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广东惠州一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词语运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演讲栩栩如生,十分鼓舞人心。

    B.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C.妈妈虽然出去打工了,但是对家里的事还是牵肠挂肚

    D.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应该认真读书,反复思考。

  • 2、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一项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3、和成语“太平盛世”感情色彩一样的词语是(   )

    A.内忧外患 B.兵荒马乱 C.安居乐业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为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这个世界上___最重要的就是阳光___空气___水和笑容___

  • 5、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里的忠骨”指______ ____________, 称之为忠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革裹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在这句诗中读:______,可以组词: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  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_。

    同学乙: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__ ______在战争中光荣牺牲,毛泽东听到这个噩耗后极度 ___   __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是否_____  __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__  __ ___的情感、___   __   _的胸怀。

    同学丙:我知道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这一句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一句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

     

  • 6、积累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我爱读书,我的知识丰富。

    ①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A、君子贤其贤而___________,小人乐其乐而________,此以没世不忘也。

    B、_________,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_________,止于慈

  • 8、读拼音,写词语。

    (1)在zào yīn_____zhèn ěr yù lónɡ____的厂房里,母亲弯曲着jǐ bèi_____mánɡ lù_____地工作,挣钱十分辛苦,可当我提出要钱买书时,她háo bù yóu yù______地把钱塞给了我。

    (2)父亲撑着姑爹的渔船péi bàn_____我去ɡǎn kǎo_____,他在船上zhǔ fàn____,给我缝补棉被,一刻也不休息。时值shǔ tiān_____,他累得一头大汗,让我xīn ténɡ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故乡的芦苇

    ①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萦、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一一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瓢逸。

    ②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被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寒意还未散尽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④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盒上剪下小片片当成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个个光着小脚丫,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各自的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嘐!开船罗!”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⑥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⑦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中。

    【1】读第①段画线句子:

    芦苇的样子如_________,如_________,这景象真是太美了。“飘拂”的意思是_________,表现出了芦苇的动态之美。

    【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用“吹谢”一词写春风用得很妙,古诗中就有运用此法写春风的诗句。你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④段后面补写两句子,使之与“快乐地奔跑着”构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乡的芦苇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这篇文章的题目改为“童年的欢乐”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着作者笔下的芦苇,想象芦苇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让我感受到(       )(多选)

    A.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C.努力建设家乡的豪迈之情。

  • 10、课外阅读练兵场

    富饶美丽的黑龙江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东北边疆。它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环境优美的地方。

    黑龙江省的面积有46万平方公里,比日本全国的面积还大。在地图上,它的形状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之一,他们分别位于黑龙江省的中部、西部和东部,土质肥沃,盛产大豆、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等。全省现有耕地1.3亿亩,尚未开垦的可耕地有5000多万亩。此外,还有大量的草原、草山和草坡,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因此,黑龙江省是国家的重要农牧业基地之一。

    大小兴安岭斜贯黑龙江省,那里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藏。木材蓄积量居全国第一位,产量是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煤炭的产量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大庆油田石油储量丰富,产量占全国的一半。此外,还有黄金、铜、钼、锌、铅、水晶、玛瑙、云母、石墨等矿产资源。

    解放以前,黑龙江省的工业大都是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手工业作坊;解放以后,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建成门类齐全、设备先进的国家工业基地。全省现有14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其中,规模巨大的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电机厂和哈尔滨汽轮机厂,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工厂,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水力和火力发电设备,还提供了大量的军工产品已及纸张、亚麻、乳品、白糖等轻工业产品。

    黑龙江省山水秀丽,环境优美。除了一望无际的兴安岭林海之外,东部还有连绵起伏的完达山脉。黑龙江和松花江源远流长,波涛滚滚。镜泊湖、兴凯湖和五大连池风景独特,是驰名全国的旅游胜地。

    啊,黑龙江真是富饶美丽的地方!

    填一填:

    1、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     )。它是一个(     )、(     )、(     )、环境优美的地方。

    2、本文在介绍黑龙江的工业时采用了   的写法,解放前是         的手工业作坊;解放后建成了       的国家工业基地。

      查一查: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环境   蛛网   远流长  

    一望无   连绵起   风景

    试一试:结合短文,比较下面两组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蓄积:     储量:

    贮存:   产量:

    画一画:

    1、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2、“~~~~”标出第6自然段的总起句。

    想一想:

    1、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黑龙江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

    写一写:你的家乡有什么特产(物产、资源)?请你抓住它的特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并简要地把它写下来。

  • 11、现代文阅读

    棒槌山

    很早以前,承德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次,一个穷苦、勤劳的小伙子,捕到一条金鲤鱼。大家都说卖掉它可以发财。可小伙子左瞧瞧右看看,总觉得卖掉可惜,就把它放回大海。

    一天,小伙子外出捕鱼,遇上了狂风大浪,鱼没有捕到,还险些丢了性命。当他心有余悸地回到家时,一股香味直扑鼻孔,只见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摆满了小桌子,他便狼吞虎咽地吃了个饱。奇怪的是从此以后天天如此。为了解开这个谜,这天,他提前回家,悄悄地来到窗前,见一个姑娘正在忙着做饭。小伙子推门进屋,那姑娘已经躲闪不及,便告诉了他实话,原来她是龙王的小女儿,也就是那条被他放回大海的金鲤鱼。

    他俩成了亲,从此过起幸福的生活。一年后,龙王知道了这件事,他哪能容忍自己的女儿与一个凡人成婚?便派遣虾兵蟹将来捉拿小伙子。为了躲避灾难,夫妻二人驾一叶小舟破浪向前,虾兵蟹将紧追不舍。跑着跑着,前面浪花翻滚,他们来到了海眼附近。龙女突然想起要是用定海神针堵住海眼,海水就会干枯,他们就能够逃脱追捕。于是她便与小伙子一起沉入海底,悄悄溜进龙宫宝库,盗出了定海神针。她将神针抛向海眼,只见金光一闪,神针正好插在了海眼上,顿时海水下降,虾兵蟹将见势不妙落荒而逃。不一会儿海水干枯,海底的礁林变成了莽莽群山,那定海神针像一根擎天的巨柱,矗立于群山之巅,变成了依天而立,耸入云端的棒槌山。

    龙女与小伙子就在棒槌山下,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心有余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哪能容忍自己的女儿与一个凡人成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天桥》,完成练习。

    天桥

    天桥,是对各类天桥的统称。其实,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划分为“人行天桥”,“车行天桥”,人车混行的立交桥和构成城市高架路系统的“立体交叉高架桥”等等。

    天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已有梁式结构天桥,钢架结构天桥,悬索结构天桥、斜拉结构天桥等多种。它们有的结构简单,便于建造;有的富于变化,形式多样;有的凌空飞架,雄浑壮观……构成了城市现代交通的一幅彩虹竞渡的立体画卷。

    天桥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S型、Y型、U型等多种,皆无定型,根据地形地貌灵活设计。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环型、喇叭型等。总之,只要把使用功能、结构和外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技术效果。

    城市里的天桥,不仅是城市繁荣兴旺的标志,更主要的是它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上海延安东路人行天桥为例,在天桥启用后,天桥附近100米内的机动车速度较前提高了28%,而交通事故下降了80%,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大分明显的。我国自1964年广州建造第一座立交桥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目前所建各类立交桥已达数千座,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删改)

    【1】本文依次写了天桥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选文第2-4自然段,可以发现每个自然段都是________结构。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_______的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4】“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环型、喇叭型等。”一句中加点的“基本”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上合适的说明方法介绍介绍姚明。(不少于两种说明方法)

    中文名:姚明 别名:小巨人、移动长城 身高:2.26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快乐阅读、轻松答题。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那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它走起路来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它休息时更是好看,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quán)起,显得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丹顶鹤真有意思!

    【1】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东瞄瞄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这段话写丹顶鹤的外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__________

    【4】找出一个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 14、细读课文深感悟。

    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但是父亲却要把它放掉,是因为________

    A.鲈鱼不好吃,卖不掉,所以父亲让放掉它。

    B.当时没到鲈鱼的捕捞时间,留下鲈鱼是不道德的,违法的,父亲是理解孩子心情的,但道德实践是没法妥协的,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所以要把鲈鱼放回去。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道德实践是很难的,因为道德实践就需要放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如果你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与理解。

    包公审驴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穷人叫王五。他有一头驴,帮他运送干柴和木炭,挣钱养家糊口。这头驴是王五唯一的财产,因此,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

    一天,王五牵着驴驮了木炭到小市镇上。他把驴拴在市镇门口外的树上,自己背了一袋木炭去卖。等卖完木炭回来,他大吃一惊。驴还拴在树上,却变成了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王五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王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

    包公来到公堂,开始审理案件。轮到王五时,他把瘦驴牵上公堂,道:“包大人在上,这畜牲不知来自何方,竟敢冒名顶替!”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包公了解了案情,让王朝马汉把嘴套给驴套上,关上三天再说。

    衙役们差点儿没笑出声来。衙役们遵命把这头瘦弱难看的驴被告关进了空荡荡的圈栏。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到了第三天,又下令升堂了。这次,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是有好几百人,他们个个都想来看热闹。

    三通鼓罢,包公升堂,他命令衙役们立即把驴牵来。这驴的嘴巴已陷下去了,脑袋耷拉着,看上去怪可怜的。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衙役们纷纷拿起板子痛打驴子,打得驴子又蹦又跳,放声大叫。末了,包公下令道:“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这头瘦驴三天没吃没喝,又挨了四十大板,受够了惊吓。于是飞奔出了公堂,跑得那个快啊,一下子就不见了。

    包公随即命令一个差役和王五一起跟踪前去看个究竟。王五便和差役去了,他们走了整整十五公里路,看到那头驴跑进了某田庄的一户人家,他们跟着走了进去。当然,他们在那里找到了王五被偷走的那头好驴,也捉住了小偷。

    【1】请你快速阅读这个语段,也像包公一样判一判,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1)这个民间故事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

    (2)小偷动了一番心思,想用“偷梁换柱”之计获得一头好驴。( )

    (3)包公审驴时,衙役和四面八方的人们反应不同,衙役们“差点儿没笑出声来”这是因为衙役们很喜欢看热闹。   ( )

    (4)包公审驴时巧施计策,破获奇案,抓住小偷,帮王五找回自己的“宝贝”。( )

    【2】请你替包公说一说破案过程。

    ( )——( )—— ( )—— ( )

    【3】小明在跟妈妈复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说得非常有趣,你能用上小明的妙招,创造性复述故事的结局吗?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结局:他们在那里找到了王五被偷走的那头好驴,也捉住了小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间故事素来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比如:穷人王五竟然状告那头瘦弱的驴,再比如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情节,读起来非常有趣,在这里,我也和大家分享两个民间故事,请你写出书名和不可思议的地方。

    书或故事题目

    不可思议的地方

    __

    ____

    ___

    ___

  • 16、阅读。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简易),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  冒死)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用“√”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大拇指的形状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3选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

    4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作者在选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请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

    潍坊籍“土博士后”刘真:打造体细胞克隆领域的“中国制造”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神经所)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

    这是当年全球最引人瞩目的科学进展之一。而团队中承担重任的有一位叫刘真的年轻人,那一年他才30岁。

    世界首例克隆猴诞生后8个月,中科院神经所为刘真提供了超过200万元的实验室启动经费,他建立了自己的研究组,刘真“破格”成为当时所里最年轻的研究组组长。

    自1996年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利用该项技术先后克隆出马、牛、羊等大型家畜以及多种实验动物23种。从2002年开始,全世界科学家都在进行猴子的克隆,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韩国等很多的实验室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2009年,中国科学院神经所建立了克隆猴的研究平台,向这一国际公认难题“进攻”。

    从刘真读硕士二年级开始,导师孙强就将克隆的重要环节——细胞“去核”与“注核”的任务交给了刘真。由于猴子等灵长类动物的核移植显微操作比小鼠等实验动物的反应更敏感,技术要求更高,刘真几乎每天都坐在显微镜前6个多小时,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体细胞“去核”操作,一点点抠技术细节:利用仅10微米粗的玻璃针,穿过直径仅100多微米的猕猴卵细胞,找到视线中若隐若现的细胞核,轻轻取出。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刘真可在10秒内完成一次卵母细胞“去核”操作。刘真在团队中成为了挑战这项高难度技术操作的第一完成人,他的手很神奇, 超高难度操作,创造了奇迹,他被老师称为“当之无愧‘世界冠军’”。

    最终,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中中”“华华”的诞生。“在成功之前经历了多少失败,只有自己最清楚。”

    刘真1988年出生于山东潍坊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妈妈告诉他:“如果不好好学习,那就只能回家种田了。”所以刘真从小就好好学习。

    2010年,刘真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后,他考上了中科院神经所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正是后来克隆猴团队负责人孙强。

    2016年,刘真博士毕业。刘真也面临是否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的抉择。若按照以往国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一条“成才”的捷径,他可以去国外顶级研究机构做博士后,然后回国申请人才计划,以获得研究经费的支持、安家落户的优惠政策等。

    刘真说:“当时研究所正在向困扰领域内20年的难题——克隆猴发起挑战,我要是出国,多半是没办法参与其中了。由于非人灵长类研究较为小众,投入成本高、产出周期长,国内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比国外任何一家国外机构都更适合。”刘真最后决定放弃留洋,留在国内开展博士后研究。

    不久,他便获得了“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给予的60万元经费资助,这再次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他成了“土博士”的优秀代表。他还获得了2021年五四青年杰出奖章!

    今年才33岁的刘真,现在已经是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的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真说:“从未想过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还能搞科学研究!”他和妈妈更不会想到刘真会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专项顶尖人才。

    (注: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专业部门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

    【1】给加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

    (1)博士后( )

    A.土地,土壤       B.不合潮流          C.本地的,有地方性的

    (2)这是当年全球最引人瞩目的科学进展之一。叫刘真的年轻人那一年才30岁。( )

    A.因而          B.可是          C.从而            D.进而

    【2】结合文段,找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A.克隆羊比克隆猴容易些。

    B.世界上首个克隆猴是在中国诞生的。

    C.从1996年起,各国科学家先后克隆出马、牛、羊等大型家畜以及多种实验动物23种。

    D.刘真之所以没有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在“克隆”技术方面,中国的实验设备比国外的都先进。

    【3】请你在文中找出刘真“去核”的细节描写,并用“﹏﹏﹏”画出来。

    【4】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刘真说:‘从未想过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还能搞科学研究!’他和妈妈更不会想到刘真会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专项顶尖人才。”

    就在2021年6月17日这一天,中国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进驻中国自主研发的宽敞的空间站,并将在那里生活长达3个月的时间!

    姓名

    出生年

    年龄

    飞天次数

    学历

    家乡

    聂海胜

    1964年

    57岁

    三次

    2021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

    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一个小村庄

    刘伯明

    1966年

    55岁

    二次

    硕士(2018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

    汤洪波

    1975年

    46岁

    一次

    硕士

    湖南湘潭农村

    结合这些资料,你看出哪些共同点?你想说点什么呢?请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语段阅读。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   )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   )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  )里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说脚站得有些麻木,却浑身轻松,前后矛盾,是个病句。

    B.这句话是说虽然脚站得有些麻木,但是因为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而有所收获,所以感到浑身轻松,并不矛盾。

    (3)这段文字写作者读完书后咽了一口唾沫,这一动作说明了(  )

    A.这一动作说明了作者此时非常饥饿,已经饿得没有心思看书了。

    B.这一动作写出了此时的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4)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中国文老师的话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母亲的月饼

    肖复兴

    ①记得我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时,特别羡慕店里卖的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提浆,那时就只是这样的传统月饼,哪里有如今又是水果馅又是海鲜馅,居然还有什么人参馅的月饼。可那时中秋的月饼在北京城里绝对地道,做工地道,包装也地道,装在油篓或纸匣子里,顶上面再包一张红纸,简朴,却透着喜庆。

    ②那时家里穷,买不起月饼,年年中秋节,都是母亲自己做月饼。说老实话,她老人家的月饼是不仅远远赶不上致美斋或稻香村的味道,就连我家门口小店里的也赶不上。但母亲做月饼总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快乐,节日的气氛,就是从母亲开始着手做月饼弥漫开来的。

    ③母亲先剥好了瓜子、花生和核桃仁,掺上桂花和用擀面棍擀碎的冰糖渣儿,撒上青丝红丝,再浇上香油,拌上点儿湿面粉,切成一小方块一小方块的,便是月饼馅了。然后,母亲用香油和面,用擀面棍擀成圆圆的小薄饼,包上馅,再在中间点上小红点儿,就开始上锅煎了。怕饼厚煎不熟,母亲总是把饼用擀面棍擀得很薄,我总觉得这样薄,不是和一般的馅饼一样了吗?而店里卖的月饼,都是厚厚的,就像京戏里武生或老生脚底下踩着厚厚的高底靴,那才叫角儿,那才叫做月饼嘛。

    ④每次和母亲争,母亲都会说:“那是店里的月饼,这是咱家的月饼。”这样简单的解释怎么能够说服我呢?便总觉得没有外面店里卖的月饼好,嘴里吃着母亲做的月饼,心里还是惦记着外面店里卖的月饼,总觉得外面的月亮比自己家里的圆,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是外面绝对买不到的月饼。当然,明白这一点,是在我长大以后,小时候,孩子都是不大懂事的。

    ⑤好多年前,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中秋节时,我别出心栽请母亲动手再做月饼给全家吃,其实,是为了给儿子吃。那时,儿子刚刚上小学,为了让他尝尝以往艰辛日子的味道,别一天到晚吃凉不管酸。多年不自己做月饼的母亲来了情绪,开始兴致勃勃地做馅、和面、点红点儿,上锅煎饼,一个人拳打脚踢,满屋子香飘四溢。月饼做得了,儿子咬了两口就说:“还是商店里的好吃。”我却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如今,谁还会在家里自己动手做月饼?谁又会愿意吃这样的月饼呢?都说岁月流逝,其实,流逝的岂止是岁月?

    【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羡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惦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母亲”和“月饼”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简要概括。

    (1)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多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②—④段可以知道,“母亲的月饼”虽然在外观和味道上,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

    【4】在第⑤自然段中,面对儿子的表现,“我”会说些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思考,母亲在“我”小时候亲手做月饼的原因是(       

    A.只是家里贫穷,没钱买商店里的月饼。

    B.既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又缓解经济困难。

    C.母亲认为自己做的月饼比商店里的好吃。

    D.“我”认为母亲做的月饼比商店里的好吃。

    【6】第⑥自然段,作者这样结尾,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对病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 21、用具体的情景表现所给成语的意思。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训练营。

    (1)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造句)

    造句:  

    (2)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3)我喜欢的桂花。

    扩成比喻句:  

    扩成拟人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乐园。

    用你的笔介绍一下你所喜欢或崇拜的人。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