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金奎叔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鹅要是欺负人,就不要怕它。
B.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对待他们。
C.我们不能怕鹅,也不能欺侮牛。
D.对于向鹅这样欺负人的人,要想办法去制服他。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春天的盐城是个美丽的季节。
B.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C.夏天的西湖,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盛开的荷花。
D.天气太热了,他迫不及待地急着要开空调。
3、《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王戎是个怎样的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仔细观察
B.善于思考
C.善于推理
D.耍小聪明
4、下面词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奥秘 暖和 山崩地裂
B.模仿 舒适 随遇而安
C.功夫 逐渐 精疲力竭
D.排练 求饶 无原无故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
山脚下有一个村子,村子景色秀丽。
①人们都说这个山村像一幅风景画。 ②村前有一口大水塘,塘水清如明镜。 ③塘里荷花点点,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 ④村后有片青翠的竹林,林中鸟声清脆悦耳。 ⑤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
A.②⑤①③④
B.②⑤③④①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⑤③④
6、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
A.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B.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C.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
D.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望着妈妈笑。
7、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既使 灌溉 山崩地裂 容光焕发
B.出塞 枯萎 无可耐何 呼风唤雨
C.奇观 慎重 精疲力竭 通情达理
D.撤换 奥密 随遇而安 愤愤不平
8、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 )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 )的、( )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 )。
这位很胖、很美、 ( )老师轻轻说道:“(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它生机勃勃、无比年轻。
长江从三峡大坝上喷涌而下,那是龙在轰鸣;
列车在京九线上呼啸而过,那是龙的身影;
三北防护林绿树葱茏,那是龙换了新装;
西昌基地直上云霄的火箭,那是龙在跳跃、飞腾。
【1】在这一小节中,作者分别把______比作______,把_____比作_____,把_____比作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
【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中华民族还有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用你知道的事实,试着在横线上写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法国梧桐树
法国梧桐树不像棕榈树那么笔直,也不像杨树那么高大。树身向四面叉开,上面长满了手掌般的大叶子。夏天,树叶茂盛,就像_______,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秋天,它的叶子开始变黄了。秋风一吹,它们就慢慢飘落下来,真像______。这时候,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它的枝干挂满了圆圆的果实,它们就像_____,又像是______,怪不得老师说它叫“悬铃木”呢。
【1】把文中的比喻部分填完整,填在横线上。
法国梧桐树不像棕榈树那么笔直,也不像杨树那么高大。树身向四面叉开,上面长满了手掌般的大叶子。夏天,树叶茂盛,就像________,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秋天,它的叶子开始变黄了。秋风一吹,它们就慢慢飘落下来,真像________。这时候,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它的枝干挂满了圆圆的果实,它们就像________,又像是________,怪不得老师说它叫“悬铃木”呢。
【2】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写具体的( )
A.树枝、树冠、树叶、果实 B.树身、树叶、果实
【3】法国梧桐树属于( )
A.攀援植物 B.悬铃木 C.落叶树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的指纹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不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bò)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这么多的人里,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胎儿从第4个月开始产生指纹,到第6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成大人时,指纹只不过变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1】从形状看,指纹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其中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据说”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全世界这么多的人里,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花园。
_____________
①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它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彩屏中,选出一支最漂亮的羽毛作为奖状,准备送给优胜者。
②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着一环,又细又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③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它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了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蚕茧光光溜溜。
④这时 蚕也向大家做了说明 我吐出的丝一点也不留 把它全送给人们织彩绸
⑤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眼前。孔雀却对蜘蛛说:“听完你们的介绍——这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1】为短文加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
【3】“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这句话的“连忙”一词说明( )
A. 蜘蛛自以为是,希望得到奖励 B. 蜘蛛性子急 C. 蜘蛛非常骄傲
【4】给短文第④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5】为什么“这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语段并答题。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向阳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烟起而读书!
……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1)“‘知书’才能‘知理’,不好好读书,就不能明察事理。”这是为____________而读书。
(2)“好好读书,将来当局长、当县长。”这是为_____________而读书。
(3)“好好读书,让父亲过上好日子”这是为________________而读书。
【2】用“ ”画出文中揭示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句子。
【3】作者将周恩来的志向与其他同学的志向对比着写,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想一想:是什么让周恩来立下了这远大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欣赏
毛遂自荐
秦国和赵国交战,秦国军队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谈判订立联合抗秦的盟约,请楚王发兵救赵。
平原君准备从自己的几千名门客中,挑选20名文武兼备的人一同前往。挑了19名,便再也挑不出最后一名了。平原君正在为难的时候,忽然有一个门客走上前来自我推荐,说:“我听说到楚国去谈判还缺一人,请把我也算上吧!”
平原君一看,说话的是毛遂,便问:“先生来我这里几年了?”“三年了。”毛遂回答道。“人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就好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锥子尖马上就会显露出来。先生来了三年了,我从来没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先生还是留下吧。”
毛遂马上说:“我今天就是请求您把我放到布袋中呀。您若早把我放到布袋中,我早就脱颖而出了,不只是露出那么点儿锥子尖呢!请您把我算进随行的人员中吧。”
平原君考虑再三,最终答应了毛遂的请求。
到了楚国,平原君向楚王提出联合抗秦的要求,但从早晨谈到中午,楚王仍没有答应。平原君的随从人员都在焦急地等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突然,毛遂用手按着佩剑把手,大步跨上宫殿的台阶。他对平原君说:“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能讲明白,现在快晌午了,为什么还没定下来?”
楚王见来人按着佩剑走上来,吃了一惊,忙问:“他是谁?”平原君回答说:“这位是我的门客。”楚王马上大声呵斥道:“还不快下去!我正与你的主人谈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手握剑柄,走近楚王说:“你耍什么威风!眼下你我只有几步距离,大王的性命就操在我的手中。我的主人在此,你呵斥谁?”
楚王被毛遂的气势镇住了,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毛遂放缓了语气,说:“当初商汤只有方圆七十里土地,统一了天下;周文王也不过方圆百里土地,最终做了帝王。现今楚国方圆五千里,军队上百万,这是称霸的优势啊!凭借楚国的强大,天下没有人能阻挡。”
楚王连连点头。毛遂话锋一转,说:“可是,秦国的大将白起不过率领几万军队,与你们楚国交战,一战就占领了楚国的国都,再战就铲平了楚王的祖坟,连楚怀王都死在了秦国。这真是奇耻大辱、百代仇恨啊!我们赵国都替你们害羞,难道大王你不感到羞耻吗?”
楚王满脸通红,不知如何回答。毛遂一见,抓住时机说:“联合抗秦,实际上是为你们楚国报仇,并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赵国啊!”
楚王被毛遂的话打动了,忙说:“先生说得对!我愿意尽全国之力与赵国共同抗秦。”
楚、赵两国终于订立了盟约。毛遂的一席话,帮平原君顺利地完成了使命,最终解了邯郸之围。平原君感慨地说:“毛先生的三寸之舌,比百万军队都管用啊!”
根据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改写。
【1】阅读选文故事填空。
秦国和赵国交战,赵王派____出使_____,谈判订立_____的盟约,请____发兵救赵。
【2】“人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就好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锥子尖马上就会显露出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画“ ”的句子可以看出毛遂是个( )的人。
A.坚持不懈
B.谦虚谨慎
C.自以为是
D.自信有才
【4】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故事情节,再概括主要内容。
( )→( )→订立盟约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请你观察下图的标语,完成后面的练习。
1.图一提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图二提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做游戏,但是教室里的灯还亮着。请写一则标语,提醒一下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病句诊所(修改并加上标点)
(1)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地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
(2)去商店买东西买来了衣服和我喜欢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
(3)这所学校的巨大变化对于我们都非常了解
_______________
(4)妈妈买了黄瓜 青菜 胡萝卜 哈密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
17、我当小医生。
1.我们要勇于克服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插图很美丽。
______________
3.给逃难的人一碗饭吃,每个善良的人大部分都会这么做。
______________
4.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列病句。
(1)公园里盛开着红的、白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各种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
(2)弟弟那欢快的声音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一定努力去掉学习中不好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
(4)茂密的竹林清澈见底,景色秀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生活处处皆学问,留心观察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回顾你平时观察和阅读过的书籍,请选择一个新发现。以书信的形式告诉你最好的朋友。
要求:把发现的的过程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注意书信的格式。
信未署名统一写凡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