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政府制定《奖励章程》奖励留学生,其中规定:凡从外国正式高等学堂以上学堂毕业的留学生,回国后参加政府考试,考试列入最优等的给予进士出身,列人优等及中等的给予举人出身,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这一举措( )
A.一定程度上顺应近代化要求
B.反映了科举制的强大生命力
C.反映了国内新式教育的匮乏
D.说明清政府放弃了思想控制
2、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
3、长期以来,苏联农业的发展是由机器拖拉机站即国家来决定的,一切计划安排都得接受以国家身份行事的机器拖拉机站的制约。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把机器拖拉机站的机器和设备卖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将机器拖拉机站的技术员分配到各个集体农庄去工作。这种改组( )
A.扩大了集体农庄自主经营权
B.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促使私有制经济成分的大增
D.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规律
4、据载:唐太宗平突厥后,“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但贞观十四年,唐政权平定高昌之后,设“都护之职,掌抚尉诸蕃,辑宁外寇,觇候(chān hòu侦察)奸谲,征讨携贰”。这次调整说明唐王朝( )
A.综合实力超越了突厥
B.放弃了羁縻府州政策
C.强化对西北的统治权
D.旨在防止各部族叛乱
5、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我们胜利了”,“中国万岁”,与会的许多代表握手、拥抱,有的代表跳起舞来。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在联合国的主导权
B.中国外交的不利局面彻底被打破
C.亚非拉国家团结反帝斗争取得新胜利
D.中美两国外交关系改善的基础奠定
6、“致仕”又叫引退、乞骸骨、乞归等,即我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至西汉时,始成定制。西汉的致仕制度相当完备,它对官吏退休的年龄、身体条件、退休后的待遇等都有详尽的规定。西汉致仕制度的发展( )
A.防止了官僚队伍的腐化
B.有助于形成尊老的社会观念
C.打击了士族的垄断地位
D.有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
7、西汉文帝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这表明( )
A.推恩令解决了诸侯问题
B.郡国并行制弊端凸显
C.分封诸侯助推国家统一
D.汉承秦制原则遭破坏
8、 2000—2005年中国不同经济成分的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国有企业 | 42.6 | 35.4 | 31.5 | 28.8 | 26.6 | 24.3 |
民营企业 | 57.4 | 62.9 | 66.3 | 68.9 | 71.3 | 75.7 |
个体 | 6.0 | 6.1 | 5.9 | 5.1 | 4.7 | 4.5 |
上述数据可以用来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B.国有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形成
D.私营企业发展比较缓慢
9、在西班牙内战(1936—1939)中,苏联政府决定出兵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第三国际书记季米特洛夫曾经声明: “西班牙不会成为苏维埃式的国家,而是一个反法西斯的左翼共和国,资产阶级的真正左翼力量也将参与其中。”这反映出此时苏联优先的战略目标是( )
A.塑造苏联的民主国家形象
B.反对法西斯势力任意肆虐
C.稳住英法,巩固集体安全
D.顺应国内民众的支援意愿
10、19世纪晚期,美国国会的缺陷日益暴露。因为国会议员来自不同地区,所代表的是不同集团的利益,因此遇事很难做出迅速决断;议案经常因程序问题而被埋葬或遭到失败;议员们消息不灵,造成行动迟缓。这表明当时( )
A.文官政治有待完善
B.联邦政府权威受到损害
C.分权体制亟待调整
D.国会决策影响地方利益
11、《齐民要术》主要记载了贾思勰认为的“资生之业”,如粮食、蔬菜、果树、林木的种植.动物饲养及酿酒、作酱等副业。商贾之事,则阙而不录。据此可知,作者( )
A.致力于编写总结性的农书
B.拥有多种经营的理念
C.鼓励种植和改良经济作物
D.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12、董仲舒认为天与人可以交感。天的意志是通过天子----皇帝来转告世人的,服从天子的圣旨就是服从“天意”。“天”通过降祥瑞来表示对皇帝的治国功德的褒奖,也通过降灾异等自然现象来表示对朝廷违背“天意”的谴责或警告。这些主张( )
A.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确保了汉朝政权的稳固
C.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治国思想
D.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13、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特恩权”的封赏方式:由国王颁布专门的敕令,禁止地方政府官员和行政人员进入领主领地内去执行司法、治安和行政事务,将这些职能全部赏给领主或其代理人。这从实质上说明( )
A.领主成为国王在地方统治的代表
B.民族国家发展推动王权强大
C.国王对领主自治权利的法律确认
D.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的自治
14、《汉谟拉比法典》第8条说“自由民窃取牛,或羊,或驴,或猪,或船舶,倘此为神之所有物或宫廷之所有物,则应被科以30倍之罚金,倘此为穆什金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所有,则应科以10倍之罚金;倘窃贼无以为偿,则应处死。”据此可知古巴比伦王国( )
A.社会成员开始分化
B.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法律制度很不完善
D.用法律维护等级秩序
15、据统计,宋代熙宁六年以后,每年铸钱六百万贯,而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一年铸钱十八万九千余贯。此后多年,明朝政府大力推行没有准备金的宝钞,严禁使用金银交易。这表明,明朝( )
A.吸取了元朝的教训
B.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雕版印刷技术成熟
D.货币政策存在弊端
16、战国时期,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官分文武”,即使像秦赵长平之战那样规模的大战,双方国君都没有亲临前线,而是交由国君任命的统帅指挥。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
B.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
C.皇帝制度建立强化军政集权
D.仁政思想影响日益广泛
17、下图是陈浩雄创作的漫画《提线戏》。该漫画反映了( )
A.日军炮轰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治华”政策
C.日本策动华北自治侵略中国的阴谋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8、鸟纹——对太阳的崇拜,从史前开始出现,太阳的象征三足鸟纹(三足乌)屡屡出现在汉墓壁画、画像石等之上。新石器时代有了蛙纹崇拜,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添加了桂树、嫦娥、玉兔捣药等等,但“蛙—蟾蜍”作为月亮形象的核心这一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下图所示为唐代的月宫故事铜镜。材料可用于说明( )
唐代的月宫故事铜镜
A.文化汇融催生国家文明
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的传承性特点
D.古代中国的区域联系日趋频繁
1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食粮折输变卖,无不以银,后遂以为常,盖番舶之来多矣。”在此,顾炎武旨在强调( )
A.税制改革缘于白银内流
B.白银内流加速其货币化
C.白银已经成为主要货币
D.远途贩运业因此而发展
2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 根据地政权既不是资产阶级的“一党专政”,也不是无产阶级的“一党专政”,而应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几党专政”。毛泽东的这一主张( )
A.体现了中共对自身建设的要求
B.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C.助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探索
D.宣告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
21、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革命者宣称,无论血统、信仰、出身,只要认可《人权宣言》的人,都是法兰西民族的一分子。邻近的德意志地区,格林兄弟依据北欧神话与德意志史诗编写出《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以保存德意志的精神。这说明西欧这一时期
A.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
B.工业革命推动民族觉醒
C.思想启蒙助长民族意识
D.宗教改革建立民族国家
22、下表为1906—1931年中国机器进口种类分类表。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
年份 | 机器分类 |
1906-1909 | 刺绣编结缝纫机器,机器及配件 |
1910-1922 | 刺绣编结缝纫机器,织造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 |
1923-1931 | 纺织厂机器,机器需用器具,农业机器,酿酒蒸馏制糖机器,发电厂机器,他类机器及零件,订书切纸机器,抽水机器,车床机 |
A.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机器生产日益普及
C.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
D.工业结构不断完善
2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从地主手中获取的土地和资源,无偿分配给占乡村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并提出“巩固胜利果实”“保卫翻身果实”等口号。这些举措体现了( )
A.推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革命向建设转变的趋向
C.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D.国共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24、朱元璋曾严格限制朝贡次数,有的国家十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有的两年一次;但有的国家仍不顾限制,一年一次甚至多次前来朝贡。据此可知明朝( )
A.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
B.“厚往薄来”损害经济利益
C.“协和万邦”的友好外交
D.实行“海禁”维护海防安全
25、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26、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27、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28、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29、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30、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31、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 儒学地位 | 时代背景 |
孔子 |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
秦始皇 | 2 | 4 |
1 | 独尊儒术 | |
朱熹 | 3 |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32、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 分析 |
例:西汉首都长安 |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
|
|
|
|
|
|
|
33、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34、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a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b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
图a美国,1947 图b捷克斯洛伐克,1949
图1
分别概括两幅漫画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时局、国家立场及时间推移等角度,具体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所体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
36、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⑴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
3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38、 有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持续了150年,并至少准备了另外150年的革命。”
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3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晏阳初(1890—1990年),近代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主持河北定县翟城村平民教育实验区的全面工作。开始工作时,实验区全面经费只有3600元,经晏阳初赴美募捐,资金困境得以改善,而人才的解决主要依靠晏阳初的人格魅力和引领作用。晏阳初要求博士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尽量“农民化”。在晏阳初指导下,洋博士们用在灯笼上写字的办法培养农民识字兴趣;在农药的配水比例上,技术人员掌握好“药”与“水”比例后,再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告知农民,以药瓶瓶盖为单位进行配药,使老百姓很快就掌握了喷洒农药的技术。晏阳初倡导,平民教育运动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皆有参加机会。平教会主编的《农民报》每期所登内容,农民投稿竟占一半。由洋博士主导的定县实验,由河北而湖南、四川,由中国而菲律宾、泰国、印度、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
——摘编自薛伟强《一场泥腿子与洋博士的完美邂逅》
(1)根据材料,指出定县平民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