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雾霾,已成当今公害问题之一,但想从根本上治理雾霾绝非易事,不可能一挥而就,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针对重点污染进行治理。
②现在很多省市运用网络开展“我们身边的好青年”海选活动,目的在于以身边好青年的前车之鉴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引他们向善向好。
③网络谣言泛滥,极大地污染了网络生态环境,给公众的情绪和正常生活带来困扰,对于自媒体博文的源头监管,网络运营平台责无旁贷。
④在老支书心里,垃圾分类能顺利推进,不仅是因为村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处置体系,更是对民积极参与、三人成虎的结果。
⑤达·芬奇的《救世主》中,耶稣右手举起作祝福,左手捧着透明的水晶球,他的头发呈现动态状,脸部肉色结构饱满,给人栩栩如生之感。
⑥“70后”“80 后”大都有武侠情结,当时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影响很大,《射雕英雄传》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出版后被拍成影视剧。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 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 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 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文化传统 的时间长,自古以来形成了 的体育形式,如射箭、相扑、蹴鞠、摔跤、马术、武术、杂技等,其中像武术、杂技等很多体育形式,可以说是中国的“绝活”。中国人将体育当作健身和娱乐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将体育和提高人生智慧联系起来,如围棋、象棋等棋类比赛,就将人生的体验 其中。
A.延续 丰富多彩 赋予 B.赓续 丰富多彩 赋与
C.延续 异彩纷呈 赋与 D.赓续 异彩纷呈 赋予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① 促成了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② 也激发了人们对个人利益认识的觉醒,反映在伦理思想上, ③ 对人性的来源、内容和本质作了新的理论概括。其理论形式 ④ 不尽相同, ⑤ 都这样或那样把“利欲”纳入人性范畴, ⑥ 对其自然合理性作了明确的肯定。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不仅 | 还 | 还 | 虽 | 却 | 也 |
B | / | 而且 | 还 | 尽管 | 但 | 也 |
C | 不仅 | 而且 | 就是 | 虽 | 但 | 并 |
D | / | 更 | 就是 | 尽管 | 却 | 并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各嘉宾围绕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各持己见,一场有高度更有实战指导价值的圆桌对话,展望了电商发展的广阔前景。
②研究阐释中华传统文化,要从基础研究扎实做起,跳出模糊不清、大而化之的老调,理性探寻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
③近日国际空间站的一名宇航员拍下了一张美轮美奂的日落照片,将南大西洋的这个日落场景形容为“一股巨大的火焰”。
④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的倒退只能破坏近几十年来所获得的前所未有的福祉和生活水平的进步,而低收入家庭将首当其冲。
⑤丹尼尔从小就与水晶、玻璃做伴,其父亲经营着一家水晶切割小作坊,耳鬓厮磨下,丹尼尔的宝石打磨功力也逐渐增强。
⑥因变法而步步高升的李定、舒亶们,当然容不得异己之声,一介文人苏东坡在御史们的拷问下,受尽凌辱,斯文扫地。
A. 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红利释放结束,产业升级进入关键阶段,国内技术型人才供需面临结构性矛盾,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势在必行。对此,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篇第一句便明确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时,《方案》还为我国职业教育指明了未来方向,政策端的加速有望,意味着职业教育行业发展有望入快车道。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将逐渐提高并回归,这对于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要让很多家长意识到,让孩子选择职业教育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一些文化课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节选自(2019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有一支规模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高级技工的缺口,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
问题首先在教育,特别是技工人才培养出了问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无视,人才培养评价体制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
世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和制造业竞争,这场竞争不仅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更需要一流的能工巧匠,理论上而言,马桶盖或圆珠笔之殇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中国这方面技能人才的缺失。这要求国内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都应适应现实的需要,为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世界一流打下人才基础。
其次,大学生与技工相比,在成长空间和所享社会福利、职称评定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要想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塑造一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们就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用人制度。总之,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社会分工的需要。近年来,各类职业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成了“香饽饽”,这足以说明在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不同职业都是平等的,只要提供适合人才成长和技能发挥的平台,人才就会脱颖而出。作为父母或者老师,要以新时代的思想和眼光去指导孩子的人生,真正成功的教育,应当让人各尽其能。当然,这种观念的改变,最终还将由市场所带动。市场才是造就工匠最好的“打磨机”。这显然要求广大企业重视改善劳动环境,提高职工的待遇和权益保障水平,让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更有职业荨严和自信,如此才能有更多青年人乐于去就读职业院校,建设制造强国自然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富矿”。
(摘自《发展职业教育须先破除陈旧人才观》
材料四:
大国工匠需要“德技并重”,以培养未来大国工匠为己任的职业教育不该重技能轻职业素养。当前我国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认识上存在误区,漠视、轻视、不重视;其次是教学中存在偏差,重技能轻素质,重专业学习轻职业素养,重理论概念轻实战演习,导致学生素养意识薄弱。同时,没有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的关键是,职业素养教育少课程化,缺少专门的教材、教师、评价和教学,没有把职业素养融入到职教课程体系中,“职业素养要从娃娃抓起”教育部职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大源在德国莱比锡观摩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后联想到,德国制造的根本原因是德国教育注重工匠精神,缘于其有一个厚实的、完美的、专注的工匠精神的支撑。而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而在实践中,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所需相差甚远,当前我国有六成以上的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表现满意度较低。
(节选自《职业教育既要重技能也要重职业素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可知,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对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B.材料二显示,职业教育行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预计到2020年其规模达到11620亿元。
C.从材料三可见,我国制造业中出现高级技工缺口,原因就在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D.材料四揭示出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对职业素养培育重视不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红利释放结束,国内技术型人才供需面临结构性矛盾,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势在必行。
B.对一些文化课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而言,选择职业教育其实是不错的理性选择。
C.一方面市场对职业院校学生非常欢迎,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水平、技能人才的待遇还有待提高。
D.六成多企业对毕业生不满意,原因在于这些毕业生们的职业素养,也就是工匠精神的欠缺。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如何解决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动作细节的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坚守清白,效仿先贤的决心。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谈笑之间使得“_______”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3)王勃在《滕王阁序》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野鸭高飞、傍晚天边一片绚烂的秋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作者由“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现象想到提高君子学养的方法和按照此法能达到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了诗人心系天下、牺牲自我的理想和精神。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补写下面诗句。
(1)《赤壁赋》中,“__________, ”用比喻的手法,写苏轼扣舷而歌,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演奏当时名曲,展现琵琶女丰富多变的技法和高超技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 ”。
(3)屈原《离骚》中“ , ”两句,用一个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11、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
(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4)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关于“学”与“思”在荀子《劝学》中也有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比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深刻、更生动、更凝练、更富有诗意,因而也就更加响亮而有名。诗文里点化与模仿、因袭不同,它具有“点铁成金”之妙。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句子来述说思与学的关系,《论语·为政》则用“_______,_______”的句子来阐述这种关系。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两句巧用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紧密相连,写出了亡国孤臣的飘零沉痛之感。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南宋】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①。
【注】①人日:指农历的正月初七。传说女娲初创世时,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故名。后世为表达对人的尊重而保留了该节日。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正月,初阳发动,万物生长,所以词以“无边春色”起头。次句的“苦”字表达了人们寻觅春色的执著情感。
B. 词中的“南山”,既指春光优美的地方,也是提刑官应懋之邀请词人游春的目的地。
C. 词人用“箫鼓”“笛”写节日歌舞之盛,用“村村”“家家”极写范围之广,表现了农村“人日”的风俗景象以及人们的欢乐情绪。
D. “祈麦祈蚕”点出人们对丰收的祈盼之情;“来趁元正七”中的“趁”,有“赶”的意思,详尽细腻地描写出人们争先恐后赶趁“人日”热闹的情景。
E. “翁前子后孙扶掖”一句采用镜头特写,传神表现出长幼有序、孝悌仁爱的和睦景象。
【2】有人评价道:“魏了翁善于以议论入词,却又不流于空泛,而是情由景出,论随情至,颇得自然之理。”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特色。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盛应期,字思徵,吴江人。弘治六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出辖济宁诸闸。太监李广家人市私盐至济,畏应期,投盐水中去。会南京进贡内官诬应期阻荐新船,广从中构逮应期及主事范璋下诏狱。璋管卫河,亦忤中贵者也。狱具,谪云南驿丞。正德初,历云南佥事。武定知府凤应死,其妻摄府事,子朝鸣为寇。应期单车入其境,母子惶怖,归所侵。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
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讨平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会泉江僰蛮普法恶作乱,富顺奸民谢文礼、文义附之。法恶死,指挥何卿等先后讨诛文礼、文义。应期赉银币,以忧归。嘉靖二年,起故官,巡抚江西。宸濠乱后,疮痍未复,奏免杂调缗钱数十万,请留转输南京米四十七万,银二十万,以食饥民。又令诸府积谷备荒至百余万。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将行,籍上积谷数。帝以陈洪谟代,而奖赉应期。后洪谟积益多,亦被赉。应期至广,偕抚宁侯朱麒督参将李璋等,讨平思恩土目刘召,复赉银币。朝议大征岑猛。应期条上方略七事,言广兵疲弱不可用,麒等恚。会御史许中劾应期暴虐,麒等因相与为流言。御史郑洛书复劾应期贿结权贵。应期已迁工部侍郎,引疾归。
六年,黄河水溢入漕渠,沛北庙道口淤数十里,粮艘为阻,侍郎章拯不能治。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于昭阳湖东别开漕渠,为经久计。议未定,以御史吴仲言召拯还,即家拜应期右都御史以往。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会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帝令罢役,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初,应期请令郎中柯维熊分浚支河,维熊力赞新河之议,至是亦言不便。应期上章自理,帝怒,诏与维熊俱夺职。后更赦,复官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盛应期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
B. 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
C. 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
D. 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贵”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宫中;贵,地位显贵。太监本为官名,是中国古代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的官员。寺人、内官、内侍、内臣、中官也指太监。
B. “起故官”,指被启用任原官职。在明清时多指服父母丧满期后重新启用,任原官职。
C. “忧”即居丧,多指为父母居丧。古代的“丁忧”,是遭逢居丧之意。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丁忧期间,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D. “工部侍郎”是明清两朝六部之一工部的最高长官。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盛应期颇有政名。李广的家人贩私盐,怕盛应期知晓,将盐投入水中后离开;在盛应期只身来武定时,知府凤应的妻儿吓得惶恐不安。
B. 盛应期关爱黎庶。为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奏免了几十万缗钱的赋税,申请了数以万计的救灾钱粮,并安排各府积极储备粮食以备荒年。
C. 盛应期仕途坎坷。得罪了太监李广,遭诬陷被贬为云南驿丞;开罪了抚宁侯朱麒,
招来他们的流言;御史郑洛书还弹劾他以钱物结交权贵。
D. 盛应期治河未竟。盛应期接替章拯治水,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却遇旱灾。由于柯维熊认为开凿河道不适宜,皇帝命令停工。
【4】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
(2)帝遽令罢役,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
1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这幅漫画,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