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C.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D.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盛光祖部长表示,站票是铁路部门在坐票紧缺,为了旅客能够及时出行而出售的,因为站票的服务成本与坐票基本相等,所以站票不会以半价出售。
B.真人秀在当下中国的发展几乎可以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来描述,这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式,在创造了收视率奇迹的同时,也深藏着危机。
C.电子健康服务将为改善传统的健康保健服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项服务能够及时地节约成本并挽救生命,但这项服务并没有得到所有国家的接纳。
D.古镇在整治完里弄的脏乱差环境后,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设计团队将老城区延续至今的传统习俗融入里弄生活环境,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弄堂文化,使古镇平添了许多风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网购中,手机等半大不小的物件在配送过程中经常遗失,可见监管是个大问题。
②时当五月,气温逐渐升高,高考日益迫近。高三学生个个从容应对,积极复习备考,目不窥园。
③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确保治理公款吃喝效果的持久性,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之,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④《沁园春·长沙》是诗人毛泽东的优秀诗作,实际上是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但诗人寓动于静,寓张于驰,其锋藏而不露,其势抛砖引玉,其词雅而不激。
⑤笑星全和、全力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我总搞不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经常张冠李戴。
⑥教育部日前宣布,将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很多在线学习者拍手称快,这样一来,名师们的课可以在家里听了。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⑥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__①__时代的阶级的限制,贾宝玉__②__在封建传统思想中左冲右突,__③__在他的头脑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保留着封建观念的顽固影响。__④__,贾宝玉的反封建倾向不能不显得软弱和不成熟,常常是愤慨大于行动。__⑤__,贾宝玉身上所存在的这些弱点,__⑥__没有削弱《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不过 | 还是 | 而且 | 进而 | / | 仍然 |
B | 由于 | / | 并且 | 当然 | 总之 | 终究 |
C | 由于 | 虽然 | 但是 | 因此 | 不过 | 并 |
D | 因为 | 所以 | 于是 | 而且 | 因此 | 却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句子中,名句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小钱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老师告诫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小李被训斥之后才安心读书,父亲抱怨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小孙对上司指出自己的缺点耿耿于怀,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繁盛
李娟
①我常常想,一百多年前,最早决定定居此处的那个农人,一定再无路可走了。他一路向北,在茫茫沙漠中没日没夜地跋涉。后来走上一处高地,突然看到前方视野尽头陷落大地的绿色河谷,顿时倒落在地,痛哭出声。
②他随身带着种子,那是漫长的流浪中唯一不曾放弃的事物。他以羊肠灌水,制成简陋的水平仪勘测地势,垦荒,开渠。在第一个春天的灌溉期,他日夜守在渠边。每当水流不畅,就用铁锨把堵塞在水阀口的鱼群铲开。
③那时,鱼还不知河流已经被打开缺口,更不知何为农田。它们肥大、笨拙,无忧无虑,争先恐后涌入水渠,然后纷纷搁浅在秧苗初生的土地上。秧苗单薄,天地寂静。阳光下,枯萎的鱼尸银光闪闪,像是这片大地上唯一的繁盛。冬天,河面冰封。人们凿开冰窟,将长长的红绳垂放水中。虽然无饵无钩,仍很快有鱼咬着绳子被拖出水面。它们愤怒却迷惑。世界改变了。
④春天,鱼群逆流产卵。鱼苗蓬勃,河流拐弯处的浅水里,如堆满了珠宝,璀璨耀眼。若在此处取水,一桶水里有半桶都是细碎小鱼。人们大量捕捞小鱼,晾干,喂养牲畜。牲畜吃得浑身鱼腥气。冬天,牲畜被宰杀炖熟后,肉汤都是腥的。世界改变了。
⑤鱼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耕地不断扩张,沿着唯一的河流两岸上下漫延。才开始它们如吸吮乳汁般吸吮河流,到后来如吸吮鲜血般吸吮河流。再后来,河流被截断,强行引往荒野深处。在那里,新开垦的土地一望无垠。无论在种子播下之后,还是农作物丰收之时,那片土地看上去总是空旷而荒凉。而失去水源的下游湖泊迅速萎缩,短短几年便由淡水湖变成咸水湖。从此,再也没有鱼了。世界改变了。
⑥又过去了很多很多年,我们一家才来到这里。我们面对的又是一片逾万亩的新垦土地。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路也是新的,水渠也是新的,仿佛一切刚刚开始。只有那条河旧了,老了,远在数公里之外。河床开阔,水流窄浅。而鱼又回来了。它们彼此间一条远离一条,深深隐蔽在水底阴影处。
⑦和这块土地上的其他种植户一样,我们也在自己承包的地上种满了向日葵。这块土地也许并不适合种植这种作物,它过于贫瘠。而向日葵油性大,太损耗地力。但是,与其他寥寥几种能存活此处的作物相比,向日葵的收益最大。
⑧记得第一年,我们全家上阵。我们连夜处理种子。我妈和我叔叔两人用铁锨不停翻动种子,使之均匀沾染红色的农药汁液。我在旁边帮忙打着手电筒。手电光芒静止不动,笼罩着黑暗中上下翻飞的红色颗粒,它们隔天就要被深埋大地。这是种子的红色军团,在地底庄严列队,横平竖直。而熬过漫漫长冬的荒野鼠类,在地底深处遇到这些红色种子,它们绕其左右,饥饿而畏惧。后来这饥饿与畏惧渗入红色之中。
⑨此时此刻,我妈和我叔叔的紧张与忧虑也渗入红色之中。同时渗入的还有我的悲哀,我的疲惫。我一动不动举着手电。手电光芒在无边黑暗中撑开一道小小缝隙。荒野中远远近近的流浪之物都向这道光芒靠拢。我手持手电一动也不敢动,仿佛眼下这团光芒,是世间最最脆弱的容器。
⑩第一年,我跟着去到地头,刚播完种子就离开了。那一年非常不顺。主要是缺水。平时种植户之间都客客气气,还能做到互助互利。可一到灌溉时节,一个个争水争得快要操起铁锨拼命。轮到我家用水时常常已经到了半夜。我妈整夜不敢睡觉,不时出门查看,提防水被下游截走。尽管如此,我家承包的两百亩地还是给旱死了几十亩。接下来又病虫害不断。那片葵花地无一幸免。田间地头堆满花花绿绿的农药瓶。
⑪冬天我才回家。我问我妈赔了多少钱。她说:“幸亏咱家穷,种的少也赔的少。最后打下来的那点葵花好歹留够了种子,明年老子接着种!老子就不信,哪能年年都这么倒霉?”
⑫整个冬天,小小的村庄洁白而寂静。我独自出门向北,朝河谷走去。大雪铺满河面,鸦群迎面飞起。我看到一百年前那个人冒雪而来。我渴望如母亲一般安慰他,又渴望如女儿一样扑上去哭泣。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作者想象一百多年前先人发现这片河谷并在此定居、垦荒、开渠的情形,写出了他们的坚韧与辛劳。
B. “世界改变了”一句在文中多次出现,写出了人类的到来使这片土地发生了变化,流露出作者的痛心之情。
C. 平时互助互利的种植户因引水灌溉引发争斗,既表现了生存环境的残酷,又批判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自私冷漠。
D. 文章结尾处景物描写“大雪铺满河面,鸦群迎面飞起”,渲染了村庄洁白寂静的氛围,引发出作者的想象和思考。
【2】文章⑧⑨段在语言表达上富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3】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标题“繁盛”的意蕴。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诗人出塞时惆怅、 抑郁的心情。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三句,苏轼借“客”之口描写了渔樵 江渚的生活情形,流露了对自身现状的慨叹。
8、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论语》中,孔子用一个比喻,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和自己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其局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曲的特点。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花草树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①___,松菊犹存”;《蜀相》中,杜甫借“②___,隔叶黄鹂空好音”,描写武侯祠春意正浓;《琵琶行》开篇,白居易借“浔阳江头夜送客,③___”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声声慢》中,李清照借“④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出了花儿凋零满地的景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写杨花给人以飘零之感:“杨花落尽子规啼,⑤____”;《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此地有崇山峻岭,⑥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等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春来“⑦____”,入夏“⑧____”,秋来“风霜高洁”,季节不同,景致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世间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胸襟和境界。韩愈在《马说》中列举了三种不能发现人才的现象,首先是“策之不以其道”,再次是“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 ”,而这最后者尤其耐人寻味。
(2)荀子在《劝学》中表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_____,____”,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荣辱不惊心态,大致相当。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两句描写的别宴情景独具异域风情。
(3)《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借方枘与圆凿不能相合比喻自己忠贞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不移的决心。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语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也用了“衡阳雁”的意象。
(3)《荀子·劝学》中以马的奔跑为喻,阐明了学习贵在长期坚持积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送瘟神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通过对广大农村萧条凄凉情景的描写,反映了解放前血吸虫的猖狂肆虏和疫区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巡天”,正如作者的想象飞腾。从全诗的结构来说,这两句是一个转折点,一个关键,同时也是一个飞跃。
C.“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红雨”指桃花,这句话是用比喻手法,把千百万群众的高涨热情,比作到处掀起的红色高潮。
D.本诗思想深刻,意气豪迈。作为人民领袖的诗人高瞻远瞩,在诗中展示了无限的宇宙和悠久的历史,也表现了对祖国、对人民浓厚的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炽烈感情。
【2】从表现手法上,哪些地方体现了伟人是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气质?请结合全诗进行简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坦之字文度。弱冠与郗超俱有重名,时人为之语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嘉宾,超小字也。仆射江彰领选,将拟为尚书郎。坦之闻曰:“自过江来,尚书郎正用第二人[注],何得以此见拟。”彰遂止。简文帝为抚军将军,辟为掾。寻以父忧去职,服阕。征拜侍中,袭父爵。时卒士韩怅逃之归首,云:“失牛故叛。”有司劾怅偷牛,考掠服罪。坦之以为怅束身自归,而法外加罪,不当。其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诬,宜附罪疑从轻之例。遂以见原。坦之有风格,尤非时俗放荡,不敦儒教,颇尚刑名学,著《废庄论》。简文帝临崩,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坦之自持诏入,于帝前毁之。曰:“天下,宣元之天下,陛下何得专之。”帝乃使坦之改诏焉。温薨,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初,谢安爱好声律,期功之惨,不废妓乐,颇以成俗。坦之非而苦谏之。安遗坦之书曰:“仆所求者声,谓称情义,无所不可为。若絮轨迹,崇世教,非所拟议,亦非所屑。”坦之答曰:“具君雅旨,此是诚心而行,独往之美,然恐非大雅中庸之谓。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成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书往反数四,安竟不从。初,坦之与沙门竺法师甚厚,每共论幽明报应。便要先死者当报其事。后经年,师忽来云:“贫道已死,罪福皆不虚。”言讫不见。坦之寻亦卒,时年四十六。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追赠安北将军,谥曰献。
(摘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五》,有删改)
(注)第二人,第二流的人。晋人注重门第,所谓第二流的人,就是指家世贫寒的人。王坦之是世家子弟,所以这样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咸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
B.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咸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
C.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咸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
D.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咸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名,指以管仲、李悝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其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
B.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
C.中庸,为不偏不倚之意,它是道家尊奉的处事原则和标准。宋代朱熹将《中庸》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D.沙门,梵语,又作桑门,汉语译作“勤息”,即“勤修道业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亦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坦之出身世家,年少即有美名。他年少时就和郗超齐名,人称“江东独步王文度”。他自诩门第高贵,直言拒绝了江彪的拟任。
B.王坦之明辨事理,宽宥叛逃士卒。士卒韩怅叛逃后又回来自首,有关官员追查他失牛的罪责,王坦之认为疑罪从轻,宽宥了韩怅。
C.王坦之品行端正,反对时俗放荡。谢安爱好音乐,在服丧期间也不撤除歌舞,竞成一时风俗。王坦之苦苦劝谏,谢安却不加节制。
D.王坦之心系家国,临死言不及私。他在简文帝面前毁掉摄政的遗诏,与谢安共辅幼主。临死书信,惟忧国家之事,不言个人私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絮轨迹,崇世教,非所拟议,亦非所屑。
(2)后经年,师忽来云:“贫道已死,罪福皆不虚。”言讫不见。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象因为不堪老鼠的骚扰,去向狮王求猫。不料,狮却将老虎派给了它。
大象觉得奇怪,问道:“大王,我是因为怕鼠才向您求猫,您为何派老虎给我我呢?”
“老虎不是比猫更勇猛一些吗?”狮王颇为自信地说,“虽然本大王没有见过老鼠,但却可以断定,老鼠一定很强大!不然,你怎么会怕它呢?老实说,本大王甚至担心连老虎都不是老鼠的对手哩!”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