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西文化有巨大的 ,中国文化在18世纪的葡萄牙等国没有掀起任何涟漪,但英国人却对中国园林艺术 。翻看“中国文化”在欧洲流行的历史,人们发现那更多的是一种想象。当想象 ,只留下珍贵的艺术品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中国真正走向欧洲还时日遥远呢?
A.差异 情有独钟 烟消云散 B.差距 一往情深 烟消云散
C.差距 情有独钟 风流云散 D.差异 一往情深 风流云散
2、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创作的文学,只以文学之高下为标准,但是理论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顾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铖之为人,却仍可以喜欢他的《燕子笺》。一人能出一部小说杰作,即使其人无甚足取,我还是要看。但是在讲理与批评满口道学的文章上,就不同。其人不足论,则其文不足观。一人若不先在品格、修养上下功夫,就会在文章上暴露其卑劣的品性。
A. 即使人品不足论者,也同样能写出小说杰作。
B. 文学创作领域存在人品与文品不一致的现象。
C. 不能仅凭作家的人品,来评价他的文学作品。
D. 讲理与批评文章者,应提升品格、修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小学生减负确实是个大难题,我们不应只是坐而论道,而应以实干的精神搬走孩子们的重负之山,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②这两件霁青釉金彩瓷尊是清朝乾隆皇帝亲自设计并监督烧造,造型优美,工艺考究,寄托了乾隆皇帝海晏河清的为政梦想。
③现代的旅游不是一个浅尝辄止的行程,而是享受文化的过程,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大家共同的尊重和维护,文明出游是最美的风景。
④“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无论是各地线下商场还是线上各大电商平台,关于“三八”妇女节的促销广告如雨后春笋一样随处可见。
⑤许觉民曾经中肯地说:“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古典文学爱好者想要获得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修养,这套书是一个极好的门径。”
⑥站在长江大桥上极目远眺,宽阔的江面上浩如烟海,一大片黛青色的莲花形状的礁石在江水中绽放,石块上布满了水藻和青苔。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议开始,小刘被要求首先发言,他没有话说,却又必须发言,只好搜肠刮肚,讲了五分钟,便草草收场,下台休息去了。
②如今,我们见到很多学生出现成长危机,都是与错误的家庭教育休戚相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职位,有的还收入不菲。
③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而是循循善诱,用如春风化雨般的话语对他讲述为人之道、做事之理,这奠定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④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约30 后,于11月18 日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距离建成航天大国又近了一步,真是大快人心。
⑤射击比赛开始,小刘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一勾扳机,“叭”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⑥艰苦创业时往往能够筚路蓝缕、克勤克俭;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就会疏于律己,不再朝乾夕惕 ,而是用暮气取代朝气。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5、下列各句中加滑下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的历史过程。尽管二者不能等量齐观,却共同构成一个连续的历史链条。
②作为中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并没有觉得它有什么微言大义,后经专家点拨,才明白它精微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③让“14 年抗战”取代“8 年抗战”,实至名归。无论是从历史认知、国际认知的角度出发,还是精准描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与贡献,都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④近代以后,为什么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为世界历史所罕见?回答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痛彻心腑的就是一个大大的“腐”字!
⑤《战国策》主要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以记言为主,铺张扬厉、文辞瑰丽,塑造了苏秦、张仪、冯谖等一系列纵横捭阖的“士”的形象。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④ D. ④⑤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幅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结齿,眸子赛①灯,下巴颤儿一塔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功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②。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拖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他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哼呦哼呦叫疼。谁料苏大夫听都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门后,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了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架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去。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选自《俗世奇人》)
(注)①赛:天津地方土语,有“好像”或“似”之意。②各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 小说主人公苏七块职业是医生,在医术上可谓是“正骨神医”,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的医德遭人质疑。
C. 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颇有点出人意料,读者在对苏七块的个性、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会对他油然萌生敬佩之情。
D. 小说的故事性和传奇性很强,语言典雅优美。让人粗读故事会大呼奇妙,咀嚼文字又觉得精妙无比。
【2】小说是如何塑造苏七块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探究小说为什么以苏七块还钱赠药为结尾。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扬帆东下的景象。
(2)荀子在《劝学》中使用正反对比论证“学习要用心”,其中,以螃蟹为喻作反面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里仁》提出向别人学习,扬长避短句子是“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以鸟不合群做比喻,表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句子是“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抒发自己老当益壮、希望得到朝廷任用的愿望的两句是“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潜《归去来兮辞》“请息交以绝游”一句直接表达他不与世俗之人交往的心志,而其诗《饮酒》中“_____________”一句也委婉地表达了相似的心境;《饮酒》诗中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意象、意蕴相似的诗句则是“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的“序”里写到琵琶女“自叙少小时欢乐事”,而诗中最能表现她少小时欢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段不仅批评秦不“爱六国之人”,也批评六国不爱惜民力,而前文与此呼应,表现六国不爱惜民力、大肆搜刮财物、奢侈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处。(只选3小题)
(1)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3)鹤汀凫渚,________;桂殿兰宫,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4)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以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
⑵《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__________”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⑶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通过虚写在高塔上见到辉煌景象来言志的一句是 “_________”,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
⑷苏轼在《赤壁赋》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荀子在《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⑺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对偶句式,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山间朝暮之景的画面。
⑻曹操《观沧海》中提及诗歌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大慈寺
清 范光阳
荒祠古冢凭高望,乱竹禅房向晚行。
断续风吹钟愈好,淡浓云过月还明。
里儒信口为诗句,野衲迎人亦世情。
惟有空山知我意,故飞小雨助溪声。
【注】衲:僧衣,借指僧人。
【1】结合全诗,具体说说你对“惟有空山知我意”的“意”的理解。
【2】简析“断续风吹钟愈好,淡浓云过月还明”一联的艺术手法及作用。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村姬毒舌
沈起凤
内姑丈陈公永斋,己丑大魁天下,给假南归。行至甜水铺,旁有小村落,绿树阴浓,野棠花妥,顾而乐之。遂步屧独行,忘路远近。
村尽处,见竹篱半架,左有双黑扉,一女郎倚扉斜立,捉风中絮搓掌上,嗤嗤憨笑。陈睨之,魂飞色夺,因兜搭与语。女郎不怒亦不答,但呼阿母来。亡何,一驼背媪出,问女何为。女曰:“不知何处来一莽汉,烦絮煞人。”陈意窘,诡以乞浆告。媪曰:“斗室难容客坐。小慧,取一盏凉水来!”女噭声而进。陈曰:“令爱年几何矣?”媪曰:“但记其生年属虎,不知今当几何岁也!”问:“婿家为谁?”媪曰:“老身残废,止此一女,留伴膝下,不欲遣事他人。”陈曰:“女生有家,膝下非长计也。”适女取凉水至,闻余语,大声谓媪曰:“是客不怀好意,毋多谈!”媪笑曰:“可听则听,是诚在我,婢子何必琐琐。”陈乃夸状元以歆动之。媪俯思良久,曰:“状元是何物?”陈曰:“读书成进士,名魁金榜,入词垣,掌制诰,以文章华国,为天下第一人,是名状元。”媪曰:“不知第一人,几年一出?”曰:“三年。”女从旁微哂曰:“吾谓状元,是千古第一人,原来只三年一个!此等脚色,也向人喋喋不休,大是怪事!”媪叱曰:“小妖婢嚣薄嘴,动辄翘人短处。”女曰:“干侬甚事,痴儿自取病耳!”一笑竟去。
陈惘然久之,继而谓媪曰:“如不弃嫌,敬留薄聘。”脱囊中双南金予之。媪手摩再四,曰:“嗅之不馨,握之辄冰,是何物哉?”陈曰:“此名黄金。汝辈得之,寒可作衣,饥可作食,真世宝也!”媪曰:“吾家有桑百株,有田半顷,颇不忧冻馁,是物恐此间无用处,还留状元郎作用度。”掷之地曰:“可惜风魔儿,全无一点大雅相,徒以财势恐吓人耳!”言毕,阖扉而进,陈痴立半晌,嗟叹而返。
铎曰:“黄口金多,乌纱势横。古今多少男子,缘此摧磨傲骨,不虞闺阁中有此诙谐人也!石榴裙底,当叩首三千下矣!”
【1】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诡以乞浆告 诡:假装
B.老身残废 身:身体
C.女从旁微哂日 哂:讥笑
D.不虞闺阁中有此诙谐人也 虞:料想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姑丈:姑丈为父亲姊妹的丈夫,亦称“姑爸”“姑爹”,而妻之姑丈称为内姑丈。
B.已丑:己丑为干支之一。干支纪年法把天干、地支搭配起来用于纪年,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作一甲子或一花甲子,如甲丑年。
C.膝下:旧时表示有无儿女,常说“膝下怎样”;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也在开头的称呼后面加“膝下”两字,如“父亲大人膝下”。
D.黄口: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睨之,魂飞色夺,因兜搭与语。女郎不怒亦不答,但呼阿母来。亡何,一驼背媪出,问女何为。
(2)陈惘然久之,继而谓媪日:“如不弃嫌,敬留薄聘。”脱囊中双南金予之。
【4】小慧的性格特征是通过哪一个神态体现出来的?请具体分析。
15、歌曲《孤勇者》致敬平凡英雄,其中有这样一段歌词: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爱你破烂的衣裳 却敢堵命运的枪 爱你和我那么像 缺口都一样
请以“平凡英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