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每组词语中不是反义词的是( )
A.聪明一愚笨
B.讨厌一喜欢
C.黑暗一光明
D.批评一责备
2、阿凡提以( )吸引大伙儿关注,救了被盗贼五花大绑的一家人。
A.爬树 B.吹唢呐 C.买驴 D.唱歌
3、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压力 压根儿 气压 邪不压正
B.好吗 对吗 行吗 干吗呀
C.中奖 中肯 中毒 百发百中
D.处理 处罚 处所 到处
4、下列选项中,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是( )
A. 称心如意(chèn) B. 兴风作浪(xīng)
C. 盛在碗里(shèng) D. 水浒传(zhuàn)
5、看拼音写词语
yǔ zhòu( ) jì xù( ) 形zhuànɡ( ) 创jǔ( )
yīnɡ ér( ) pǔ tōng( ) xùn sù( ) wēi wǔ( )
6、组词。
枣________ 乎________ 沟________ 偷________ 抖________
刺________ 平________ 钩________ 愉________ 科________
7、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美丽的南沙群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
2.世界上还有些人民正饱受战争之苦,他们多么渴望和平。( )
3.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
4.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
8、看拼音写词语。
jù jí xīn shǎng zhì huì biàn bié
nuò ruò zī shì qiē duàn xiū jiàn
9、阅读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他成绩优秀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壳郎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壳郎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列宁也被问住了,他答应第二天把答案告诉大家。列宁回家后,先是向人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屎壳郎把卵产在粪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粪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异——( ) 讨教—— ( )
【2】列宁小时候学习成绩______,他的学习习惯是____________。
【3】列宁是如何弄清楚屎壳郎把粪球滚到窝里去的原因的?
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我爱花城》,完成文后练习。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1分)
(2)根据下列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3分)
①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
②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 )
③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
(3)第四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 和 。(2分)
11、(四)课外阅读
秋天的树叶
夏去秋来,下了一个月的雨,这几天终于放晴了。我们总算盼到了秋游的日子。老师这次打算带我们去昆明植物园赏赏秋景。
刚下车,一阵(青 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来,同学们说说笑笑地沿着雪松大道走进了公园。突然,一位同学激动地叫道:“喂!大家看,那里有一小片银杏树林。”我们立刻向银杏树涌去。银杏的树叶像金色的扇子,在微风中摆动,好像在扇风,又像舞蹈家在跳舞。同学们有的捡起落在地上的银杏树叶细细地观(察 查),有的小心地把树叶夹进书里作(记 纪)念。
离开银杏树林继续向前,我们来到了枫香大道。路边的枫树林都被秋姑娘染红了,远远望去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走(进 近)一看,枫叶呈五角形状,又像鸡的爪子。叶脉像人的血管一样又细又长,布满了整个叶片。
走了没多远,我发现地上有一片奇特的叶子,这叶片呈金黄色,比我的脚丫还要大。更为奇特的是,提着叶柄一看,这叶片像件背心。一问导游,才知道长着这种叶子的树木叫“鹅掌楸”,也叫“马褂木”。拿着叶子抬头一看,我头顶上刚好有一棵这样的树。满树的黄“马褂”正在微风中向我招手呢。
我喜欢秋日暖洋洋的太阳,喜欢秋风的凉爽,更喜欢枝头秋叶的金灿灿。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画“√”。
【2】短文中画“____”句子依次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拟人 比喻 排比
B. 比喻 拟人 排比
C. 排比 拟人 比喻
D. 拟人 排比 比喻
【3】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
树叶名称 | 形状特点 |
|
|
|
|
|
|
【4】找出短文的中心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①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②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1】画线句子①是_____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是对鹿的______、_____描写,这里表现了鹿_________;朗读这个句子时,要表现出_________的语气。
【3】朗读画“ ”的句子②应该注意( )
A.语速要快,体现着急
B.语速要快,体现危险
C.语速缓慢,体现鹿的不满
【4】选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下午,担任道法课的校长宣布:“明天早读,对你们进行考试。”
第二天一大早,林校长拿了根扫帚横放在教室门口,静静地等待同学的到来。
第一个到教室的是小梅。她漫不经心地看了扫帚一眼,微笑着向校长问好,见校长沉默不语,便赶快拿着课本读起来。
“学习雷锋,好榜样……”小强哼着歌儿,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对门口的扫帚置之不理。他见校长脸色(严肃 严厉),忙说了一声“老师早”,马上复习功课。
不一会儿,刘刚来了。他急匆匆地走进教室,被扫帚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了。他低头一看,怒从心头起,刚想飞起一脚把扫帚踢得远远的,猛地看到校长眉头紧皱,立刻把脚收回,赶紧问好,急忙复习功课,准备考试。
全班45位同学(继续 陆续)来了44位,教室里书声琅琅,而门口的扫帚依然横着。
最后到的是张坤。他刚走进教室,看到横在门口的扫帚,连忙捡起来,拿到“卫生角”放好,然后认真地读起来。校长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笑容。
上课铃响,教室里鸦雀无声。校长宣布:“考试结束,只有张坤一人得优秀。”他见大家迷惑不解,又说:“大家应该懂得,要养成良好的品质,必须从(平凡 平淡)的一件小事做起。”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场(特殊 特别)的考试。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到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删掉。
【3】在文中找出合适的成语填到括号里。
①突然一下子明白过来。(______)
②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______)
③放在一边不理睬。(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掌声》片段,完成练习。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用“________”画出两次掌声响起的原因。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英子在“犹豫”什么呢?联系课文前面的的内容,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片段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上“√”。
(1)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是因为她要走上讲台,心里很难过。 ______
(2)英子两次“一摇一晃”走的时候,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______
(3)英子的心情经历了“害怕——激动——感动”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带来的。______
15、认真阅读短文,然后按要求做题。
蝉鸣
当我把童年的声音一一捡起时,首先捡起的是蝉鸣。
那时,最兴奋的( )听蝉鸣,( )捉蝉。念小学时,上学有四条路可以走,其中一条沿着河,岸边高树浓荫,常常遮着半个天空。夏天,我们总会呼朋引伴地走那条路,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捉蝉。
你能想象得到,一群小学生穿着短裤、带着黄色帽子,或穿着褶裙,把小草帽的松紧带贴在脸边儿……书包搁在路边,小小的人儿不怕掉进河里,也不怕划破衣服,更不怕皮破血流,就一脚深一脚浅地直往树的怀抱里钻!只因为树上有蝉。蝉鸣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孩子们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要逮住那一阵阵的浪。“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大声地喊。接着有人赶快打开铅笔盒,把蝉关了进去。
到了教室,大家相互炫耀铅笔盒里的小动物——蝉、天牛、金龟子。有的用蝉换天牛,有的用金龟子换蝉,大家互相交换也互相赠送。有的向别人乞求几片叶子,喂他铅笔盒里的小宝贝。
整个夏季,我们都强迫蝉从枝头搬家到铅笔盒里,铅笔盒却不会变成音乐盒,蝉依然在河边高高的树上叫。
夏天是声音的季节,有雨打、雷响,有蛙声、鸟叫及蝉鸣……蝉鸣足以代表夏,它是悦耳的和声。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2】第二自然段中的“那条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画“________”的句子写出了( )
A.孩子们的水性好,不怕水
B.孩子们生活在农村,擅长爬树
C.孩子们对树上的蝉充满期待
【4】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想在心里记住蝉鸣的声音
B.“袭人的浪”指的是湖里的波浪
C.蝉鸣吸引着孩子们,激起孩子们捉蝉的欲望
D.比起捉蝉,孩子们更喜欢听蝉鸣
【5】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小宝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说蝉鸣是“悦耳的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珍惜粮食
【1】“粒粒粮食汗珠换”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粮食来得很容易,一颗汗珠就能换来一粒粮食。
B. 粮食来之不易,每粒粮食都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2】这幅宣传画不适合挂在( )。
A. 食堂 B. 餐馆 C. 体育馆
【3】看了这幅宣传画,我想起了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_________。谁知盘中餐,粒粒皆_________。”它提醒我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猴子调皮的样子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到困难,我们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照样子,补充句子)
洁白的雪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同学基本上都发表了意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书小达人。
本学期,相信同学们一定都读过很多关于寓言故事类的书籍。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读的寓言故事类书籍是《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本书中你最感兴趣的是: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们决心为祖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2.我们应该尊敬老师的辛勤劳动。
3.经过努力,他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4.经过努力拼搏,夺得了拔河比赛的第一名。
5.校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
20、修改病句。
①各种颜色的红气球在空中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树上搭了一个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列词语想象故事情节,完成表格。
啄木鸟、玫瑰花、国王
拿起手中的笔把想好的故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