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①写出乙醛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②写出过氧化钠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胆矾晶体遇浓硫酸变白,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性。
3、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②液态HCl;③乙醇(C2H5OH);④熔融的KNO3;⑤BaSO4固体; ⑥液氨;⑦冰醋酸;⑧石墨.
其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稀硫酸中,则
正极反应为:_______;负极反应为:_______;
(2)若A为Pb,B为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工作时的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写出B电极反应式: _______;该电池在工作时,A电极的质量将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若该电池反应消耗了0.1molH2SO4,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NA。
(3)若A、B均为铂片,电解质溶液为30%的KOH溶液,分别从A、B两极通入H2和O2,该电池即为氢氧燃料电池,写出A电极反应式:_______;该电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将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4)CH3OH燃料电池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燃料电池之一,这种燃料电池由甲醇、空气(氧气)、KOH(电解质溶液)构成,其中负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6H2O,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5、下列物质:①固体烧碱 ②HCl气体 ③SO3 ④CCl4⑤石墨 ⑥浓硫酸 ⑦液态醋酸 ⑧碳酸钙 ⑨熔融KCl中,(填编号,下同)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总共有5种物质:O2 、H2CrO4 、Cr(OH)3 、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 发生如下变化过程:H2O2 → O2 ,则有:
(1)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反应:3BrF3 + 5H2O = HBrO3 + Br2 + 9HF + O2↑,已知BrF3中F的化合价为-1价,则有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若生成0.5 mol Br2,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为__________mol。
7、下列物质:①铜 ②烧碱 ③CaCO3 ④NaCl晶体 ⑤盐酸溶液 ⑥ 蔗糖
(1)能导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锡、铅两种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和+4价,其中+2价锡元素和+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均是不稳定的,+2价锡元素有强还原性,+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有强氧化性,例如:Sn2+还原性比Fe2+还原性强,PbO2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强,根据以上的叙述,回答有关的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气与锡共热______________; ②氯气与铅共热______________;
③PbO2与浓盐酸共热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Sn2+还原性比Fe2+还原性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有以下物质①NaHSO4晶体,②液态O2,③冰醋酸(纯醋酸),④汞,⑤BaSO4固体,⑥Fe(OH)3胶体,⑦酒精,⑧熔化KNO3,⑨盐酸,⑩金属钠,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
(3)a.写出制备⑥的实验操作为____
b. 制备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c.在制得的⑥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的实验现象为____
10、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广谱杀菌消毒剂。某工厂以固体、若干NaCl固体和876 k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ClO2。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假设反应物均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
106.5
142
98]
(1)ClO2中氯、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3)30℃时,将所得的硫酸钠溶液蒸发多少千克水可以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_______。(已知:3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40 g。)
11、近年来,我国储氢碳管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物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K2Cr2O7+8H2SO4(稀)=3CO2↑+2K2SO4+2Cr2(SO4)3 + 8 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O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0.18g H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配制0.1mol/L H2SO4溶液500mL,则需要H2SO4的质量为_______g
(3)在上述的反应中,若生成22g CO2,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_______L
(4)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 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则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12、某实验需要240 mL、0.1 mol/L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
①把用托盘天平称量好的固体Na2CO3 ___________g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搅拌;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没有操作④,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若取出20 mL配好的Na2CO3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c(Na+)=0.01 mol/L的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4)在配制100 mL 0.1 mol/L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中的___________会导致结果偏低(请用序号填写)。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⑤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13、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1 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ΔH)。图为VIA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
①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H的关系为_______。
②硫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H4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a)CH4(g)+CO2(g)2CO(g)+2H2(g) △H1
b)CO2(g)+H2(g)CO(g)+H2O(g) △H2
c)CH4(g)C(s)+2H2(g) △H3
d)2CO(g)CO2(g)+C(s) △H4
e)CO(g)+H2(g)H2O(g)+C(s) △H5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a的△H1=_______(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煤、石油及其他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已知25°C时,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
物质 | H2(g) | C(石墨,s) | C6H6(l) |
燃烧热△H(kJ·mol-1) | -285.8 | -393.5 | -3267.5 |
则25°C时H2(g)和C(石墨,s)生成C6H6(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5C2H4(g)+12MnO(aq)+36H+(aq)=12Mn2+(aq)+10CO2(g)+28H2O(l) △H=-m kJ·mol-1,当放出的热量为n kJ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14、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粉碎高硫铝土矿石的目的是______。
(2)焙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FeS2+______O2______Fe2O3+______SO2↑,配平该方程式。
(3)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______。
15、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设计的回收利用方案如下:
(1)滤渣 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溶液F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2)检验滤液 是否含有
的方法为__________。
(3)从滤液 得到绿矾晶体,须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试剂 可能为__________。
A.NO
B.O2
C.SO2
D.H2O2
(5)若气体 为
,请写出“滤液
”与过量气体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