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东梅州2025届高一化学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C.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D.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不存在化学键

  • 2、爱动脑筋的重庆一中化学组张郭根老师幻想着,假如存在A-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按如图所示能量循环图进行相互转换,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ΔH1H2H3H4H5H6=0

    B.ΔH7H1H2H3

    C.ΔH5H7H4H6

    D.│ΔH1H2H3│=│ΔH4H5H6

  • 3、—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醋酸的电离程度:a<b<c

    B. 溶液的pH值:b<a<c

    C. 蘸取a点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值一定偏大

    D. 若分别取a、b、c三点的溶液各10 mL,各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b=c

     

  • 4、符号“2p”没有给出的信息是

    A.能级

    B.能层

    C.电子云形状

    D.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 5、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g)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按下列各组投料进行反应,平衡时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2mol NO21mol O2 B.1mol NO1mol O2

    C.1mol NO2mol O2 D.2mol NO1mol O2

  • 6、已知反应:

    ②稀溶液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H=57.3kJ/mol

    D.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kJ热量

     

  • 7、能正确解释下列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是(   )

    A.用明矾作净水剂:Al3+3H2OAl(OH)3↓+3H+

    B.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2 + H2O2H+ + Cl- + ClO-

    C.酚酞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变红:CO32- + 2H2OH2CO3+ 2OH-

    D.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4 + CO32-=CaCO3 + SO42-

  • 8、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

    A

    HF的沸点高于HCl

    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Cl

    B

    为直线形分子

    分子中是极性键

    C

    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D

    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

    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

    A.A

    B.B

    C.C

    D.D

  • 9、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

    B. 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C. 最多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D. 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

  • 10、有关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B. 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FE

    C. CO2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CO2分子紧邻

    D. 在碘晶体中,碘分子的排列有两种不同的方向

     

  • 11、一种脱氧食品保鲜剂可以吸收水和氧气,主要成分为还原性铁粉、碱性粒子(生石灰)、无机盐(氯化钠)、活性炭等。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保鲜剂中的无机盐和生石灰都有吸水作用

    B.保鲜剂在吸收水时,发生了吸热反应

    C.保鲜剂在吸收氧气的过程中,铁粉做原电池的正极

    D.保鲜剂在吸收氧气的过程中,炭粉上发生的反应为

  • 12、250℃和时,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大于焓效应

  • 13、油脂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软脂酸甘油酯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

    A. B. C. D.

  • 14、若将14Si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它违背了

    A.能量守恒原理

    B.泡利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

    D.洪特规则

  • 15、下列有关烯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 烯烃只能发生加成反应

    C. 分子式是C4H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D. 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气态烯烃

  • 16、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水前导电能力约为零的原因是冰醋酸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

    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a<b

    D.在b点加入浓硫酸,可使溶液中c(CH3COO-)增大、c(H+)增大

  • 17、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通入CO2 增加碳的量 降低压强( )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18、1.4g某有机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C2H4

    D.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一定是1:2

  • 19、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溴苯和溴单质

    B.乙酸和乙酸乙酯

    C.氯仿和水

    D.1,2-二溴丙烷和四氯化碳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3CO2的结构相似

    B.硫粉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难溶于CS2

    CBe(OH)2是两性氢氧化物

    D.在相同条件下,的沸点高于

     

     

二、多选题 (共4题,共 20分)
  • 21、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为离子化合物,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基态原子中有6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B.D的二价阳离子半径比C的阴离子半径大

    C.元素C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极性分子

    D.E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

  • 22、反应:LsaGgbRg  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b

     

  • 23、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M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 2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三、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25、某同学设计利用一氧化氮——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制硝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

    (1)甲装置中Pt1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每转移1mol电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C2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乙装置中物质X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装置丙用于粗铜的精炼。装置中电极A是___________(填“粗铜”或“纯铜”),工作一段时间后,CuSO4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6、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 3 mol H2并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N2(g) + 3H2 (g) 2NH3(g)   △H-92.4 kJ/mol

    (1)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mol N2,反应速率会_________(加快减慢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mol氩气,反应速率会_________(加快减慢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保持容器气体压强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mol N2 3 mol H2,反应速率会_________(加快减慢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会_________(加快减慢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 27、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编号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2

    0.2

    pH=a

    c

    0.2

    pH=7

    0.2

    0.1

    pH>7

    0.1

    0.1

    pH=9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 (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______(选填“是”或“否”)。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______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______

  • 28、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淀粉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 29、某兴趣小组利用电解装置,探究“铁作阳极”时发生反应的多样性,实验过程如图。

    I KCl 作电解质

    (1)一定电压下,按图1装置电解,现象: 石墨电极上迅速产生无色气体,铁电极上无气体生成,铁逐渐溶解。 5min U 型管下部出现灰绿色固体,之后铁电极附近也出现灰绿色固体。

    ①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图2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 2与图1实验现象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IIKOH 作电解质

    (2)用图1装置电解浓KOH 溶液,观察到铁电极上立即有气体生成,附近溶液变为淡紫色(FeO),无沉淀产生。

    ①铁电极上OH-能够放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阳极生成FeO的总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 H=Q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700

    800

    850

    1000

    1200

    K

    (1)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H不变 c  dCO的质量分数不变

    (2)时,可逆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时间

    CO

    0

    0

    0

    2

    3

    4

    5

     

    6

     

    计算:时,的转化率_____

    表中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723K时,将通入抽空的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达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的平衡转化率等于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等于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再向容器中加入过量的,则容器中又会增加如下平衡:K1 K2,最后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则K1等于______

  • 3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_ mol2·L2

    ②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之一为CO(g)2H2(g)CH3OH(g) ΔH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如图,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已知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ΔH_____0(填“>”“<”或“=”)。

    (2)800℃时,某时刻测得c(A)=2.5mol•L-1,c(B)=2mol•L-1,c(C)=4mol•L-1,c(D)=1mol•L-1,此时反应向_____进行。(填“正向”或“逆向”)

    (3)830℃时,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浓度为0.04mol•L-1的A和0.04mol•L-1的B,若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1•s-1,则6s时c(A)=_____mol•L-1,C的浓度为_____mol•L-1;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如果此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一定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填选项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相同时间内生成C、D的物质的量相等

    (5)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为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3、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20 mol/L KI、0.4%淀粉溶液、0.20 mol/L K2S2O8、0.010 mol/L 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82+2I=2SO42+I2I2+2S2O32=2I+S4O62

    (1)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Na2S2O3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82):n(S2O32      

    (2)如果实验中不使用Na2S2O3溶液,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3)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

    序号

    试剂体积 V / mL

    显色时间

    t /s

    K2S2O8溶液

    KI溶液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10

    10

    0

    4

    1

    26.8

    5

    10

    5

    4

    1

    54.0

    2.5

    10

    V1

    4

    1

    108.2

    10

    5

    5

    4

    1

    53.8

    5

    7.5

    7.5

    4

    V2

    t1

    表中V1 =    mL,理由是     ;V2 =     mL,理由是     。显色时间t1大约是  

    (4)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五、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34、1.06g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得到1.792 L CO2气体(标况)和0.9gH2O,该有机物对氢气相对密度是53。(第(1)1分(2)(3)各2分共5分)

    (1)求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3)根据下述实验现象及结论是,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它不能与溴发生反应

    ②它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③它能发生硝化反应,当引入1个硝时,只能得到1种硝化合物。

     

六、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5、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CO2(g)+ 3H2(g)CH 3OH(g) + H 2O(g)。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上述反应中的化学键键能如表:

    化学键

    H-H

    C-H

    H-O

    C-O

    C=O

    E/(kJ·mol-1)

    a

    b

    c

    d

    e

    由此计算CO2(g) + 3H2(g)CH 3OH(g) + H 2O(g)的H=___________kJ/mol。(用字母表示)

    (2)已知:

    Ⅰ.CO(g) + 2H2(g) =CH 3OH(l) H= 128.6 kJ/mol

    Ⅱ.2CO(g) + O2(g) =2 CO2(g) H=566.0 kJ/mol

    Ⅲ.2H2(g) + O2(g) =2 H2O(l) H=571.6 kJ/mol

    写出 CH3OH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不同压强下,按照n(CO2):n(H2) =1:3投料,实验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对应的甲醇的体积分数是_____%(保留一位小数);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_____P2(填“>”、“﹤”或“=”)。

    ②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1 mol H2,下列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气体的密度不变

    c.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总压

  • 36、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过程如下:

    1)过程Ⅱ中,Mg2+转化为Mg(OH)2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2)过程Ⅱ中,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过程Ⅰ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过程Ⅲ中主要发生分解反应

    c.过程Ⅳ可以通过电解得到镁

    d.过程Ⅰ~Ⅲ的目的是富集、提纯MgCl2

    4)理论上生产24kgMg,需要消耗MgCl2的物质的量是___mol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80
题数 36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四、实验题
五、计算题
六、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