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融化的过程中,其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对于在同一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CO(g)+H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加C(s)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反应速率不变
D.将容器体积扩大至原来2倍,反应速率减慢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数值都会随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改变
C.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必须确保酸碱稀溶液中n(HCl)=n(NaOH)
D. 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使用催化剂达到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目的
4、对热化学方程式H2(g)+
I2(s)=HI(g) ΔH=+26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kJ的热量
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的热量
C.1mol H2(g)与1mol I2(s)完全反应生成2mol HI气体需吸收52kJ的热量
D.1mol H2(g)与1mol I2(g)完全反应放出26kJ的热量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
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B.属于醛类,官能团电子式为
C.的名称为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D.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发生加成反应,理论上最多有4种产物(不考虑顺反异构)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 将浓硫酸与乙醇共热后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B | 检测淀粉是否已经水解完全 | 取一定量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后,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碘水 |
C | 从溴水中萃取溴 | 往分液漏斗中加入溴水和裂化汽油充分振荡后静置 |
D | 验证酸性强弱: 醋酸 > 碳酸 > 苯酚 | 将醋酸和碳酸钠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苯酚钠溶液中 |
A.A
B.B
C.C
D.D
7、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但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可导电的是 ( )
A.C2H5OH B.Cu C.H2SO4 D.CO2
8、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CBr2F2
B.CH3CH2OH
C.CH3CH2CH3
D.CH3CH(OH)COOH
9、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
B. NH4+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PH4+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C. CO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D. 金刚石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可推测C60熔化时也破坏共价健
10、下列烷烃的沸点是: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物质 | 甲烷 | 乙烷 | 丁烷 | 戊烷 |
沸点 | ﹣162℃ | ﹣89℃ | ﹣1℃ | +36℃ |
A. 约﹣40℃ B. 约﹣180℃ C. 约﹣100℃ D. 约+40℃
11、在某温度下,用0.100mol/LNaOH溶液滴定溶液,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
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
B.b点
C.c点加入的溶液体积大于20mL
D.d点水电离程度小于c点
12、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机化合物M是常用中药白芷中的活性成分之一,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B.最多与
反应
C.M能被酸性溶液氧化生成含羧基的物质
D.M能与溶液反应放出
13、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被氧化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4、在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下表相应量充入气体,发生反应2N2O2N2(g)+O2(g),容器I、II、III中N2O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 容积/L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
N2O | N2 | O2 | ||
I | V1 | 0.1 | 0 | 0 |
II | 1.0 | 0.1 | 0 | 0 |
III | V3 | 0.1 | 0 | 0 |
IV | 1.0 | 0.06 | 0.06 | 0.04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相同温度下反应时,平均反应速率:v(I)>v(III)
C.图中A、B、C三点处容器内总压强:pA(I)>pB(II)>pC(III)
D.470℃时气体在容器IV中进行反应,起始速率:v前(N2O)>v后(N2O)
15、下列“类比”或“对比”合理的是
A.Mg在CO2中点燃反应生成MgO和C,则Zn在CO2中点燃反应生成ZnO和C
B.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NH4Cl,则Mg3N2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NH4Cl
C.NaClO溶液与少量CO2反应生成NaHCO3和HClO,则Ca(ClO)2溶液与少量CO2反应生成Ca(HCO3)2和HClO
D.NaOH溶液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aNO3,则氨水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最终生成Ag2O和NH4NO3
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和
O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B.氢键作用越强烈,物质越稳定
C.Na2O2固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1
D.Na2O固体中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17、常温下,①pH=3的硫酸溶液,②0.0001mol/L的醋酸,③溶液中的c(H+)=1×10-4mol/L,④=10-12,则此四种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18、50 mL酸式滴定管中盛有盐酸,液面恰好在a 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入量筒内,所得液体的体积一定 ( )
A. 等于a mL B. 等于(50-a)mL C. 大于(50-a)mL D. 大于a mL
19、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X(g)+2Y(g)Z(g) ΔH=-akJ∙mol-1(a>0),现向该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系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akJ
C.达到平衡时,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仍为1∶1
D.达到平衡后,若升高体系温度,则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移
20、以丙醛为原料制取1,2一丙二醇,过程中涉及以下反应类型:①消去;②加聚;③水解;④加成;⑤还原;⑥氧化,按正确的合成路线依次发生反应的所属类型是
A. ⑤①④③ B. ⑥④③① C. ①②③⑤ D. ⑤③④①
21、由相同金属电极及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组成的电池,称浓差电池,电子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浓度较大的一极。如图所示装置中,X电极与Y电极初始质量相等。进行实验时,先闭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再断开K2,闭合K1,即可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若先闭合K1,断开K2,电流计指针也能偏转
B.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0.1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21.6g
C.放电时,右池中的NO通过离了交换膜移向左池
D.放电时,电极Y为电池的负极
22、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和H2可以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2(g) +3H2(g)⇌CH3OH(g) + H2O(g) ΔH<0,恒温下向5 L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min | n( CO2)/mol | n(H2)/mol |
0 | 2.0 | 6.0 |
2 | 1.0 |
|
4 | 0.5 |
|
6 |
| 1.5 |
A.2 min末反应速率v(CO2) =0.1 mol·L-1·min -1
B.反应进行到4 min时未达平衡
C.图中曲线表示逐渐升高温度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像
D.该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mol·L-1)-2
23、双极膜(BP)是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解离成
和
,作为
和
离子源。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处理含NaA的废水,工作原理如图,图中“→”和“←”表示离子通过交换膜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B.交换膜Ⅰ、Ⅲ为阳离子交换膜,交换膜Ⅱ为阴离子交换膜
C.“双极膜”电渗析法可应用于从盐溶液(MX)制备相应的酸(HX)和碱(MOH)
D.若去掉双极膜(BP),电路中每转移1 mol电子,两极共得到0.5 mol气体
24、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这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x、y、z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z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25℃时, 0.01 mol/Lw溶液pH=12。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反应,生成1 mol n时,转移1 mol电子
B.若n足量,z可能为SO3
C.y中阴、阳离子个数比1:2
D.等物质的量y、w溶于等体积的水得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
25、电化学在能源、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电源“直接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A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_极,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电池中向___________移动(填“A电极”或“B电极”)。
(2)和
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利用下图装置可同时吸收
和NO。
①图中c为___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已知电解池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之间,则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③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NO的原理___________。
④含稀的废水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若电路中有10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理论上最多可处理这样的废水___________L。
26、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有多个官能团:
(1)可以看作醇类的是(填编号,下同) 。
(2)可以看作酚类的是 。
(3)可以看作酯类的是 。
27、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联接并填空:
(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请加以必要联接,电极反应式:锌板: ;铜板: 。
(2)在B图中,a和 b都是石墨电极,使a极析出铜,加以必要的联接后,电极反应式,a极: b极: 。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后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能恢复至与电解前完全一致。
28、芦笋中的天冬酰胺(结构如图)和微量元素硒、铬、锰等,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1)天冬酰胺中_______(名称)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2)天冬酰胺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种。
(3)画出基态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
(4)写出BH的等电子体_______(分子、离子各写一种)。
(5)某锰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9、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H=QkJ·mol-1,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25 |
(1) 上述反应中Q 0(选填“>”或“<”)
(2) 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H不变
c. v正(H2)=v逆(CO) d. CO的质量分数不变
(3) 温度为85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 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850℃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变化
时间(min) | CO | H2O | CO2 | H2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4 |
4 | c1 | c2 | c3 | c4 |
5 | 0.116 | 0.216 | 0.084 |
|
6 | 0.096 | 0.266 | 0.104 |
|
① 计算:0~4min时, H2O(g)的转化率= 。
②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30、现有下列10种有机物
①CH4 ②CH3—CCH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C8H18
请回答(填序号):
(1)属于炔烃的是____,属于醇类的是____。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
(3)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上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则上述有机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____,本身没有手性碳原子,但通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有机物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___。
(4)上述烷烃中一定不能由烯烃加成得到的是___,若⑩也不能由烯烃加成得到,则⑩的结构简式是_____。
31、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P4(s、白磷)+5O2(g)=P4O10(s) ΔH 1=-2983.2 kJ/mol
②P(s、红磷)+ O2(g)=
P4O10(s) ΔH 2= -738.5 kJ/mol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 ,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18J·(g·℃)-1,10g 硫黄在 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能使500g 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黄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滴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乙向饱和溶液直接加入过量的
溶液。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
分钟。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正确: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
(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胶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B.胶粒带同种电荷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胶粒能透过滤纸
(4)胶体区别于
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填选项字母) ______。
A.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之间 B.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
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33、I.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10月份进入化学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的分组实验。实验之一:
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往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6滴氢氧化钠较浓溶液现象为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C.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II.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限度,利用铁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2)步骤1:取8mL0.1mol/LKI溶液于试管,滴加0.1mol/L的溶液5~6滴,振荡;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5~6滴0.1mol/L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3)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来验证是否有
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_______
猜想二:有剩余,但大部分转化为
,使生成
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
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可与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
用溶液检验
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
信息二: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且
在乙醚中也为红色。
(4)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3的水溶液分别于试管A、B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实验1:在试管A中滴加2~3滴 | ①_____ | 则“猜想一”不成立 |
实验2:在试管B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 | ②_____ | 则“猜想二”成立 |
34、某种烃 A 的蒸气折合成标况下的密度是 3.214g/L,已知该烃的碳氢质量比为5:1,求:
(1)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
(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
35、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腐蚀,通过图甲所示装置可验证铁钉是否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利用图乙装置可模拟工业生产高铁酸盐,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_,阴极区的溶液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利用高铁酸盐可制作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_,放电时每转移
电子,正极有___________
被还原。
36、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O、Fe2O3、MgO、TiO2等。研究小组对其进行综合处理的流程如图:
已知:①酸浸”后钛主要以TiOSO4形式存在,强电解质TiOSO4在溶液中仅能电离出SO和一种阳离子。
②常温下,Ksp[Fe(OH)3]=4.0×10-38,Ksp[Mg(OH)2]=1×10-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时加入铁粉的作用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结晶”需控制在70℃左右,温度过高会导致的后果是___。
(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所得TiO2·xH2O沉淀先酸洗,再水洗的目的是___。
(4)“调pH”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Al3+和Fe3+,若溶液中c(Al3+)=0.1mol/L,c(Fe3+)=0.002mol/L,当开始沉淀时,Fe3+的去除率为98%,则Ksp[Al(OH)3]=___。忽略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
(5)实验室用MgCl2溶液制备MgCl2·6H2O,需进行的操作是___、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6)FeSO4·7H2O样品纯度的测定:取a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于水配成bmL溶液;再用cmol/L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d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
②已知M(FeSO4·7H2O)=278g/mol,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