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因此被称为“亚圣”。
B.《骆驼祥子》中,对祥子打击最大,让他彻底失去生活的勇气,从而走向幻灭的是小福子的绝望自杀。
C.《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D.悟空变成假牛魔王被请到火云洞,红孩儿用生辰八字难倒假父王,悟空败走;前往南海请观音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服了红孩儿。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举贤荐能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表。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富贵不能淫》选自其中。
C.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我们学过他的《无题》和《夜雨寄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他和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署名 烦琐 不知所错 暴风骤雨 B.斡旋 狡辨 相辅相成 川流不息
C.出轧 丰硕 分崩离析 不修边幅 D.翌日 演绎 风云变换 名副其实
4、依次填入下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2月17日,经习近平主席批准军队增派的2600名医护人员全部抵达武汉。近一个月来,“战”字成为高频词,占据各大媒体。这场疫情防控的 ,是人民军队听从统帅号令、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是对人民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子弟兵总是奔向最危险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后,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军队迅速 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面前,人民子弟兵 、日夜奋战。疫情突如其来,这个看不到敌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既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也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A.阻击战 爆发 启动 前仆后继
B.狙击战 爆发 启用 全力以赴
C.阻击战 暴发 启动 全力以赴
D.狙击战 暴发 启用 前仆后继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戏谑/虐待 嘶哑/哑口无言 身体力行/行家里手
B.娉婷/聘礼 娇气/矫揉造作 心无旁骛/趋之若骛
C.朴刀/朴素 折腾/不折不扣 前仆后继/风尘仆仆
D.纶巾/沦落 通缉/打拱作揖 衣衫褴褛/缕缕炊烟
6、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dǎng 冗长rǒng 镌刻juān 翘首qiào
B.屏息敛声liǎn 铭记mín 嶙峋lín 簇拥zú
C.惟妙惟肖xiào 纤维qiān 侵略qīng 倒悬dào
D.络绎不绝yì 依傍bàng 雕镂lòu 遒劲jìng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 ,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 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 枯黄 干涸 堕落
B. 枯萎 干涸 堕落
C. 枯萎 干旱 陨落
D. 枯黄 干旱 陨落
8、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甲)文中的富春江山水与(乙)文中的三峡山水有什么共同特点?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离乡远游,途中路过满目青翠的北固山。这里还不是目的地,他还要乘船继续前行。
B.诗人放眼江面,只见江水碧绿,水波不兴,两岸之间的江面无比宽阔,船儿顺风前行,白帆高高挂起。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 ,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最物触发下希望大雁捎封家信到洛阳。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0、综合性学习。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等名家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七年级要开展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出两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的纸质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11、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说诗词中所有景物都寄托有情思。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诗题 | 批注 | 诗文 |
《使至塞上》 王维 | 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 |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 |
《雁门太守行》李贺 | 晚霞映照战场,在号角声鼓舞下,将士奋力反击。血迹衬托出战地的悲壮气氛。 |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 |
《黄鹤楼》 崔颢 | 既描绘了所见的黄鹤楼远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 | (3)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
《野望》 王绩 | 写秋日晚景,牧人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衬出诗人的忧郁与孤独。 | (4)_____,猎马带禽归。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 古人往往借夕阳来表情达意,作者通过描写夕阳西下时飞鸟结伴归还的场景,表达了弃官归隐的情怀。 | (5)________,________。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 日落时分立足海埂,望向西山,夕阳染红了天空;潜游于水中的白鲢鱼争相跳出水面。人欢鱼跃,好一幅惬意和谐的图画。 | (6)_______,________。 |
12、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请从下面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人物经历谈谈你对艾青诗歌《礁石》主题的理解。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①孙悟空 ②鲁滨逊
(2)每一位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这些意象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情感。在《艾青诗选》中,土地与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请从这两个意象中任选-个,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一意象给你带来的阅读感受。
13、阅读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想象鸟鸣的幸福
曾柱
①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缘于他们质朴的乡土味。
②鸟们是乡村的天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一粒粒细小的鸟鸣,像赤脚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籽,唤醒牛马,唤醒村庄,唤醒道路,唤醒树林,唤醒房屋。
③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记得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这句话让我感动。我想到的不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鸟。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④依然回到乡村的视角上来。鸟声,这是个有着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国画简墨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震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具象。一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
⑤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而体形更纤小、毛色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我深以为然。平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及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我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
⑥这些可爱的小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被人为地列为四个坏蛋之一,几乎被人们赶尽杀绝。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最亲密的联盟。
⑦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是自然的亲近者。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此种情境,今天的我们已只可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开头一段作者说“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结合全文概括鸟声的美妙之处。
【2】根据要求,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1)(第②段)一粒粒细小的鸟鸣,像赤脚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籽,唤醒牛马,唤醒村庄,唤醒道路,唤醒树林,唤醒房屋。(赏析加点词)
(2)(第③段)鸟声是树的花朵。(从修辞角度赏析)
【3】第⑤段中作者认可“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4】文章在第⑥段插叙上世纪五十年代鸟遭受迫害一事并引用《瓦尔登湖》中的话,作用是什么?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回答。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4、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为何有睡眠
①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② 。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③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
④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⑤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眠运动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
⑥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
⑦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⑧美国科学家恩瑞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已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
⑨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炎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⑩综合起来,植物睡眠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总之,植物的睡眠运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
(选自《百科知识》)
【1】本文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有何妙处?
【2】请在第②段段首加一句承上启下的话。
【3】文中画线句中“也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通读全文,说说植物睡眠的可能性原因主要有哪些?
【5】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切植物都有睡眠现象。
B.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只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C.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
D.进行睡眠运动的叶比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
15、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生活太平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温暖的饭菜;一次春雨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欢呼……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幸福。
请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