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北天门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收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康熙帝重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这(     

    A.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B.说明明清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

    C.是统治者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的力证

    D.推动了当时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转型

  • 2、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行政权力由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掌握,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任期一年。同时,元老院会议由贵族和退任的执政官组成,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有权监察执政官的行动。这说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执政官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B.元老院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D.国家官职的设置具有法治色彩

  • 3、商鞅两次颁布“分户令”,明确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一规定(       

    A.推动了农业庄园式劳作方式的形成

    B.打击了贵族阶层特权

    C.促进了农业家庭式劳动方式的发展

    D.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 4、《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②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③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④周王室已经衰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5、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双方商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承诺。这说明,我国(     

    A.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理念

    B.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

    C.积极践行“真实亲诚”原则

    D.为世界和平提出中国方案

  • 6、明代的马政,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两京太仆寺负责管理内地民间牧养,而北部边防地区设立行太仆寺和苑马寺,负责所属各卫所、监苑的马匹牧养等相关事务的管理。明代的马政举措旨在(       

    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形成民族交融局面

    C.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

    D.提高内地军事地位

  • 7、北宋土地兼并问题在神宗时期已十分严重,王安石变法反对兼并,却不主张“遽夺其田以赋贫民”,说“此其势固不可行;纵可行,亦未为利”,其“抑兼并”主要针对“有可能与‘人主争利’的‘兼并之人’”。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突破了重本抑末思想

    B.符合了经济发展规律

    C.解决了政府财政困难

    D.限制了商人势力扩张

  • 8、1971年,在呼和浩特发掘的汉壁画墓中有女子采桑图;1972年,嘉峪关东四十里的戈壁滩上东汉砖墓内亦有大量反映蚕桑、丝绢及纺织工具的彩绘壁画。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汉代(  )

    A.西北地区的蚕丝业有所发展

    B.河西走廊是丝绸西传的通道

    C.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加强

    D.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模式趋同

  • 9、中国近代某一运动的对联是“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该运动(  )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兴起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C.宣传了中共的救国主张

    D.配合了国民大革命开展

  • 10、1814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重新炮制了欧洲地图:根据正统主义原则,法国、西班牙、荷兰和意大利诸国的君主均恢复王位;根据遏制原则,与法国接壤的国家都要尽可能地强大起来;根据补偿原则,得胜的同盟国则以各种领土补偿自己,如挪威划归瑞典,马耳他、锡兰和好望角划归英国。这次会议表明(     

    A.欧洲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

    B.国际关系体系实行大国一致

    C.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特征明显

    D.维也纳体系具有正义进步性

  • 11、2018年12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条基本原则增加“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路线”;第十二条第三款公务员应具备条件增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第十三条第一款公务员义务增加“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由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修订(     

    A.旨在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B.确立了党管干部原则

    C.增强了行政机关的活力

    D.强化了党的领导监督

  • 12、《大日本帝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天皇定行政各部之官制及文武之俸给,并任免文武官,……”天皇握有任官大权,官吏要宣誓效忠于天皇。日本近代文官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政治中立,服从领导

    B.侧重传统,缺少民主

    C.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D.公开考试,途径多样

  • 13、为切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于2013年提出(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D.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14、1490年,法王查理八世颁布了《穆兰法令》,开始限制拉丁语的使用,强制要求地方司法审讯和诉讼笔录必须使用法语或地方语言(俗语)。1510年,法王路易十二颁布法令,要求地方所有司法文件都要使用俗语,禁用拉丁语。1539年8月,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规定法语正式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语言。以上法王的做法(       

    A.推动了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B.导致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C.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

    D.增强了法兰西人民的民族意识

  • 15、申明亭是明清两代在各方用以张贴榜文、“申明教化”而建的亭子。《明律·刑律·杂犯篇》规定:“凡拆毁申明亭房屋及毁板榜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清律亦同。这表明明清时期(     

    A.法律体系详实完备

    B.重视基层治理

    C.地方行政机构健全

    D.地方治安混乱

  • 16、对于雅典公民来说,在政厅参加终身公餐是一份荣誉,让雅典人为之追逐。但这一荣誉只奖励给对城邦政治做出功绩的人,而不同阶段功绩的定义和授予由城邦决定,政厅公餐从而变为一种调节机制,城邦以此回馈做出功绩的人对城邦所做的贡献。古代雅典这一举措旨在(     

    A.强化公民的城邦意识

    B.调节阶级内部间的纠纷

    C.扩充民主政治参与度

    D.彰显新的道德观已确立

  • 17、秦朝乡及其以下的官吏虽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举当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A.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B.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C.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D.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 18、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取代农村成为国家的重心,城市的饮食起居、交通出行、卫生习惯等领域出现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一状况倒逼政府职能部门(     

    A.反思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

    B.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C.以行政手段改善居住环境

    D.提倡居民树立文明新风尚

  • 19、1960—1975年间,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福利增长达到了顶峰。这一期间,各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4.6%,而福利开支的年平均增长率则达到5.6%—9.1%。这些国家的福利支出(     

    A.保证了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B.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改变了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 20、历史图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判断,下图可以用于研究(     

       

    A.小麦在全球传播

    B.奴隶贸易

    C.印欧人早期迁徙

    D.华工出国

  • 21、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局的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建立中华苏维埃政府

    B.设立各级别边区政府

    C.创建多个革命根据地

    D.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

  • 2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事关民族工作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如图所示内容,体现于(     

    A.中共十五大报告

    B.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主题

    C.中共十九大报告

    D.中共二十大对民族工作的新要求

  • 23、中国历代户籍制度逐渐演变.以下材料所涉户籍制度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诸色户计,已有定籍,仰各安生理”

    ②“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

    ③“五年一次编审增益人丁造册奏报之处,永行停止”

    ④“谓宜正其封疆,户口皆以土断。”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 24、太平天国称“天朝”,领袖称“天王”,改南京为“天京”定作都城,颁布的纲领文件称“天朝田亩制度”。这说明太平天国(       

    A.利用天命对抗清朝

    B.根据宗教制定纲领

    C.借助神权加强统治

    D.渴望得到列强承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主张

    (1)强调____________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2)宣称____________的功效微不足道,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

     

  • 26、历史的时空

    假设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各种历史变迁。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填写史实。

    你来到了15世纪末的意大利,作为画家有幸看见了达·芬奇正在创作取材于圣经故事的代表作(1 )。

    你来到了1701年的英国,作为议员表决通过了(2 ),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你来到了1782的英国,作为工匠亲眼见证了(3 )发明的“万能蒸汽机”运作。

    你来到了1856的俄国,作为士兵参与了与英、法、土耳其等国之间的战争——(4)(战争名称),结果俄军大败。

    你来到了1865年的上海,有幸招入李鸿章创办的(5 )工作。

    你来到了1900的巴黎,目睹了展览会的戏剧性场面,慨叹新近被驯服的力量——(6)。

  • 27、先秦儒学:

    1)孔子:

    (1)生平: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2)地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人;

    (3)著作:整理《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他的言行记录于《论语》;

    (4)思想:___________;政治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

    (1)生平: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2)地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3)著作:《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4)思想:发展了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方面主张“___________”;

    3)荀子:

    (1)生平: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2)地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3)著作:《荀子》;

    (4)思想:政治方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伦理方面提出“化性起伪”的___________;在哲学方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后来经孔子整理编订,奠定了中国古典_______文学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 29、顾炎武:

    (1)生平: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2)地位: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3)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4)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风;天下___________匹夫有责;

  • 30、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 31、春秋时期

    (1)齐国________________改革: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

    (2)鲁国的改革:鲁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履亩而税”。

  • 32、意义

    (1)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3)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 33、“文革”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_________年恢复高考,并建立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战略,即教育要面向____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是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导方针)。

  • 34、________年,我国第一部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有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②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③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④加速了农村两极分化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 36、   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是20世纪以来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他们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思想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1)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新旧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分别起了什么历史作用?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创造性的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他主要取得了哪些创新理论成果?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重大作用?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中共十二大、十三和十四大分别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改革的目标作了怎样的阐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 37、清朝雍正帝设立内阁,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 38、简述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科学家把自然界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在物理学领域更是成果卓著。

    请回答:

    (1)请问:为近代物理学奠定基础的是谁?是谁创立经典力学?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初物理学取得什么重大的进展?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