的A表示某雄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那么②代表的生理过程_____。
(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其内部有_____条染色体。
(3)在方框中绘出D→F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的简图,_____(请注意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4)图中B细胞内有_____个染色体组。
(5)图中C细胞某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对应部位有基因A和基因a,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9、下图是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
(1)此果蝇是_____性果蝇。
(2)此果蝇体细胞中:有_____对常染色体,1和3是_____染色体,A和a是_____基因,A和B是_____基因。
(3)图中A与a基因在遗传中应遵循基因的_____定律;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同时遗传时应遵循基因的_____ 定律;D与d基因在遗传中除了遵循基因的_____定律,还与_____有关。
30、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甲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中F1可知,果蝇眼形的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跟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段,也可能位于_____。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
实验步骤: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_______种表现型的后代;
②选择①中后代表现型为_______的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______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a.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
b.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
31、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主要是由CESA基因家族成员编码的纤维素合成酶控制合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独特的__________结构为DNA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该过程的准确进行。
(2)基因的表达需依次经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过程,前一过程以____________为模板,需要________酶参与。
(3)图一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同一mRNA上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得到多条氨基酸序列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肽链,此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烟草相关组织苗期和成熟期CESA基因家族中的NtCESA16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
①图二可知,与苗期相比,在成熟期烟草的____________中NtCESA16表达量显著增加。
②NtCESA16通过控制______的合成,影响植物细胞壁的形成,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32、如图1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2是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_。
(2)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是______。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________所示的细胞中。
(4)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段是________。②与图2对应的区段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