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物质熔点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晶体硅>金刚石>碳化硅 B. CsCl>KCl>NaCl
C. SiO2>CO2>He D. Br2>I2>He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且vA、vB、vC之间有如下所示关系: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3A+B=C
3、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H2=CH2+HClCH3-CH2Cl
B.2CH3CH2OH + O2 2CH3CHO+2H2O
C.+Br2
+HBr
D.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4、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A(g)+bB(g)cC(g)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混合气体中B的质量分数w(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T1>T2,p1>p2,a+b>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5、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H3OH(l)+3O2(g) =2CO2(g) +4H2O(l) ΔH= -1453kJ/mol
B.少量三氧化硫与氨水反应:SO3+NH3·H2O = NH4++HSO4—
C.在稀溶液中,醋酸与氨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 H2O(l)△H=-57.3kJ/mol
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为2Cl— —2e−= Cl2↑
6、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Al-3e-+4OH-=AlO2-+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I-+2H++H2O2===I2+2H2O
B. 氯气溶于蒸馏水制氯水:Cl2+H2OH++Cl-+HClO
C.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 ·H2O===AlO+4NH
+2H2O
D.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制胶体:Fe3++3H2O Fe (OH)3(胶体)+3H+
8、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NH3(g)+HI(g);②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3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 12 B. 16 C. 20 D. 25
9、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反应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后,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v(C)与v(D)的比值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0、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常数
。该温度下,向20mL 0.01mol/L
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 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的pH约为3.4
B.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点
C.滴定过程中宜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滴定到c点时,
11、蒽的某种衍生物(结构如图)是荧光分子,分子中含有冠醚结构,可用作由光引发的分子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冠-5冠醚空腔直径/pm | 离子直径/pm |
170~220 | Li+:152 |
Na+:204 | |
K+:276 |
A.冠醚结构中5个O原子与Na+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15-冠-5空穴也能适配Li+、K+
C.分子识别是超分子的唯一特征
D.一个该荧光分子中Na+周围的配位键数目为6
12、反应4A(s)+3B(g)4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是3:4:1
C.在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mol·L-1·min-1
D.在这2min内用A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
1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 ⇌CO(g)+H2(g) ∆H>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积 | 0.5 L | 0.5 L | V |
温度 | T1℃ | T2℃ | T1℃ |
起始量 | 2 molC 1mol H2O | 1 molCO 1 molH2 | 4 molC 2mol H2O |
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min的平均速率v(H2)=0.1 mol·L-1·min-1
B.丙容器的体积V<0.5L
C.当温度为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4.5
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mol,则T2>T1
1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换
B.过程II有O-O单键生成并放出能量
C.过程II发生的反应可能为:2H2O2=2H2O+O2
D.该新型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焓变,加快了反应速率
15、氯仿(CHCl3)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物光气(COCl2):2CHCl3+O2―→2HCl +2CO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CH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B. COCl2分子中中心C原子采用sp2杂化
C. 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使用前可用硝酸银稀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16、反应2A(g) 2B(g)+E(g) △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少E的浓度 D. 降温
17、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1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18、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B.
C.
D.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等体积的20%的H2O2溶液和10%的H2O2溶液中分别滴加等体积的0.1mol•L-1FeCl3溶液和0.1mol•L-1CuCl2溶液,前者产生气泡快,这个实验可以充分证明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B.将0.1mol•L-1醋酸加水稀释,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C.相同温度下,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不随体系的总压强变化
D.室温下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20、已知X(g)+3Y (g)2W(g)+M (g) △H=-a kJ·mol-1(a>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与3mol Y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 kJ
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
C.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21、关于以下三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
B.乙的二氯代物共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环己烯与丙互为同系物
22、下列对能量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干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酒精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化学反应时,化学健断裂会放出能量
23、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氧化反应
B. 油脂中都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C. 淀粉和纤维素虽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是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根据蛋白质的变性原理,硫酸铜可以用于外伤止血剂
24、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N2 | H2 | NH3 | ||
① | 1 | 3 | 0 | 放出热量:23.15 kJ: |
② | 0 | 0 | 2 | 吸收热量:Q |
实验还测得到达平衡后,两容器中相同组分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均为1/7
C.平衡时,两个容器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D.容器②中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Q=23.15kJ
25、硼(B)及其化合物在化学中有重要的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Ga与B同主族,Ga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硼酸(H3BO3)是白色片状晶体(层状结构如图),有滑腻感,在冷水中溶解度很小,加热时溶解度增大。
①硼酸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②硼酸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范德华力和_______。
③加热时,硼酸的溶解度增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④硼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电离时,硼酸结合水电离出的OH-而呈酸性。写出硼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3)硼氢化钠(NaBH4)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种常用还原剂,在热水中水解生成硼酸钠和氢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___。[BH4]-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
(4)B3N3H6可用来制造具有耐油、耐高温性能的特殊材料。写出它的一种等电子体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
(5)硼化镁晶体在39 K时呈超导性。在硼化镁晶体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如图是该晶体微观结构的透视图,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则硼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
(6)金刚石的晶胞如图。立方氮化硼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已知晶胞边长为361.5 pm,则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 g· 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26、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_.
(2)若溶液M由10mL2mol⋅L−1NaHA溶液与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M的pH___7(填“>”、“<”或“=”),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
已知Ksp(BaA)=1.8×10−10,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1mol⋅L−1BaCl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Ba2+浓度为___mol⋅L−1.
(3)若溶液M由pH=3的H2A溶液V1mL与pH=11的NaOH溶液V2mL混合反应而得,混合溶液c(H+)c(OH−)=104,V1与V2的大小关系为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或“均有可能”).
27、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量。已知如表数据。
化学式 | 电离平衡常数(25℃) |
HCN | K=4.9×10-10 |
CH3COOH | K=1.8×10-5 |
H2CO3 | K1=4.3×10-7、K2=5.6×10-11 |
25℃时,有等浓度的a.NaCN溶液b.CH3COONa溶液c.Na2CO3溶液,d.NaHCO3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填序号)
28、现有以下几种有机物:
①CH4 ②CH3CH2OH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请利用上述给出的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③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
(2)用“>”表示①③④⑧熔沸点高低顺序:_______(填序号)。
(3)与③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4)⑨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有__________种。
(5)写出⑥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②在加热条件下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7)②和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9、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的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密切相关。
①下列化合物中与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②下列化合物中,常温下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③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2)化合物X()是一种合成液晶材料的化工原料。
①1mol X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_______发生加成反应。
②X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和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
③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个碳原子共平面。
(3)化合物D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
①D中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和_______(填名称)。
②C→D的反应中有HCl生成,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③E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E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4个吸收峰,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任写一种)。
30、如图中是电解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的装置。有毒气体收集的装置省略没有画出,两电极均是惰性电极。
(1)a电极的名称_______。
(2)b电极的名称_______。
(3)b的电极反应_______。
(4)电解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5)确定N出口的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
(6)电解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1、CO2与NH3反应可合成化肥尿素。已知:
①2NH3(g)+CO2(g)=NH2CO2NH4(s);ΔH=-159.5kJ•mol-1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ΔH=+116.5kJ•mol-1
③H2O(l)=H2O(g) ΔH=+44.0kJ•mol-1
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CO(NH2)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32、根据如下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物质中,_________(填结构简式,下同)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常见的酸性调味品中含有3%~5%的_________;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是_____________。
(2)乙醇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比乙醇少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
,并探究其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中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取少量和
溶液分别置于①号和②号试管中,滴加
溶液。①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②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苯,振荡,静置后_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溶液显紫色。可知该条件下
的氧化能力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的氧化能力。
(6)反应结束后,取两等份中溶液,第一份加入足量的
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
萃取;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硫酸酸化的
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
萃取。实验测得第一份与第二份得到的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则第二份生成
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原反应后的
溶液中含氯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___________(不考虑离子的水解)。
34、已知可逆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求此时N的转化率____。
(2)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达到平衡后,
,求a的值____。
35、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备的H2用于还原CO2合成甲醇,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1)中国科学家研究的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H2和CO、C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如下:
第一步:CO2(g)+H2(g)CO(g)+H2O(g)ΔH1=+41kJ·mol-1
第二步:CO(g)+2H2(g)CH3OH(g)ΔH2=-99kJ·mol-1
①CO2(g)+3H2(g)CH3OH(g)+H2O(g)ΔH=___。
②第二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E)数据如表,试计算x=___。
化学键 | H-H | C-O | C≡O(CO) | H-O | C-H |
E/kJ·mol-1 | 436 | x | 1076 | 465 | 413 |
(3)在水溶液中电解CO2生成甲醇的原理如图2所示。
①写出A电极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___。
②A极生成1mol甲醇时,B极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
(4)如图3所示,用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燃料电池做电源,对A、B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有1.6g甲醇参加反应且③电极增重(假设工作时无能量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别指出F电极、②电极的名称___、___。
②图中④电极的反应式:___。E电极的反应式:___。图中①电极上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
③若A池中原混合液的体积为500mL,CuSO4、K2SO4浓度均为0.1mol/L,电解过程中A池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___L。A池中pH的变化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合成氨工艺是利用氢气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和
生成
的反应为:
在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
表面反应:;
;
脱附:
其中,在反应历程中,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最高,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
请回答:
(1)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_。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2)标准平衡常数,其中
为标准压强(
),
、
和
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如
,p为平衡总压,
为平衡体系中
的物质的量分数。
①标准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和
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
的平衡产率为w,则
_______(用含w的最简式表示)。
(3)实际生产中,常用工艺条件为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原料中
和
物质的量之比为1:2.8。
①请结合反应历程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原料气中过量的理由_____
②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A.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和
都小于零
B.控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是为保证尽可能高的平衡转化率和较快的化学反应速率
C.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和
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D.将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E.分离空气可得,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
,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
(4)电化学法也可合成氨。下图是用低温固体质子导体作为电解质,用作阴极催化剂电解
(g)和
(g)合成
的原理示意图:
①电极反应产生
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②实验研究表明,当外加电压超过一定值以后,发现阴极产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分析其可能原因: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