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云南怒江州2025届高一历史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资治通鉴》卷226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材料所述赋税制度(     

    A.以均田制的实施为前提

    B.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加强

    C.农民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D.征税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 2、“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参加进来了,工人阶级也进来了,女性也进来了。尽管五四运动中还没有农民阶级的广泛参与,但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农民阶级也参加到革命的洪流中来了,并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同盟军。”这充分体现五四运动(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D.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3、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为孙中山吸取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则需要防微杜渐而提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 4、有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研究后认为它“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鲜经验。”这一学者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 5、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上述规定(     

    A.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C.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

    D.符合了社会过渡性质

  • 6、《辽史·百官志》有关于枢密院的记载:汉人枢密院,本兵部之职,在周为大司马,汉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内置枢密院,后改用士人。太宗入汴,因置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由此可知辽朝(     

    A.史家熟知汉人官制沿革

    B.打击了藩镇割据混乱局面

    C.积极推进同汉族的交流

    D.汲取北宋经验建立枢密院

  • 7、红薯比大米和小麦更加抗旱。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随着18世纪中叶红薯在中国大面积种植,旱灾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程度明显减弱。这表明,高产作物的传入(       

    A.使土地兼并有所缓解

    B.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C.解决了国内饥荒问题

    D.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 8、如表为明清之际部分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这些思想(     

    思想家

    思想

    李贽

    为无私之说者,皆画饼之谈,观场之见,但令隔壁好听。不管脚跟虚实,无益于事,只乱聪(听)耳,不足采也

    顾炎武

    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

    A.揭开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序幕

    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

    C.顺应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

    D.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 9、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赋税制度。该税制(     

    A.以均田制为基础

    B.分夏秋两季征税

    C.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

    D.以货币地租形式为主

  • 10、北伐战争虽然取得胜利,但我们仍说国民大革命是失败的,其最主要的理由是(     

    A.共产党员被屠杀

    B.国共合作破裂

    C.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

    D.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 11、如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提纲。此提纲缺少了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内容是(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加到111个

    ???

    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中日正式建交

    ……

    A.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 12、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这表明当时(     

    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 13、高中历史课上,某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对部分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了下图知识纲要结构。据此可知,该学习小组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重要概念

    羁縻政策、华夏认同、大一统思想、民族迁徙、互市……

    一般概念

    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册封、和亲、土司制度、都司、戍屯政策……

    史实

    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清朝满蒙联姻……

    A.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发展

    B.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C.中外和平交往基本状况

    D.民族政权间的交流交往

  • 14、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15、如图是1922—1927年中国工会会员人数的发展统计图。造成这一时期工会会员人数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刺激

    B.革命性质的剧变

    C.国民革命的推动

    D.列强侵略的加剧

  • 16、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诗》《书》《礼》《易》《春秋》。这反映了

    A.汉代选官制度确立

    B.五经成为教科书

    C.百家争鸣局面结束

    D.儒学教育官方化

  • 17、汉文帝诏书充满了谦恭自省的淡泊平和态度。文帝在诏有司举贤良文学时说:“今朕获执天子之正,以承宗庙之祀,朕既不德,又不敏,……此大夫之所著闻也。”《除肉刑诏》:“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这反映出,汉文帝(     

    A.遵循儒家和黄老治世之道

    B.致力于打造封建盛世局面

    C.推动了察举制的发展完善

    D.消除了社会上潜在的隐患

  • 18、1913年宋教仁被刺,第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政权查禁刊,全国报刊由1912年的500家减少139家;而同时期《孔教会杂志》《孔圣杂志》《宗圣杂志》等应运而起。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控制舆论为复辟造势

    B.舆论自由被破坏殆尽

    C.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

    D.尊孔复古是时代所趋

  • 19、有学者指出,中国选择皇位继承人的主要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从而常常把不能胜任君主这一“至圣至明”角色的幼童、白痴和昏庸无能之徒推上皇位。这段话揭示了

    A.君主政体的缺陷

    B.宗法制度的桎梏

    C.皇位世袭制的弊端

    D.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 20、1853年,山西等地的票号一再命令江南各据点紧缩业务,撤退资本;1855年,这些票号更是从江南地区纷纷撤庄,导致了各城镇间出现汇兑不通的情况。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战争加速了传统金融的萎缩

    B.商业经营形式快速更新

    C.商帮积极抵抗英法联军侵华

    D.货币紊乱影响经济秩序

  • 21、2000年,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中兴村村委会选举中,王大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举村委会主任。王大妈意愿得以实现的“依据”是(     

    A.《民事诉讼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行政复议法》的颁布

    D.《选举法》的颁布

  • 22、1990年4月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确定了整个上海的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经济中心,承担着国家战略的使命,这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增强

    C.中央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 23、19世纪后半期以来,列强热衷于在中国修建铁路。日本报纸《朝日新闻》曾称:“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这反映出(     

    A.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中国近代交通体系完善

    D.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

  • 24、《天朝田亩制度》中写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C.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

    D.实现了社会财富平均分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___________;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分别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增开___________为商埠。

     

  • 26、______________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_______。这时,“_______”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国民党当局集结重兵,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_______挺进。

  • 27、开眼看世界

    (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2)表现

    人物

    代表作

    内容

    评价

    林则徐

    ______

    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

    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魏源

    ______

    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最早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的书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徐继畲

    《瀛寰志略》

    介绍世界上80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3)特点:从地理和历史方面了解西方。

    (4)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______的主张。

  • 28、1976年9月,________逝世,________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________”这场灾难

  • 29、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现实危险。为此,他强调“以________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 30、________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 3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继承和发展,是________的最新成果,是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________

    (2)在________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________自信,为实现________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________年3月11日,第___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________和重大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 32、元朝农学家_______编撰的《_______》,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 33、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________,打败________,进占并迁都于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________的统治。

  • 34、原因

    (1)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2)强调以“__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借款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 36、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哪一次?指出召开的时间。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了什么制度?有什么意义?

    (3)从哪年开始,我们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37、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过很多措施。按照下表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并完成该表。

    A.征伐匈奴    B.西域都护府    C.宋辽夏金政权对峙  D.文成公主进藏    E.榷场    

    F.澎湖巡检司   G.昭君出塞  H.宣政院    I.开通丝绸之路   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措施

    1)战争

     

     

    2)和亲

     

     

    3)机构

     

     

    4)互市

     

     

    5)共治

     

     

     

  • 38、北宋财政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39、简答题

    请列举出近代资产阶级受罗马法影响而制定的维护自己利益的几部法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