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北仙桃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2021年2月,电影《红船:开天辟地》在上海杀青。这部电影主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2、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

    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

    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

  • 3、1973年11月,经伊朗等国的共同努力和帮助,我国恢复了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并于1974年第一次参加亚运会夺得了33金、46银、27铜,位列奖牌榜第三。中国首次参加亚运会(       

    A.得益于国内形势的根本性好转

    B.彰显了体育大国的实力

    C.有利于结束中美长期敌对状态

    D.壮大了不结盟运动力量

  • 4、1941年1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演说,要求担任政府工作的共产党员,发扬民主作风。他指出:“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这一要求有利于(     

    A.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B.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C.工农民主政权的发展

    D.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 5、下图是出土的反映东汉上层社会的宴饮画像砖。据此推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图片利于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状况

    B.展现富于动感的艺术表现技法

    C.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生活丰富多彩

    D.说明当时的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 6、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70年代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与美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这反映出新中国(     

    A.外交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B.开展了全方位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 7、《易传》将“天道”地道”“人道”并列,认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至于如何发挥人的优势去“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易传》强调人的主观奋斗精神。这反映了中华文化(     

    A.崇尚天人合一

    B.倡导自强不息

    C.追求家国情怀

    D.推崇天下为公

  • 8、观察下图“北宋纸币铜板拓片”:顶部画有一串圆形钱币,数量和票面额度相关中间书“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营,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的字样;下方则是房屋和搬运货物的人像。此图文材料在本质上(     

    A.说明了大宗商品交易的需要

    B.展示了世俗生活的景象

    C.反映了当时商业发展的水平

    D.印证了纸币的主导地位

  • 9、徭役在中国古代变化比较大,秦汉时期强制性服役,隋唐可以纳庸代役,明朝一条鞭法后折银代役。这一趋势反映了(   

    A.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B.白银流通量出现大幅增长

    C.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

    D.国家对农民控制逐渐松弛

  • 10、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毛泽东在文中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这一方针的实施(     

    A.废除了帝国主义特权

    B.服务于改革开放事业

    C.有利于巩固革命成果

    D.构建了新型国际关系

  • 11、下图分别为《人民画报》1953年、1954年的年度封面照片。它们反映了当时(     

    A.展示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形象

    B.崇尚劳动艰苦创业的新风貌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突破

    D.构建增产节约相结合的机制

  • 12、1811年英国年通过的《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只讨论政府政策和内阁提出的“公议案”。1835年又把此类工作日增至每周3日。为使议会的工作依照内阁日程表进行,执政党又提议建立议会委员会,淘汰那些被认为无关紧要的“私议案”。每逢议会讨论政府事务的日子,执政党领袖便要求本党议员尽量到会,参加辩论和投票,以助政府议案顺利通过。材料说明(     

    A.责任内阁颠覆了英国政党政治的成果

    B.议会制君主制维护了国王为主的政治传统

    C.内阁成了维系英国最高行政权力的核心

    D.民众热情拥护着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情

  • 13、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前,浙江绍兴府通判一职出缺,结果顺天籍张廷泰中选。但在乾隆帝接见张廷泰时,听出了他的绍兴口音,便下旨对张廷泰漠视回避制严厉批判,并将其降职调往福建,还将审查御史等人一同论处。乾隆帝强调回避制旨在(     

    A.规范官员选拔

    B.学习明朝制度

    C.维护君主专制

    D.加强官员管理

  • 14、欧洲启蒙运动期间,除了专业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物理、化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的研究外,各种科学仪器和模型出现在许多私人实验室和沙龙中,许多业余爱好者积极收集资料、写作科学论文,科学报告和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这些现象说明(     

    A.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

    B.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

    C.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D.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

  • 15、滥用程序是原告或被告利用自己对诉讼手段的了解,不当运用它们损害诉讼相对人利益并为自己牟利的行为。罗马法对滥用程序做了详尽的规定和严厉的制裁。这体现出罗马法(     

    A.强调程序与形式

    B.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C.追求公平与正义

    D.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 16、中世纪时期,骑士要为封君服军役。12世纪,英国出现以钱代役的“盾牌钱”制度并逐渐流行,雇佣兵由此出现。到14世纪,英法军队都建立起军饷制,国王更多地依靠市民和农民组成的军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骑士地位提高

    B.王权逐渐加强

    C.近代军队建立

    D.商品经济发展

  • 17、1993年,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宣布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5年年底,全国有沈阳、青岛等12个城市初步建立了城市居民低保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这些低保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A.得益于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B.推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进一步开放

    C.凸显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D.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 18、某校高一史学社同学展开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搜集了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三位人物的资料,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

    B.改革家都内蕴舍身赴死的浩然正气

    C.中国近代改革与民众的思想启蒙

    D.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

  • 19、1946年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指出:“各民族之健康为获致和平与安全之基本,须赖个人间与国家间之通力合作。各国间对于促进卫生与控制疾病,进展程度参差,实为共同之危祸。”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A.提醒各国应重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

    B.呼吁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保障人类健康

    C.提倡讲卫生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D.强调卫生与疾病控制需人类携手共同解决

  • 20、唐朝官员考核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主要为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则按官员职务和职责划分,如“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考核结果一般以“善”代“最”,并以“一最四善”为最上等。由此可推知,唐朝(       

    A.统治者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

    B.儒家伦理在官员考核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已建立完善的官员考核体系

    D.选官标准呈现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趋势

  • 21、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 22、19世纪90年代初,欧美各国工业品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 欧洲钢轨价格在1872年至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8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10稍多一点。这表明欧美各国(     

    A.自由贸易体系走向崩溃

    B.工业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C.工业经济结构正在调整

    D.经济发展过程隐藏危机

  • 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借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审时度势,通过“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通过“互通有无”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提供经济援助,“细水长流,稳步前进”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中国(     

    A.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B.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

    C.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 24、西汉时期,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盐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诸侯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司农所设盐官取代;各产盐区的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卖。这(     

    A.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既定国策

    B.强化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管控

    C.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D.健全了市场管理的法律体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危害

    (1)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2)各行各业⑨___________缺乏。

    (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4)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26、二战后,三大经济支柱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的反映。

     

  • 27、__________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廷堕落为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 28、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促使儒家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 29、根据下列材料信息及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完成上面“儒家思想的发展流变”表格

    ①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政治上形成了以⑥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司法上,北宋司马光的《⑦》等史书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史学的观念影响。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代表

    (1)法国:雨果的⑥____________

    (2)英国:雪莱的⑦________________和《西风颂》。

    (3)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 31、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分裂为____________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

  • 32、黄宗羲:

    (1)生平: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2)地位: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3)著作:《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4)思想:抨击___________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限制___________,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___________本;

  • 33、启蒙运动

    (1)背景:________________不断发展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________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3)内容:①提倡用________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

    批判锋芒直指________________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实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做了舆论准备

    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____________。

     

  • 3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1)表现:1917年,胡适发表《______________》,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2)意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黄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马基雅维里的生涯和他的其他著作表明,一般情况下他喜欢共和政治而不喜欢独裁政治。然而在其《君主论》中他大谈治国安邦之道,曾多处提及并十分推崇凯撒的治国之术,其目的就是让君主效仿这个虽以凶残著称,却给罗马带来和平统一的君主。他希望人们相信,如果君主们能够听其谏言,采用实用主义的道德准则,就能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重构政治,重振古罗马帝国雄风。“一个真正有德行的君主的特征,将是愿意去做必然性所命令的任何事情——不管行动碰巧是邪恶的还是有道德的——以便达到他的最高目的。”

    莎士比亚了解马基雅维里,这是肯定的。他们在君主观上有着相当程度的相似:二者都主张君主身为一国之君,应把国家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君主要采用实用主义的道德准则,治国安邦、使国家强大统一。

    ——《莎士比亚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观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君权观及其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材料体现的君主观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历史进步性。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君主观的认识。

     

  • 36、谈谈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 37、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与时俱进是自古以来中西方共同的精神财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西方各有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分别指出是哪两场运动,并指出各自对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

    (2)16-18世纪,西方思想空前解放,中国也露出思想解放的迹象但未形成思想解放潮流,请指出中西方这一时期思想解放的相似原因和相似的主张。

    (3)近代前期(五四前)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请举例说明。

    (4)近代后期(五四后)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思想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请指出这两大理论分别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什么重大问题?并指出两大理论的共同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 38、简述启蒙运动的影响。

  • 3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

    (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