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炎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列对炎帝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炎帝是极仁慈、极具爱心的大神。
B.炎帝运用自己的智慧改善人们的生活,令人尊敬。
C.炎帝以身试毒,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令后人难忘。
D.炎帝一意孤行,发动战争,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开天辟地 顾名思意
B.鸦鹊无声 愤愤不平
C.慈眉善目 通情达理
D.横七坚八 随遇而安
3、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要不是你的勇气鼓动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B.一种庞大的力量促使老麻雀飞了下来。
C.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失望地尖叫着。
D.你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4、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义项。
包裹:①包;包扎。②包扎成件的包儿。
(1)从去年开始,邮局对包裹的检查非常严格。( )
(2)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
勉强: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②不是甘心情愿的。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④牵强;理由不充分。⑤将就;凑合。
(3)对于课外兴趣班,请家长不要勉强孩子。( )
(4)小强的个子长得很快,去年的衣服现在勉强能穿。( )
(5)周六我想去看足球赛,求了妈妈半天,她才勉强答应了我。( )
5、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这一片竹林,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乐园。每次一到竹林,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像小松鼠似的爬上竹梢,然后用双手紧紧抓住它,竹枝柔韧,人的体重就能让竹梢弯下来。地上的伙伴也立即拽住它,紧紧地,不让它反弹回去。接着,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竹枝结成一只摇篮,一个一个轮流坐在摇篮里,其他人则推着她的背,使她荡起来。随着秋千越荡越高,尖叫声跟嬉笑声便响彻整个山岗。
A.我们抓住竹子做秋千。
B.我们最喜欢的乐园是竹林。
C.我们用竹枝结成摇篮。
D.我们喜欢在竹林里荡秋千。
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的一项是( )
A.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B.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C.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7、共工是传说中天上的( )
A.水神
B.天神
C.火神
D.土地神
8、照样子写出类似的词语。
例:哗哗流淌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9、古文阅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光,__________________。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把诗填写完整。
【2】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用“√”画出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2】从第一自然段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3】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4】选文主要从 和 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 的景象。
11、阅读理解。
妈妈的账单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到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有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为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的母亲收下了这份账单并仔细地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60芬尼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入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彼得帮妈妈做了哪些事?他写账单为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为小彼得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给小彼得开账单是因为:( )
A.跟上彼得开个玩笑。
B.想跟小彼得要报酬。
C.只是想要小彼得明白:他做的都是应尽的职责,不该索取报酬。
【3】哪些词写出了小彼得的羞愧、后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小彼得在看完母亲的账单之后,会“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想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生命的琴弦》
①很久以前,有两个盲人,年长的是师傅,年轻的是徒弟。师徒二人没有任何生活依靠和来源,他们不得不四处谋生。师傅弹得一手好琴,于是,他们流浪着,靠弹琴为生,走过了很多城市和小镇。
②那一年,师傅70多岁,徒弟20多岁。这时,师傅已经弹断了999根琴弦。
③相传,师傅的师傅临终前对师傅说:“我有张祖传的复明药方,上面写着吃什么药,眼睛能重新看到东西。药方放在你的琴槽里,但是你必须要尽心尽力地弹琴,等到弹断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才可以取出药方来。不然的话,再灵的药方也没有用。”
④五十多年来,为了实现复明的梦想,为了谋生,师傅一直没有忘记他师傅的话,认真而执着地弹琴。他所走过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优美的琴声,给别人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他自己也感到了满足。
⑤终于有一天,师傅弹断了第01000根琴弦。
⑥当他取出琴槽中的药方,急切地到药店取药时,掌柜却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
⑦尽管他非常失望,但还是明白了师傅的一片苦心。因为有这个药方,他才有了生存的勇气和希望。
⑧后来,他又郑重地对徒弟说:“我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放在你的琴槽里。记住,只有当你用心地弹断1200根琴弦时,你才能打开它。”
⑨据说,这个小徒弟也虔诚地向师傅作了承诺,为了那个生命的希望和梦想,最终他活了100岁,也没有弹断1200根琴弦!
【1】以文中的师傅为主要人物,正确地选择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起因:师傅是盲人,靠弹琴谋生,师傅的师傅给了他一张复明药方。
(1)经过:正确的是( )
A.师傅为了谋生,为了实现复明的梦想,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
B.师徒二人没有任何生活依靠和来源。
(2)结果:正确的是( )
A.师傅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
B.师傅发现药方是一张白纸。
【2】他明白了师傅的一片苦心,师傅的“苦心”指的是什么?8点
_________________
13、高傲的吃相。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边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1) 鹅吃饭需要三样东西下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鹅吃饭时不慌不忙,而且还得要“我”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侍候它,真是让人不胜其烦。
B.堂倌在过去地位低下,作者这样写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3)说说你对加点词“鹅老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中国人
1931年秋,我父亲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
父亲来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父亲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
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父亲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当我母亲和属下劝慰他的时候,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来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他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果然,他用纸板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当他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但父亲总是昂首挺胸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1】根据词义,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1)(身体)强壮高大。 ______
(2)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 ______
【2】文中“我是中国人”一共出现了几次?用横线画出来,并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三次。只有第二次是吉鸿昌自己说出来的。 ( )
(2)四次。每次都是吉鸿昌说的话,表达了他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 )
(3)四次。第四次是吉鸿昌身上挂着的牌子上的字,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 ( )
【3】本文讲了关于______(谁)的三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三件事合并,概括出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请你从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择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内容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信息,可以加上自己对新闻的看法。先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句子或段落。
1.同学们炯炯有神地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
2.在班会上,丁丁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
3.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___________
4.为解决我县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全县人民响应号召,刻服困难,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清洁家园”行动。你看,连七十岁的老奶奶,也顶着烈日和汗水,兴高彩烈地清洁花圃里的杂草。
___________
5.夏天的夜晚,景色十分迷人。带我到人民公园散步。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谈着。晚风习习,湖面宁静得像一面大镜子。镜中倒映着岸边的亭子和垂柳,圆月洒下银色的光芒。人民公园多么漂亮、多么美观啊!
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处错字,三处语病)
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陵晨出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返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别字,三处病句)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你一定做过许多游戏吧?一定有一个游戏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以“ 的一次游戏”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的词语有:难忘、快乐、开心……等。(要求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