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马林鱼对峙许久,他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既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也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自信。
B.《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答应嫁给格拉桑,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几年后丈夫死去,她孀居独处,虔诚地做了大量的善行义举。
C.鲁迅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映时代气氛,如《阿Q正传》中,用阿Q盘辫子、秀才戴“银桃子”、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等细节写革命后未庄的变化。
D.《边城》中多次写到翠翠一个人无缘由地哭,这是一个缺少母爱、内心孤独的山城少女在她情窦初开时,面对内心朦胧的情感不知所措的自然反应。
E.“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成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君王”,体现了哈姆莱特要与腐朽黑暗的势力抗争到底的信念和决心。
2、下列各句中的引用,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史铁生走进地坛,发现此处静谧而悠远,无论渺小如一滴水、一片叶,还是壮美如参天古木、落日西沉,都自在美好。
B.“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人们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刻惦念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C.“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护花”,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本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却奔波于抗击新冠病毒的最前线,值得敬佩。
D.“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新时代青年人需要多汲取知识,丰富人生积累,更不可轻狂,要保持谦虚态度,向前辈学习。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入夏以来,原本舒适宜人的重庆就变得五风十雨,令人烦闷难受。污浊的流水都通过城内的排水管流入长江。
②与人打交道要因人而异,你面对的这个人心胸狭隘,嫉妒阴险,你必须善刀而藏,低调处事,这可是人生的大智慧啊!
③他今天真让我另眼相看了,处理事情竟然如此机智。我原以为他只会暴虎冯河、横冲猛撞,今日方知他是小事糊涂,大事精明。
④这个学生诚恳乖巧,聪明伶俐,凡是老师讲的,他都能师心自用,用心领悟,所以一直名列前茅。这不,又得了班级的冠军了。
⑤抗击匈奴的名将中,陈汤的功劳其实是非常大的,他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汤的功劳自不必说,可他偏偏落了一个功高不赏的下场。
⑥元丰六年,西北发生蝗灾,西宁一带寸草不生,赤地千里。饥饿的灾民成千上万,携家带口,南下逃荒,真是惨不忍睹啊!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雾霾,已成当今公害问题之一,但想从根本上治理雾霾绝非易事,不可能一挥而就,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针对重点污染进行治理。
②现在很多省市运用网络开展“我们身边的好青年”海选活动,目的在于以身边好青年的前车之鉴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引他们向善向好。
③网络谣言泛滥,极大地污染了网络生态环境,给公众的情绪和正常生活带来困扰,对于自媒体博文的源头监管,网络运营平台责无旁贷。
④在老支书心里,垃圾分类能顺利推进,不仅是因为村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处置体系,更是对民积极参与、三人成虎的结果。
⑤达·芬奇的《救世主》中,耶稣右手举起作祝福,左手捧着透明的水晶球,他的头发呈现动态状,脸部肉色结构饱满,给人栩栩如生之感。
⑥“70后”“80 后”大都有武侠情结,当时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影响很大,《射雕英雄传》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出版后被拍成影视剧。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① 离不开酒。 ②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 唐代文人之醉酒, ④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⑤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总是 | 既然 | 而 | / | 但是 | 从而 |
B | 都 | 如果 | / | 固然 | 而且 | 因此 |
C | 可是 | 倘若 | 那么 | 既 | / | 所以 |
D | 却 | 与其 | 所以 | 虽然 | 反而 | / |
A. A B. B C. C D. D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在汉代时,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 已尤为珍贵。但是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能受到学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学者所推重。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但此时期被作为研究对象的青铜器等古器物及相当一部分石刻,仍然是零散出土的,且多数未知共存的器物。同时,对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始终未能理清,对铭文虽有考证,亦由于未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且囿于传统史观,故进展不大,且研究的路径与结论始终未能摆脱“证经”之套路。
金石学作为一门属于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内涵的学问,基本止步于20世纪初,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即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各种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的研究,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辛亥革命前后,伴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学术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进,特别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925年王国维发表《古史新证》,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研究院”发掘殷墟开始,中国青铜器研究即从旧金石学范畴进入了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考古类型学被应用于青铜器研究。与此同时,石刻研究亦渐纳入现代考古学与史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成为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新发展的重要条件。
(选自2016年7月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化传统,为将文字资料永久保存而将其刻于石上或铸于青铜器上。“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而“石”则是指石刻而且是指石刻文字。
B. 金石之学可以证经补史,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而且金石之学得实证研究色彩,也很受当时的学者们推重。
C. 清朝时期,始终未能理清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也没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又受到传统史观的局限,因而金石学研究进展不大。
D. 王国维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新发展的重要条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较之简帛,青铜器铭文和石刻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在汉代时,保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所以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显得特别珍贵。
B. 在北宋以前,青铜器及其铭文以及石刻文字等文献资料还并不是很受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出现后,这种状况才得到较大改观。
C. 清代学者在金石学研究中,对石刻方面投入精力更多,研究成果亦系统化。但此时青铜器等古器物仍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属未知共存的器物,研究进展不大。
D. 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入中国,尤其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金石学因与小学密切相关,被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
B. 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20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使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了新的发展。
C.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殷墟的发掘,预示着中国青铜器研究从旧金石学范畴进入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石刻研究也逐渐被纳入现代考古学和史学的研究范畴。
D. 金石学作为一门学问,属于特定历史阶段,具有特定内涵,在20世纪初已经停滞不前,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
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描述苏轼与友人泛舟江上,互相劝酒的闲适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
(2)《逍遥游》中描述宋荣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
(3)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描述将士头发已白而战争还未结束,反映战争残酷的句子是:“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雁”表露自己无限乡情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3)庄周《逍遥游》中,《齐谐》一书中描绘了在迁徙南冥中,鹏鸟水面振羽,乘风而上状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常常会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后用“_____”和“_____”两句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经金人入侵战火的人们淡忘当年的屈辱岁月、而今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与批判。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11、按要求填空。
(1)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张养浩《_________•潼关怀古》)
(3)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来形容乐声忽然变得高昂、激越;白居易《琵琶行》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的百姓无论老幼均能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一诗中,白居易在听完琵琶女倾诉身世后,由琵琶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发出了“______,______”的感慨。
(3)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慨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②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张良、萧何、韩信。④阃外,指统兵在外。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欹,倾斜。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的功业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与“但使龙城飞将在”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B.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江山已沦入敌手。
C. “三秦”二句,宕开一笔,写历史汉初三杰的故事。言外之意,指古有“三杰”收复失地,今天已无收复失地的可能。
D.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诗人写出了朝廷的消极避战,没有尽力地保卫山河。
E. “栏杆拍遍,独对中天明月”二句,与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表达的情感极为相似。
【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词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魏中书令翻之子也。出后叔父跃,七岁遭丧,居处礼度,有若成人。九岁,州辟主簿。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年十八,领本州岛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保初,除太子庶子。数年,大有声绩,远近称之。八年,兼太府少卿,寻转大司农少卿,又除太常少卿。司徒录事参军卢恩道私贷库钱四十万,聘太原王义女为妻,而王氏已先纳陆孔文礼聘为定,聿修坐为首僚,又是国之司宪,知而不劾,被责免中丞。
天统中,诏与赵郡王叡等议定五礼。出除信州刺吏,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竟欲远送。既盛署,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疋,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吏,别后,遣送白绸为信。聿修退绸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选自《北齐书·卷四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B.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C.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D.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和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中国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C.先秦时期,御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D.水部属于六部之一,掌航政及水利。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聿修出身名门,后过继给叔父。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年少得志。后因为别人犯错受到牵连而被贬。
B.袁聿修在故乡为官之时,深得百姓爱戴,御史都不用来他所治理之地。回京后,百姓还托人给他立碑纪德,得到皇帝批准。
C.袁聿修在故乡为官之时,深得百姓爱戴,御史都不用来他所治理之地。回京后,百姓还托人给他立碑纪德,得到皇帝批准。
D.袁聿修在故乡为官之时,深得百姓爱戴,御史都不用来他所治理之地。回京后,百姓还托人给他立碑纪德,得到皇帝批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2)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
15、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在《麦浪,麦浪》一文中,少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麦田里的秘密,由此引发了对生命的一些思考。类似的情景在生活中也许还有,请以“偶然发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某大学教授,用手机只接打电话、发短信,没有QQ,不发微博,不用微信。有的人很欣赏他,也有的人看不起他,……,对此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