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
B.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溶液变浑浊
C.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
D.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通电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c>b>a
D.制取并检验H2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定质量的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B.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固体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具有均一性、稳定性、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4、物质的分离、检验、鉴别和除杂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呼出 CO2与空气中 CO2 的含量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
B |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
C |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 将气体通过足量生石灰 |
D | 检验蜡烛燃烧后生成水 | 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
A.A
B.B
C.C
D.D
5、经下列操作测定粗盐纯度,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6、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乙硫醇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一种空气污染物,该气体可能为
A.CO
B.CO2
C.SO2
D.NO2
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D.将t2℃ 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8、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A.
B.
C.
D.
9、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C.使蜡烛的着火点变为0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选项 | 劳动实践 | 化学知识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干冰升华吸热 |
B |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
C | 氧气用于气焊气割 | 氧气有可燃性 |
D |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 石墨有导电性 |
A.A
B.B
C.C
D.D
12、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与化学的发展不相关的是
A.燃料的应用
B.药物的合成
C.化肥的生产
D.建筑的艺术设计
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变化观:HgO受热分解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4、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闻气味
B.夹试管
C.连接仪器
D.点燃酒精灯
15、下列图像能符合题意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
B.通电分解水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将一定量盐酸逐渐加入碳酸钾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二氧化碳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氖气填充航标灯
B.液氮做制冷剂
C.氢气填充气球
D.氧气用于炼钢
17、下列区别物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B.区别碳酸钙和氯化钠:加入水
C.区别氢气和甲烷: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D.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
18、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水加热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
19、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试管
B.燃烧匙
C.烧杯
D.量筒
20、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
A.铁
B.银
C.铜
D.铝
2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氦气:He2
B.3个氢原子:3H
C.钙离子:Ca+2
D.氧化铝:AlO
22、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践行。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23、“锶型”矿泉水既有益于人体健康又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这里的锶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24、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色素、悬浮的杂质等
C.如果将无色透明的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则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D.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细菌、病毒等而起到杀菌作用
25、铬酸铅(化学式为)是工业色素,含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已知铬酸铅中Pb显+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A.-2
B.+2
C.+4
D.+6
2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4 | 10 | 10 | 2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35 | 1 | 9 |
A.X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中Y和Z的质量比为25:9
C.若Q为氧气,则反应为氧化反应
D.Y可能是单质
27、用化学符号填空:
(1)金属银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3)3个氮气分子 ____; (4)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
28、(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1镁原子 ;②2个硝酸根离子 ;
③热水瓶内胆的镀的金属 ;④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
(2)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从如图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填标号)。
a.表示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
B.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有8个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氧离子(O2-)
②构成氧气的微粒是 (填符号),氧气经降温和加压变为液态氧后体积变小,这是因为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③水是重要的氧化物,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登山和潜水供氧装置中,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科学研究表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中其质子数都相同,但中子数却不一定相同。碳元素中就有三种这样的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分别为6.6;6.7;6.8,分别记作为C-12.C-13.C-14原子。①C-12与C-13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如果C-14与O原子结合成CO2,则这种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9、节约资源
(1)化石燃料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要节约资源。燃料不充分燃烧既___________ 又 ___________。
(2)控制燃烧,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有:燃烧时有足够多的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
②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30、铝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例如用于制高压导线、铝合金、铝饭盒等。做铞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铝箔的一端固定在坩埚钳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要燃尽时,立即把铝箔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底部放一层细沙)中。观察实验发现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和镁条在空气燃烧现象相似。
(1)铝箔的一端要襄上火柴原因____________。
(2)为什么待火柴要燃尽时,才能把铝箔伸入氧气中____________。
(3)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一层细沙___________。
(4)写出镁条在空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31、(3分)右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碳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大约1000毫克钙,假设有60%钙从该钙片中摄入,成年人每天应食用 片该钙片。
32、《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铁锈研末、水调、内服,治疔疮”。
(1)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_____。
A 硫酸锌溶液 B 稀盐酸 C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 稀硫酸
(2)铁锈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3、生命的孕育和维系、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蒸馏水 ②清澈的泉水 ③冰水混合
(2)以下净水的操作:①静置②蒸馏③过滤,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
(3)把自来水过滤后得到的水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常用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
34、夏季,“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微观原因是___;草莓冰激凌的主要制作原料有水、鸡蛋、蔗糖、奶油、牛奶、草莓等,其中鸡蛋、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
35、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1)酸与活泼金属发生___________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化合物。
(2)酸与铁反应:
①硫酸与铁的反应: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②盐酸与铁的反应:___________。
③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___________的化合物的溶液呈浅绿色)。
(3)与镁的反应:硫酸与镁的反应:___________。盐酸与镁的反应:___________。
(4)与锌的反应:硫酸与锌的反应:___________。盐酸与锌的反应:___________。
36、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生活中遇到油锅着火时,通常用锅盖盖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纸箱着火用水浇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
(2)《易经》中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描述的是沼气的燃烧现象,写出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37、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I和Ⅱ根据图14和图15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用上述装置A。
(2)欲制取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C→_______(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_______(填"a"或"b")端相连。
Ⅱ.组成探究(1)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剂并按如图进行实验。通入O2,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 装置K中无水CuSO4变_____色 |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
装置L中_______ |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2 |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定量测定
①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CO2和1.8g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_______除上述③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②写出L装置中瓶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原因是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收集装置选择_______或_______,理由分别是_________ 和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
(3)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检查B装置气密性时,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________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H2S)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填编号),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填编号)。
3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 (_______)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化合反应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解析】(1)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
(2)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
(3)含量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
(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
(5)木炭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2
欲取75毫升水并加热至沸腾需要哪些器_______。
4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补齐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连线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