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
| 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盐酸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密闭容器中有反应:A(g)+B(g) | 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C)为0.8mol·L-1 | x=l,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
C | 往试管中加入2mL 10%的CuSO4溶液,再滴入4~6滴2%的NaOH溶液,振荡后加入2mL葡萄糖溶液,加热煮沸 | 产生砖红色沉淀 |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原溶液中有I- |
A.A B.B C.C D.D
2、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N2 +3H2 2NH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2和NH3的质量分数相等
B.N2 、H2 、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C.当断开1mol氮氮三键的同时,断开3mol氢氢键
D.氮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项目 | 分析 |
A | 制备乙烯、制备硝基苯 | 实验时均用到了温度计 |
B | 乙烯制备乙醇、氯乙烷制备乙醇 | 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
C | 丙烯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褪色原理不同 |
D | 乙醇燃烧、乙醇使重铬酸钾变色 | 均为氧化反应 |
A. A B. B C. C D. D
4、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得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 =2H2(g)+O2(g) Δ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 =CO(g)+H2(g) Δ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 =CO(g)+3H2(g) Δ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反应2H2(g)+O2(g)=2H2O(g) ΔH>-571.6kJ·mol-1
5、常温下,Ka(HCOOH)=1.77 ×10-4, Ka(CH3COOH)=1.75 × 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
B.0.2 mol·L-1 HCOOH与0.1 mol·L-1 NaOH等体积混合后:c(HCOO- ) + c(OH -) < c(HCOOH)+ c(H+)
C.等浓度的CH3COONa溶液与HCOONa溶液,后者溶液pH大
D.将CH3COONa溶液从20°C升温至30°C, 溶液中 减小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OH-+H+===H2O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发生中和反应2OH-+2H+===2H2O
C. 稀盐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O+CO2↑
D.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l-+Ag+===AgCl↓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
B.对2HI(g) 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可使气体颜色变深
C.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D.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8、可逆反应N2O42NO2 △H>0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①减小压强 ②缩小体积③升高温度④增大N2O4的浓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10、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I所示的装置可以实现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II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1、在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溴水和苯,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
A. 加成反应 B. 萃取作用 C. 取代反应 D. 氧化反应
12、已知常温下,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
化学式 | Mg(OH)2 | MgF2 | Fe(OH)3 | AgCl | Cu(OH)2 | Ag2CrO4 |
溶度积 | 5.6×10-12 | 7.4×10-11 | 4 .0×10-38 | 1.8×10-10 | 2.2×10-20 | 2.0×10-1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Mg(OH)2 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B. 在Mg(OH)2 的悬浊液中加入NaF 溶液液后,Mg(OH)2 不可能转化为MgF2
C. CuCl2溶液中混入了一定量的FeCl3溶液,可以通过向溶液中加入CuO的方法,调整溶液的pH,除去Fe3+杂质
D. 向浓度均为1×10-3mol/L 的KCl 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AgNO3溶液,Cl-先形成沉淀
13、实验室以废铁屑、氨气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备少量摩尔盐[(NH4)2Fe(SO4)2·6H2O]。如图所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FeSO4溶液
B.用装置乙制取NH3
C.用装置丙将氨气通入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NH4)2Fe(SO4)2·6H2O
1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物质C和D的反应速率相等 ⑦混合气体总质量
A.②③⑦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④⑦
15、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16、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
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分子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
D.乙烷分子中只有σ键,即6个C—H键和1个C—C键都为σ键,不存在π键
1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S(g)+CO(g)COS(g)+H2(g) △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v正<v逆的是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大CO浓度 D.加入催化剂
18、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极b移向电极a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下列关于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范德华力比化学键弱,比氢键强
B.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
C.金属键具有方向性
D.离子键一定含金属阳离子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
B.共价键既有饱和性,又有方向性
C.范德华力既没有方向性又没有饱和性
D.双原子分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2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 CO2和8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测得n(H2)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Ⅰ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0~8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75mol•L﹣1•min﹣1
B.保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3molCO2和4molH2,则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大于20%
C.保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4molCO2、2molH2、2molCH3OH和1molH2O(g),则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改变条件得到曲线Ⅱ、Ⅲ,则曲线Ⅱ、Ⅲ改变的条件分别是升高温度、充入氦气
22、某温度下,等体积、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盐酸的总浓度等于醋酸的总浓度
B.上述盐酸和醋酸分别和足量的NaOH反应,消耗的NaOH的量相同
C.曲线Ⅱ表示的是醋酸的变化曲线
D.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23、在3个体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投料比Z(Z=)充入HCl和O2,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下图为投料比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K(200℃)<K(400℃)
B.曲线L3投料比Z等于1:1
C.相同温度下,投料比Z越大,平衡时氯气的体积分数越大
D.若按L1的投料比反应某时刻处于M点,则M点的反应速率v正<v逆
2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图1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相同温度下,向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中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曲线,其中b表示氨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
C.图3表示镁条放入盐酸中生成氢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起初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能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图4表示室温下,用0.l00mol ·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 ·L-1的盐酸和醋酸,其中I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25、下列有八种物质:
①CH4 ②CH3CH2OH ③N2 ④HCl ⑤CO2⑥CH3CH3 ⑦C2H4 ⑧C2H2。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填写编号):
(1)只有σ键的有________________,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有__________。
(2)只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有______,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有___。
(3)含有双键的有__________,含有叁键的有__________。
26、25 ℃时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 HCOOH | HClO | H2CO3 | H2SO3 |
电离平衡常数 | Ka=1.8×10-4 | Ka=4.7×10-8 | Ka1=4.2×10-7 Ka2=5.6×10-11 | Ka1=1.54×10-2 Ka2=1.02×10-7 |
(1)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a值与酸性的相对强弱的关系为_______。
(2)室温下①0.1 mol·L-1HCOONa,②0.1 mol·L-1 NaClO,③0.1 mol·L-1 Na2CO3,
④0.1 mol·L-1NaH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
(3)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
、
、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2ClO-+H2O+CO2=2HClO+
b.2HCOOH+=2HCOO-+H2O+CO2↑
c.H2SO3+2HCOO-=2HCOOH+
d.Cl2+H2O+2=2
+Cl-+ClO-
(5)在25 ℃时,将a mol·L-1 的NaCN溶液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pH=7,则a_______ (填“>”“<”或“=”)0.01。
27、在某一容积为5 L的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 mol的CO和0.3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 mol/(L·min),该温度(800℃)下的平衡常数K= 。
(2)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能使平衡常数K增大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一氧化碳气体
(3)如要一开始加入0.1 mol的CO、0.1 mol的H2O、0.2 mol的CO2和0.2 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___________mol/L。
(4)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mol 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H2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5)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CO)=c(H2O)=0.09mol/L,c(CO2 )=c(H2)=0.13mol/L,则此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若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反应向 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2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理由是___________。
(2)如图装置中碎泡沫塑料及泡沫碎料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的确操作为___________。A.分多次倒入 B.一次倒入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用Ba(OH)2溶液和稀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9、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农业、医药、国防和化工等领域有重要应用;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如图1所示是0.1 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①其中符合0.1 mol·L-1 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 (填数字)。
②25 ℃时,0.1 mol·L-1 NH4Al(SO4)2中2c(SO)-c(NH
)-3c(Al3+)=_______mol/L
30、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获得热量:
途径Ⅰ:C(s)+O2(g)═CO2(g) △H1<0 ①
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 △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 △H3<0 ③
2H2(g)+O2(g)═2H2O(g) △H4<0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理论上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途径Ⅱ在制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因此在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3)途径I中通常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①使煤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 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
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 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4)△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1、回答下列各小题
(1)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 HClO | ||
电离平衡常数 |
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少量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5℃,0.01 NaClO溶液的pH=_________;若从盐类水解原理角度设计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证明碳酸是弱电解质,你的设计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填序号)。
A. B.
C.
D.
E.
(2)常温下,已知的溶度积常数为
,则
完全沉淀时[
],溶液的pH至少为_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
32、T ℃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6 mol B。
①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A和B的浓度比是_______;A和B的转化率之比是_______。
② 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 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④ 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 逆向”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33、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准确浓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 石蕊 | 甲基橙 | 甲基红 | 酚酞 |
变色范围(pH) | 5.0~8.0 | 3.1~4.4 | 4.4~6.2 | 8.2~10.0 |
(1)反应生成的CH3COONa显_________f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则实验中应选用上表中的__________作指示剂。
(2)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的白醋时,如何判断滴定终点: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滴定前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右图所示,请将有关数据填入下面表格的空白处。
滴定次数 | 待食用白醋的体积/mL | 0.1000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积/mL | ||
第一次 | 25.00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第二次 | 25.00 | 1.56 | 28.08 | 26.52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4 | 26.12 |
(4)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二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其余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C.第二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
D.滴加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5)根据所给数据,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______________。
34、把3.86 g Cu﹣Zn合金粉末放入40 mL 2.0 mol/L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48 mL(标准状况).试计算:(必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再向上述溶液中滴加稀硝酸,要使金属完全溶解,最少需要2.0 mol/L的硝酸多少毫升?
35、铟(49In)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其主要用于液晶显示屏和半导体的生产。从铅、锌的治炼过程中产生的高铟烟灰(主要含ZnO、PbO、Fe2O3、In2O3、In2S3)中提取铟的流程如图:
己知:滤液中铟以In3+的形式存在,In3+与Al3+相似,易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49I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
(2)“氧化酸浸”过程中In2S3难溶物中的疏元素被氧化为S,MnO2转化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含有____(填化学式)。
(3)有机萃取剂HX在酸性溶液中只萃取三价金属离子。“净化”时加入H2C2O4的作用是____,可用____溶液检测此离子是否除尽。
(4)“萃取”时发生反应In3++3HXInX3+3H+,pH对萃取率影响较大.不同的c(H+)下有机萃取剂对In3+的萃取率及分层时间如表:
c(H+)/mol·L-1 | 分层时间/min | 萃取率/% |
0.01 | 10* | 69.6 |
0.1 | 6 | 77.2 |
1.0 | 4 | 94.1 |
2.0 | 4 | 82.1 |
2.5 | 3 | 74.1 |
注:*表示有悬浊液产生,导致两相分层困难。
pH过高,萃取率较低的原因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pH过低,萃取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用文字描述)。
(5)反萃取剂是___(填化学式)。“置换”步骤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6)粗铟可用电解法进行提纯,提纯过程中粗铟作____(填“阴极”或“阳极”)。
(7)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填化学式)。
36、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利用生物质发酵得到的乙醇制取氢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已知:①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部分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②反应I和反应II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1)反应I中,参与反应后的热量变化是256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B.
C.不再发生变化
D.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3)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进料比通入与
发生反应II,在不同温度时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3所示。
①B、C两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分别为和
,则
_______
(填“<”“=”或“>”)。
②A点对应温度下,反应II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
③若向A点对应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
、
和
,此时平衡向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④实验发现,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向上述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以增大的体积分数,其原因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