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喇叭(lǎ) 火焰(yàn)
B.戒尺(jiè) 挨打(āi)
C.富饶(náo) 猎人(liè)
D.膝盖(xī) 海滨(bīnɡ)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指手画脚”三个成语都是来形容动作的。
B.阅读时,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要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致。
C.识字很有趣,可以用熟字减偏旁,也可以用部首归类的方法。
D.“光/持石/击瓮/破之。”这句话的停顿是正确的。
3、我有一双慧眼,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语调(diào tiáo) 号召(zhào shào) 提防(tí dī) 灾难(nán nàn)
盘旋(xuàn xuán ) 铁钉(dīng dìng) 头顶(dīng dǐng) 总统(tǒng chōng)
4、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调(diào)换
B.目瞪(dènɡ)口呆
C.稍(shào)息
D.鲫鱼(jí)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在选择合适的填在下列的句子中
经久不( ) 秋( )无犯 好( )善断 刮( )疗毒
倾( )大雨 一无所( ) 蜂( )而至 传为美( )
1听说超市打折,大家( ),购买合适的商品。
2.一场( )过后,空气变得清新多了。
3.当我从台上接过校长手中的奖品时,台下的掌声( )。
6、看拼音,写词语。
chì bǎnɡ( ) dǎ jī( ) pǔ tōnɡ( ) yán liào( )
hū rán( ) kǎn chái( ) bào shài( ) pái liè( )
7、日积月累。
1.“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出自诗人_______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2.请你写两句学过的关于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
4.写一句你最喜欢的谚语:______________
5.《花的学校》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他有_____、_____等多部诗集出版,曾获1913年诺贝尔___________奖。
6.我国的少数民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8、读拼音,写词语。
ǒu ĕr qīnɡ xiānɡ ào màn ɡuānɡ jié
bié zhì mǎn zú chuànɡ jǔ xiū jiàn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敛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连连叫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3自然段,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反问句。
【3】按要求改写句子。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变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听秋
文/陈鲁民
一年四季,我最爱秋天。气候宜人,天高云淡,瓜果飘香,满目金黄,令人心旷神怡。同时,秋天也是最适宜“听”的季节。一入秋,天气渐凉,秋声四起,交织在一起,就像一支庞大的管弦乐队,奏响一曲悦耳动人的秋天交响乐。
秋雨是乐队的大提琴,如泣如诉,动人心弦,又缠缠绵绵,一下起来就没个头。夜里躺在床上,听那淅淅沥沥的秋雨,轻轻地掠过屋檐窗棂,就不由得想起蔡琴的歌:“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
秋虫是乐队的长笛,呜呜咽咽,时有时无。天气转凉,秋虫们开始粉墨登场,轮番上阵,白天是蝈蝈,夜里是蛐蛐、纺织娘。它们低吟长鸣,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真乃人生至乐。
秋叶则是乐队的定音鼓,平时不显山露水,发声则一鸣惊人。一叶知秋,一片小小的落叶便宣布了秋天的到来,不露声色却威风霸道。
此外,还有秋天南飞的候鸟,呼老唤幼,遥相呼应;秋天的江河大潮,奔涌呼啸,声震天地;秋天的游人,登高望远,吟诗唱和美好的秋天就这样扑面而来,不妨让我们静静地侧耳聆听,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享受秋高气爽的惬意,唱一曲新的秋声赋。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入句后 内。
①心境开阔,精神舒畅。_____
②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_____
【2】作者开篇就写最爱秋天,理由是什么?请你用文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心旷神怡。
【3】作者笔下,“秋天交响乐”是由什么组成的?请根据文意,完成下列填空。(后两空填文中的四字词语表明其特点)
是乐队的大提琴, , 。
是乐队的长笛, , 。
是乐队的定音鼓, , 。
我也会写: 是乐队的 , 。
【4】一曲《秋声赋》,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妙。古诗中也有写秋景的佳句,请你工整地抄写下面两句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仁慈天使
南丁格尔出生在一个英国很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从不把玩坏了的布娃娃丢掉,而是把布娃折断的手或脚重新缝好,细心地加以照料。长大后的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一名护士,热心地照顾、帮助病人。
后来,英国和别的国家爆发了一场战争,大批伤员在战地医院里死去,因为战地医院仅仅是一座座肮脏易感染的帐篷。南丁格尔来了,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不允许细菌滋生。
她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她为他们唱歌、读圣经……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每个夜晚,她都提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去巡视,慰问和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伤员们都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逝世,享年90岁。南丁格尔终身未嫁,她的一生为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1912年。国际护士会倡议定于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 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提 ① tí ② dī
提供( ) 提防( ) 提醒( )
(b)扎 ① zā ② zhā ③zhá
扎裤脚( ) 挣扎( )扎手( ) 驻扎( )一扎干草(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颗( )的心 一座( )的帐篷 一位( )的天使
(3)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伤员们为什么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读不完的大书(节选)
①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②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的。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③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1】通过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千姿百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 ”画出来。
【3】填一填,选一选。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这句话写得很生动,不仅写出了风吹竹叶的_____________,还把它比作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的画“×”。
(1)“读不完的大书”中“大书”指大自然,那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 )
(2)第①段使用了丰富的句式来描写动物,突显了大自然的多样和好玩。( )
(3)第③段“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池塘边的竹子。(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萝卜回来了
①下雪了,下雪了,外面大雪纷飞,地里、山上都盖满了雪。小白兔没有吃的了,跑出门找东西吃。她找呀找呀,找到了两个萝卜。小白兔自己吃掉一个,留下了一个。她想:天气这么冷,雪这么大,小猴子没有吃的吧!这样想着,小白兔就心急如焚地给小猴子送去。
②小白兔跑到小猴子家,小猴子不在家,小白兔就把萝卜留在了小猴子家里。原来啊,小猴子出去找东西吃了,他找到了几颗花生,快快乐乐地回家来。小猴子走进屋里,看见萝卜,就说:“咦,这是谁送来的?”小猴子吃完了花生,他想:天气这么冷,雪这么大,我把这个萝卜送去给小鹿吃吧!
③小猴子跑到小鹿家里,小鹿不在家,小猴子把萝卜留在了小鹿家里。原来小鹿出去找东西吃了。她找到了一棵青菜,心满意足地回家了。小鹿走进屋子,看见萝卜,说:“这是谁送来的?”小鹿吃完了青菜,她想:天气这么冷,雪这么大,我把这个萝卜送去给小熊吃吧!
④小鹿跑到小熊家里,小熊不在家,小鹿把萝卜留在小熊家里。原来小熊出去找东西吃了……
【1】第①段中“大雪纷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这个词语你用的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画“ ”的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
A.悲伤
B.奇怪
C.满足
【3】故事中用了不同的词语来描写小白兔、小猴子、小鹿的心情,请摘抄下来。
小白兔→( ) 小猴子→( ) 小鹿→( )
【4】读到文章最后,请你预测一下萝卜最后会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什么预测的?选出对应的预测方法,把序号填到括号里。( )
A.根据题目预测
B.根据生活经验预测
C.根据插图预测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同情的眼神
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yòu)。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啼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你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驮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安慰和怜悯(mǐn)的帮助太少了。”
说完这些,那名骑手——托马斯·杰斐(fēi)逊(xùn)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内打“√”。
打量(liàng liáng) 似乎(sì shì)
立即(jì jí) 友好(hào hǎo)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因为…所以…
①骑手( )把老人驮过河,( )驮到他要去的地方。
②( )老人想求他们帮忙,( )当老人仔细看他们的眼神,立即看出他们没有关心老人的处境。
③托马斯·杰斐逊告诉老人,( )自己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 )他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3】从第一自然段里找出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词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老人在路上遇到过哪些人,他们对老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节选(15分)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 )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 )粮食,小青蛙在加紧( )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 jiào jué )。松柏( )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sheng shang),杨树、柳树的叶子( )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按原文填空。 (5分)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1分)
(3)填空(3分)
( )的小喇叭,( )的衣裳,( )地睡觉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舒舒服服:( )( )( )
油亮亮:( )( )( )
(5)这段文字写了三种动物和三种植物准备过冬。三种动物( )、( )、( ),三种植物是( )、( )和( )。(3分)
16、按要求写句子。
1.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交际实践。
在三年级(1)班“身边的小事大家谈”活动中,“文明小组”的四位同学针对下面两幅图展开了讨论,请你把他们的讨论补充完整吧。
文文:我认为第1幅图中小男孩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我和文文的看法一样,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聪聪:我认为第2幅图中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我赞同大家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体会句子含义。
(1)“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句中的前一个“幸福”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后一个“幸福”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3)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运动会开始了,操场上空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学不喜欢读课外书,他们读起来没有耐心,随便翻翻看看课外书就丢下了。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把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想法具体写一写,题目自定,要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恰当运用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