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骆驼能耐饥渴,穿越一望无际的沙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B.骆驼的驼峰就像个大仓库,里面贮藏着大量的脂肪。
C.骆驼身上那层厚厚的毛皮,既能削弱太阳辐射带来的灼热,又能抵御疾风严寒。
D.仅仅依靠驼峰,骆驼才有了忍饥耐渴的本领。
2、选字填空。
忘 妄
( )想 ( )记 狂( )
栓 拴
( )住 血( ) ( )紧
辩 辫 辨
1.一点一撇仔细( ),( )别清楚才能写。
2.取出丝线扎小( ),小( )好看靠丝线。
3.中间有言来争( ),( )论能赢靠言辞。
3、下面每小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与“违犯”意思最为接近的一个词语是 。
A. 违约 B. 违例 C. 违反 D. 违章
【2】下列词语中的“欲”和“青翠欲滴”的“欲”意思相同的是 。
A. 摇摇欲坠 B. 欲言又止 C. 食欲旺盛 D. 清心寡欲
4、在自己家没灯时,葵花每天在( )做作业。
A.自己家
B.老师家
C.同学家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响午 祥细 前肢 功能
B.怒吼 迟钝 病灶 隐形
C.淹没 情型 开劈 预防
D.挣扎 未期 疏菜 俱备
6、选词填空。
享受 享有
(1)在我们国家,小学生( )义务教育的权利。
(2)我们希望他们能和我们一样( )春天。
欢乐 欢笑
(3)广场上( )的歌声此起彼伏。
(4)教室里传出阵阵( )声。
7、《望洞庭》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刘禹锡
8、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5分)
沉浸 浸满 沾染 染红
(1)鲜血( )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 )了凝固的血。我们全家( )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沉寂 寂静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 )。
(3)枪声打破了林中的( )。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
作者:[俄国]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诗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选择一个月明星稀或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夜的魅力,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文本再现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hūn yūn)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sǔn sūn),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 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1】用“√”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选段描写的是作者游览内洞的情景,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描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5】对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石钟乳和石笋就像神仙一样会变化。
B.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的,说明它们本身已经够吸引人了,无须再比作什么了。
C.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没办法描摹,谁也形容不出它们的形状。
11、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们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吃一口冷饭,( )喝一口水,
( )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2】从上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在文中用“ ”画出来。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鹅的( )之情。
A.喜爱
B.讨厌
C.尊敬
D.留恋
【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选文的语言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 )
(2)白鹅的种种举动在作者看来非常可笑,不值一提。( )
(3)作者写白鹅吃饭时的迂腐,表现的是它个性张扬,质朴率真。( )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漂 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印 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鸣地哭了。
【1】用“√”选出括号里合适的字。
【2】“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将选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画上“ ”。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 )
A.反映了家乡的可爱。 B.衬托出人们以为雨来牺牲时的悲痛心情。
C.交代了时间。 D.使文章更生动。
【4】朗读选文中老人们说的话时,语气应该是( )的。
A.坚定、凝重
B.悲痛
C.高兴
D.疑惑
【5】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和对环保的重视。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3月12日也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
每年植树节都会有主题标语:2014年的是“拥抱春天,播种绿色”;2015年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去年是“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
【1】植树节是每年的 ,中国第一个植树节是在 年设立的,今年是第 个植树节。
【2】设立植树节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年植树节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试着为今年植树节写一条主题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13分)
蚕和蜘蛛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它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着一环,又细又密。
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 )刮风下雨,( )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它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了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蚕茧光光溜溜。
这时,蚕也向大家做了说明:“我吐出的丝一点也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眼前。孔雀却对蜘蛛说:“听完你们的介绍——这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2)“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这句话的“连忙”一词说明( )(2分)
A、蜘蛛自以为是,希望得到奖励 B、蜘蛛性子急 C、蜘蛛非常骄傲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4)孔雀说:“这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的原因是什么?(2分)
(5)蜘蛛没有得到奖状的原因是: (2分)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15、下图是育才小学四(2)班同学为他们合编的诗集制作的封面,请用涂星星的方式给他们打分,并提出改进建议。
评分:布局合理,信息全面☆☆☆☆☆
设计独特,符合主题☆☆☆☆☆
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语段。
在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忽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的方法,赶紧振作精神,动手做起来。原来,只有方法得当,难题就不难。
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8、当当小老师,用修改符号修改小马虎写的文章。(1个错误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来到一坐大山脚下。我们开始向上攀登。爬着爬着,我们看见周围开着一朵朵白花,真是五颜六色。攀到山腰,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它们红得那么鲜艳,灿烂、漂亮,艳丽极了。你看,这一簇还在争奇斗艳,那一簇已经真相盛开了。
19、我写诗歌。
自己观察周围的事物,学写一首小诗,可以仿写,也可以以自己喜欢的事物为内容……题目自拟,展开合理的想象,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