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衍 懈 晖 宾 腔 促
B.宾 嗡 晖 腔 懈 衍
C.宾 懈 嗡 晖 腔 衍
D.宾 构 晖 腔 懈 衍
2、李源给下面带点字注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钞票(cāo) 震撼(hàng) 乐谱(pǔ)
B.欺骗(qī) 溃败(kuì) 身躯(qū) 潜力(qián)
C.慎重(sèn) 庞大(páng) 惩罚(chéng) 麦穗(shuì)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句子表达感情色彩不同的是哪一项?( )
A.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B.她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跳着轻快的舞蹈。
C.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D.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重:①分量较大,与“轻”相对;②程度深;③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④言行不轻率。
1.这个箱子很重。( ) 2.奶奶的病越来越重了,我很难过。( )
3.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这件事。( ) 4.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学生。(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顿时”表示时间很快,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瞬间、一眨眼、霎时”等。
B.《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他是著名的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C.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时候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号,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D.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海上日出》和《鸟的天堂》都是他的作品。
6、“一”字的声调会变化,“不”字的声调也会变。读词语或句子,给“不”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来。
(1)“不(bú bù)行,你的作业没有完成,爱学习的孩子不(bú bù)这样贪玩的。”妈妈守在门口,态度坚决地说。
(2)不(bú bù)折不(bú bù)扣 经久不(bú bù)忘
7、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鸟巢(cháo) 青苔(tái) 嫩茎(lèn) 家雀(qiǎo)儿
B.开凿(zháo) 血液(yè) 慎(shèn)重 无可奈(nài)何
C.力量(liàng) 角(jué)色 惩(chéng)罚 流连忘返(fǎn)
D.花蕊(ruǐ) 富饶(ráo) 骨髓(suǐ) 纪(jì)昌学射
8、(题文)读拼音,写词语。
xún jǐng( ) huáng hūn( ) zào rè( )
chéng chǔ( ) tuī jiàn( ) róng qià( )
yǎn lián( ) huàn xiǎng( ) xiōng měng( )
dùn shí( ) zhǎn xīn( ) qīng yíng( )
9、课内阅读。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理解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吟:_____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釆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还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金蝉脱壳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pái huái),寻找适当的地点脱掉身上的皮。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枝灌木枝,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蝉脱壳时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已完全蜕出了。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于是用一种差不多看不清的动作,又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并且前爪钩住它的空皮,用这种运动,把身体的尖
端从鞘(qiào)中脱出,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在短时期内,这个刚被释放的蝉,还不十分强壮。它那柔软的身体,在还没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在日光和空气中好好地沐浴。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于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棕色的色彩出现,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取得树枝,大概在十二点半,弃下它的皮飞去。那壳有时挂在枝上有一两月之久。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介词。
一( )酉里香 一( )野草
一( )高山 一( )蝴蝶
一( )汽车 一( )轮船
2.蝉蜕皮时一般选择在什么地方,在文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3.用自己的话说说是怎样蜕皮的。
11、课外阅读。
谁愿意和你一起
天阴沉沉的,雨不急不慢地下了一整天,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连接学校与小镇的石墩桥无可奈何地浸到了水里。
班主任说:“石墩桥被淹了,镇上的同学今晚不能回家了,就和住校生挤挤睡一夜吧。镇上的同学请举手,我要安排一下床位。”我举起了手。
因为个子小,我坐在第一排,但却顽皮到令人讨厌的地步,再加上贪玩,学习又差,因此很不受欢迎。那时,我肆无忌惮地给同学起难听的绰号,比如叫那个胖女孩“猪头肉”,叫那个近视的男生“熊瞎子”。现在想起来,那些无聊的绰号真是一种伤害。
班主任接着对住校生说:“愿意和蒋力洁挤着睡的请举手!”好几个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地表达友谊。蒋力洁高兴得合不拢嘴。
“愿意和陈群挤着睡的请举手!”又有好几个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然而轮到我时,班里一下子安静了,没有一个人举手。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脸上发烫,心里追悔莫及。
班主任又问:“谁愿意和鲁小磊一起?”还是没人举手。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觉得全班同学都在嘲笑我,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我这个作恶多端的坏小子终于无家可归了。
“鲁小磊,怎么没人愿意和你一起呢?”班主任好像太着急了,无意间说出了这句话。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真想冲出去趟着大水回家,淹死都不怕。
“我愿意和鲁小磊一起。”刘全突然举手了!班主任松了一口气。
放学后,刘全带我去他的寝室。他一直微笑着,我的脸却烫得要命。我想我以后再也不叫他“二傻”了。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终于恍然大悟: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相应的成语。
(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___________)
(2)做的坏事很多。(__________)
【2】先连线,再按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 留学校 恍然大悟
( ) 没处睡 肆无忌惮
( ) 起绰号 后悔莫及
( ) 受启发 无可奈何
【3】请用波浪线线画出与画线句子形成对比的语句。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4】文章结尾写道:“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请结合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情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读画“ ”的句子,填空。
(1)“一支”指的是___,而不是全部的恐龙;“漫长”是指恐龙经过了______,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是说明性文章的一大特点。
【2】“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二者”指的是____,“毫不相干”是说____。
【3】选文主要是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捅(tǒng)马蜂窝
爷爷的后院很小,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 壮丽)的要数爷爷窗檐(yán)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zhē)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说。
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我找来妹妹,趁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衣服蒙住头顶,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我和妹妹约定,她躲在门里,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shā chà)那,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儿地摇了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风驰电掣(chè)般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将门在里边插上,跑了。我一问头,只见一只马蜂凶猛地朝我扑来。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 猛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gē)瘩(da),自己都能用眼瞧见。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入佳境”。
过了些天,爷爷指着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马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儿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葱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勇气。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zuì)孽(niè)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那一群无家可归的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个空空的蜂窝(粘 贴)上去。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读音打“√”。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风驰电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渐入佳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标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把 比作 。
【4】读短文,想想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头疼……祖辈传下来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
1.片段讲了 、 、 、 这四种叶子。它们可以分别用来 、 、 、 。
2.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15、句子乐园。
1.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说:“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试时,我们要准备好铅笔、橡皮、尺子和文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李文文用她那两只勤巧的双手,做了满满一瓶幸运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但虚心地接受了批评,因此迅速地改正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六,去参观了湘西州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早晨,我到学校举行联欢会。走在路上,我呼吸着青新的空气。到学校后不久,联欢会就开始了。表演完精彩的节目,对我四年级的合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综合改错。(四处错误:一个标点,一个别字,两个病句)
莫泊桑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余篇。他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描写生动细致;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不仅在世界文坛上,而且在法国文学中,都是曲指可数的,所以人称“短篇小说之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百花园。(30分)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你们学校一定开展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郊游、拔河比赛、运动会……请选择你参加过的一次活动写一篇作文。要求:写出活动的过程和意义,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