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2、有关SO2、MnO2、CO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由原子构成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3、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等体积的CO与O2反应
B.1g硫和1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C.等质量的石灰石与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加热氯酸钾与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4、下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钙元素
B.图中x=17,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
B.磁铁矿
C.铁锈
D.生铁
6、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此过程中属于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无任何作用
7、忠县空华城遗址墓葬出土了金、玉、陶瓷等器件3000多件,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金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79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9
D.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
8、“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之一”。如图是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电荷数为14
C.图中x的值为8
D.硅原子质量为28.09
9、“天宫”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宇航员生活的重要保障。如图是资源再利用中的一个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
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2CH4+H2O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反应时间对应的图形正确的是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Mg粉、Fe粉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D.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二氧化锰的的作用
B.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影响
D.证明燃烧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12、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密性
B.移走蒸发皿
C.取用锌粒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13、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在距离地球400多公里的“天宫”,航天员展示了“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锆元素是非金属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B.图中“91.22”表示1个锆原子的质量
C.图中m的值为40,n的值为2
D.锆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rO
14、工业上利用接触法制硫酸,接触室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SO2发生了还原反应
C.V2O5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15、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HNO3和FeCl3
B.NaOH和HCl
C.BaCl2和Na2SO4
D.KOH和CuSO4
1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物质燃烧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17、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知识归纳 | B.催化剂 |
①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②原子的中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③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 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中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
C.实验记录 | D.实验方法 |
①用10mL量筒量取8mL 水 ②酚酞溶液中滴入浓氨水,溶液会变红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8g食盐 | ①鉴别O2、CO2——用澄清石灰水 ②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燃烧匙 |
A.A
B.B
C.C
D.D
18、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 = 10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19、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在常温下,铁与氧气不发生反应
C.鱼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验满O2
C.检查气密性
D.过滤
21、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属于阳离子
B.②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②和③属于同一种元素
D.④表示的粒子为
22、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此时生成的C的质量为
A.3g
B.4g
C.5g
D.6g
23、下列整理的化学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及安全常识 | B.实验现象描述 |
①CO2、SO2、NO2均是有害的空气污染物 ②厨房天然气灌漏,应打开电排气扇保持通风 |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一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②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一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 |
C.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基本类型 | D.化学与能源 |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 ①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石油、煤、天然气属不可再生能源 |
A.A
B.B
C.C
D.D
24、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铁锈
B.锰钢
C.黄铜
D.焊锡
25、钛合金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如图是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原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B.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22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D.钛的元素符号为 TI
26、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别天然气与一氧化碳 | 分别点燃两种气体,检验燃烧产物 |
B |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观察现象 |
C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通入氧气并点燃 |
D |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将二氧化碳直接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27、距离中考还有一周时间,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中不要忽视健康。所以饮食上我们要注意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下面是多多同学的早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多的早餐是蔬菜饼(由蔬菜和面粉制作)和牛奶,蔬菜饼能给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①___________。从牛奶中获得的蛋白质,在体内生成氨基酸后,一部分氨基酸重新组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维持人体的②___________。
(2)多多的妈妈为了能让他吃上更加新鲜的蔬菜,在阳台上种起了无土栽培蔬菜,绿叶菜营养液配方主要成分有:Ca(NO3)2、NH4H2PO4、MgSO4、(NH4)2SO4 、K2SO4、KNO3.配方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①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中K2SO4这类化肥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②___________等功能。
(3)多多妈妈栽种的芹菜终于可以收获了。芹菜可以补充较多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填符号)
28、进行化学实验时,要保持安静,严格遵守________,防止________发生。
29、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1)人们常把煤做成蜂窝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来浇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
3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原子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3)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4)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5)若“ ”表示一个氯原子,则“
”表示_______。
(6)缺乏_______会导致侏儒症;
31、请从A~C中任选两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两个计。解释下列物质应用场景中的化学原理。
序号 | 物质应用场景 | 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理 |
A | 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 | ______ |
B | 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CO炼铁 | ______ |
C |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用作燃料 | ______ |
32、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
(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一种)
(4)在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3、如图,赣南脐橙是江西特产。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赣南脐橙鲜艳美观、肉质脆嫩、浓甜芳香,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各类营养物质,其中每100g含维生素C(C6H8O6)的质量约15mg。
(1)维生素C中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3)通过计算得出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成年人每人每天所需维生素C的质量约为60mg,假设某人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全部从脐橙中获得,则此人每天至少食用脐橙的质量为_______g 。
34、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2)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5、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
(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4·nH2O=CH4+nH2O,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O+2H2CH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
①CH4+H2OCO+3H2 ②2CH4+O2
2CO+4H2
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序号)。
36、以下是某同学做的两个家庭小实验。
(1)如图所示,将棉质手帕浸上酒精水溶液(1:1)后点燃,燃烧后手帕完好无损。从燃烧条件的角度看,手帕没有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白纸生花”----------用一种无色液体在白纸上画了一朵花,晾干后,小心地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刻呈现一朵花。请你写出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药品。__________________。
37、用以下装置验证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
(1)A中体现了木炭粉具有_______性(选填“还原”或“氧化”)。
(2)C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装置B、D中均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B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
(4)实验中能体现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中发生的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应同时点燃A、C中酒精灯
B.C中固体减少质量小于D中增加质量
C.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A、C处酒精灯后立即停止通二氧化碳
38、利用装置图,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
(1)图一实验中小气球发生的现象是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利用图二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
39、(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出臭氧的有关知识:
用途: _____ __________ ;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 ;
(3)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也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与弊: 。
40、请观察如图标志徽记:你认为它是什么徽记?, 请提出你在生活中一条节约用水的行为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