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3年,联合国推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植物遗传资源国际约定》,约定获得广泛支持但也引起疑虑。2001年以上述约定为基础、具有法律效力的《粮农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却得以通过。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
A.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B.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
C.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D.区域集团化的可行性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正式建交
C.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中美关系正常化
3、阅读如表,解读正确的有( )
2010—2020年世界及各地区食物不足人口数(百万)
年份 | 世界 | 非洲 | 亚洲 | 拉丁美及洲加勒比地区 | 大洋洲 | 北美洲及欧洲 |
2010 | 636.8 | 187.4 | 400.1 | 40.7 | 1.9 | 一 |
2015 | 615.1 | 199.7 | 369.9 | 36.4 | 2.4 | — |
2016 | 619.5 | 212.0 | 356.1 | 42.9 | 2.5 | 一 |
2019 | 650.3 | 235.3 | 361.3 | 45.9 | 2.6 | — |
2020 | 768.0 | 281.6 | 418.0 | 59.7 | 2.7 | — |
①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②食物生产现代化加剧了世界粮食安全形势
③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殖民掠夺是粮食安全产生的历史原因
④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尚未取得新的突破是其技术原因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宋史•职官制》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相权
B.加强皇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5、基督教会在自己开办的学校中,除了教授语法、修辞、逻辑“三艺”之外,还教授包括几何学、数学、天文学和音乐。算术用来诠释《圣经》中的数字,几何学用来解释上帝创造的世界,天文教育人们估算复活节等等。据此可推知,基督教( )
A.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B.促进了近代教育文化的产生
C.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D.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和竞争
6、下图是中西方学者对文化多样性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前者符合文化多样性的规律
B.前者承认文明多元化下共同发展
C.后者是对文化趋同性的纠偏
D.后者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斗争性
7、1843年上海一开埠,西方商人就把大量商品运至上海,但是不久后就出现了与他们愿望相反的转折。在1845年,进口市场已经出现了“物价跌落”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小农经济影响市场扩大
B.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C.通商口岸开放相对较少
D.洋务运动抵制列强侵略
8、明人张燮记载:“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用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据统计,1571年至1644年的74年间,西班牙由菲律宾输入中国的白银约4240万两,同一时期西班牙输入中国的白银约为明朝白银开采量的3倍。上述现象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表述有误的是( )
A.促进了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B.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C.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和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9、据史书记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以上现象出现在
A.辽朝
B.西夏
C.金朝
D.元朝
10、16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邦国林立,方言各异。1522年,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他所使用的德语吸取了德意志各地方言的词汇,很快成为各邦的共同书面语。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翻译《圣经》( )
A.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B.宣扬了人民主权学说
C.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虚伪
D.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1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2/3,孕妇死亡率下降3/4,中国分别于2007年、2014年实现了这一“千年发展目标”。据此可知,我国( )
A.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
B.医学技术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C.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D.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12、2022年全世界人口接近80亿,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带来产粮面积大量减少,俄乌战争也使世界粮食市场供应不足,欧美资本控制的国际粮食期货价格飙涨。此外,有学者认为,粮食问题不是现实中没有足够的粮食,而是人们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这说明( )
A.世界和平是粮食安全的前提
B.提高产量方能化解粮食风险
C.粮食安全面临众多风险考验
D.打击投机才能保障粮食供应
13、曹魏时期,租调制将原按比例征收的田租固定为按亩征收,取消按人头和年龄段征收的口赋,把调的附税加以固定化,且按户征收,称为户调,户调从户而税,自耕农每亩交租粟4升,每户交纳绢2匹、绵2斤。这种变化客观上( )
A.助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家庭规模的扩大
C.简化了赋税的征收手续
D.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14、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取代农村成为国家的重心,城市的饮食起居、交通出行、卫生习惯等领域出现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一状况倒逼政府职能部门( )
A.反思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
B.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C.以行政手段改善居住环境
D.提倡居民树立文明新风尚
15、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发表了著名的“五极世界”讲话: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以及日本,这意味着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美国政府意在( )
A.重建美元的强势地位
B.提升对抗苏联的战略烈度
C.调整传统的外交策略
D.联合欧洲消除严峻的挑战
16、如图为某一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出的指示。这反映出( )
要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 取消国统区团组织,建立公开半公开的各种各样的青年组织。 大批吸收团员入党。 采用青年的、民主的、公开的活动方式开展青年工作。 |
A.发动青年支援北伐
B.吸纳青年参加红军
C.动员青年积极抗日
D.鼓舞青年反蒋反美
17、《梁山县新建养济院记》载,道光四年,梁山知县刘衡到任后,发现贫苦之民很多,而县里“孤贫额才八名耳”。随后,“勉捐钱三百千,典史山阴宋君照捐钱五十千,益以库贮闲款,共得钱七百千文,交典商会其息,月取子钱八千四百文,凡收养孤贫三十五名。”据此不能得出( )
A.有息存款是当时理财方式之一
B.政府设专门机构实施救济
C.养济院救助贫苦无依的人群
D.优抚弱势群体是历来传统
18、如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站名 | 车到分秒 | 车开分秒 | 停车分秒 |
三元里 | — | 28分15秒 |
|
六合路 | 31分25秒 | 31分55秒 | 30秒 |
华清街 | 35分50秒 | 36分55秒 | 1分5秒 |
青年会 | 40分5秒 | 40分50秒 | 45秒 |
怡园 | 45分55秒 | 46分35秒 | 40秒 |
六渡桥 | 55分45秒 | 56分15秒 | 30秒 |
宝善街 | 58分5秒 | 58分50秒 | 45秒 |
居仁门 | 1时01分20秒 | 1时01分45秒 | 25秒 |
硚口 | 1时04分30秒 |
|
|
A.汉口开始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
B.公共汽车是汉口市民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C.我国公共汽车制造业已经取得辉煌成就
D.时刻表有助于人们形成准确的时间观念
19、《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一、二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私营
B.家庭手工业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20、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之类的描述;其数学文献中则有诸多关于牲群、谷物计量和土地测量的记载。由此可见,苏美尔文明( )
A.地理环境极为恶劣
B.现实主义文学盛行
C.农业文明特征明显
D.数学水平领先世界
21、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指出:“民族革命的新高潮推醒了工人阶级和农民中的落后阶层;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知识分子已转入革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乡村富农和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也有对革命采取同情中立的态度以至有参加的可能。”不久针对乡村土地问题提出了“加紧反对富农的策略现在已经不适应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领导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开始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C.以开展土地改革为工作重心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战略
22、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这表明( )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
B.阿兹特克历较其他古代历法更为精确
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
D.阿兹特克历中蕴含了印加人的历史观
23、16~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人口大量死亡,基督教束手无策。世俗医学要求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清除各种污秽;建议民众重视卫生保健,实施隔离、清扫街道、禁止集会等,有效防止了疫病的进一步传播,而传统宗教疗法祈祷、忏悔等几乎被抛弃。据此可知,西方疫病( )
A.客观上冲击了宗教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C.促使西方国家民众信仰危机开始出现
D.直接导致欧洲宗教运动兴起
24、元朝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这一制度( )
A.标志中央集权体制确立
B.解决了封国之间的矛盾
C.协调了中央和地方关系
D.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25、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1)毛泽东思想繁荣精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__________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和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典范。
(3)是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的结晶。
26、电影
(1)产生
a.背景:①__________的进步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b.标志:②______年,卢米埃尔兄弟公映电影短片。
(2)发展
a.美国格里菲斯拍摄③________________,称为“默片”。
b.苏联发展迅速,拍摄了④________________等。
c.⑤_______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影片。
d.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⑥____________拍摄成功。
e.二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问世。
27、有利条件
(1)秦国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2)法家学说容易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3)民风质朴,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充斥。
28、康德:近视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代表作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而是自身的目的,即应当以人为本,认识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29、写出皇帝制度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30、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_______的变为先进的_______。
31、(一)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完成下列提纲。
A.协约国 B.同盟国 C.萨拉热窝 D.巴尔干地区 E.凡尔赛 F.《五国海军协定》
G.国际联盟
(一)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1)列强支配下的世界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局部冲突: ① 成为“火药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导火线: ② 事件
(2)战争全面爆发
(3)战争结果:以 ③ 的失败而告终
(三)战后世界新秩序
(1)巴黎和会:确立了 ④ 体系
(2)华盛顿会议:签订了 ⑤ 。
32、代表人物及作品
(1)代表人物:高尔基。
(2)高尔基于1906年发表的《________》,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刻画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33、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生物技术
(1)成就
①1965年,⑫______________在中国首次实现。
②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⑬____________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意义
①开辟了⑭__________的时代。
②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35、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请回答: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有哪些?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2)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中国社会各阶级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地主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救亡实践?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
(3)19世纪末,资产阶级借鉴西方政治经验,为改造中国进行的制度设计和政治实践分别是什么?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表人物 | 主要观点 |
| 知识即美德 |
达芬奇 |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
康德 |
|
(1)中外历史上,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纸上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材料二 图片历史
(2)材料二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核心思想分别指导的近代化实践活动。
37、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8、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地位与作用。
39、简述陆王心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