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带电微粒:质子、电子、钙离子
B.可燃气体:氧气、氢气、天然气
C.常见溶液:盐酸、碘酒、蒸馏水
D.常见合金:焊锡、黄铜、赤铁矿
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1 | 15 |
反应后质量/g | 未测 | 10 | 10 | 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避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3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3、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
C.
D.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只要是无声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B.使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D.地球上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5、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
B.沉淀、过滤、吸附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蒸馏所得的水几乎不含杂质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镉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
C.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
7、2023年10月26日,随着“神舟十七号”的升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了新的辉煌时刻。请回答下面小题。“神舟十七号”为保护乘员配备了安全气囊。安全气囊里的物质发生反应使气囊弹出,其反应之一为6Na+Fe2O3=2Fe+3Na2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闻气体气味
9、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各种电光源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
C.干冰升华会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稀硫酸能与石灰石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1、某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只需加入微量白磷即可
B.试管内的细沙可吸收产生的物质,防止污染空气
C.白磷能燃烧,说明生石灰遇水放热
D.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活塞最终停留在6 mL处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分子、原子、离子均可构成物质,因此物质一定是由微粒构成
C.一种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3、近年来,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不借助任何植物就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其中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物质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丁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14、市面上销售的一种工艺品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炭雕须特别注意防火
B.炭雕无色透明
C.炭雕在常温下不易变质
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有害气体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A.表示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至过量
B.表示发生的反应为:
C.表示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表示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16、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为58
B.铈属于金属元素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是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17、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回收废旧金属
B.野外焚烧垃圾
C.大力植树造林
D.发展公共交通
18、下列对比实验中,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证明蜡烛中含有氢、碳元素
C.探究金属活动性Fe>Cu>Ag
D.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1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变大
B.水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这是水的化学性质
C.用滤纸过滤可除去天然水中的泥沙等杂质
D.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产生黄色火焰
20、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A.天然气
B.煤
C.肼(N2H4)
D.乙醇(C2H5OH)
21、将金属X、Y,Z分别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观察到X和Z表面有气体生成,Y无明显变化;再将X和Z分别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Z无明显变化。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
B.Y>X>Z
C.X>Z>Y
D.Y>Z>X
22、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回答19~22小题。
【1】《天工开物》记载:“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愈经淘取”指用孔径小于锡砂的容器从水中淘取锡砂,主要利用的方法是
A.溶解
B.混合
C.过滤
D.蒸发
【2】中国传统印染工艺常用茜草素(C14H8O4)作染料。下列关于C14H8O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C.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3】印染工艺中常用磷酸钠(Na3PO4)作促染剂。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3
C.+5
D.-5
【4】马家窑彩陶表面的炭烟可用3%的H2O2溶液擦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CO
B.CO2
C.CH4
D.C
23、水中的鱼儿生存离不开氧,这里的“氧”指的是
A.离子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24、某工厂先用孔雀石制取硫酸铜[],再用“湿法炼铜”获得铜,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孔雀石用粉末而不用块状可以使反应更快
B.两处滤液中都是只含有硫酸铁
C.固体A中含有铁和铜
D.干燥铜时不能采取高温的方法
25、下列关于用微粒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在不停运动
B.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H2O分子——微粒是很小的
C.气体可以压缩——微粒大小可以改变
D.食盐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2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食物的腐烂
C.酿酒酿醋
D.蜡烛缓慢地燃烧
27、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氯化钠B、盐酸C、碳酸钙D、小苏打
(1)可用来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___。
(2)可用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
(4)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
28、(6分)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 图2 图3
(1)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 最外层电子数 B. 内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 、 、 ;
(3)图3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生成红褐色固体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②方程式中的配平系数为4.
30、将下列各名词填在与之相对应的空格中(填写序号)
①升华 ②吸水 ③挥发性 ④酸性 ⑤碱性 ⑥结晶
(1)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出现晶体的过程叫做______;
(2)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这是浓盐酸的______造成的;
(3)干冰可用作制冷剂,是由于干冰______过程中吸热;
(4)利用熟石灰的______,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1、2015年5月4日,北京的王女士因混合使用洁厕灵(盐酸)和84消毒液(次氯酸钠)清洁马桶,中毒死亡。其原因是2HCl+NaClO=NaCl+Cl2+H2O产生的氯气有毒。
(1)符号“Cl2”的意义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允许自来水厂使用氯气对天然水进行灭菌消毒,在此之前还要经过沉降、______、吸附等净化操作;要求水的总硬度(在CaCO3计)不超过450mg/L,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
(3)已知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那么,溴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
(4)氯和溴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见如图,二者属于同一_____(填“周期”或“族”)。
32、如图是镁、锌、铁、铜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示意图.
(1)根据图中现象分析,A表示的金属是_____.
(2)写出金属C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由图中现象可知,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_____.
33、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4、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纯棉毛巾b、羊毛围巾
c、涤纶织带
(2)人类生存离不开食物。
①水果和蔬菜富含的人体所需营养素是______,该营养素大多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②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______。
(3)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①易拉罐②废报纸③烂菜叶④矿泉水瓶,其中属于可回收的垃圾是______(填序号)。
(4)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
35、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①如图甲所示, 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②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______。
(2)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其化学式为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试计算:
①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②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m(c):m(H): m(N):m(O)是______;
③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④71g丙烯酰胺与______克CO2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36、0.2%的过氧乙酸溶液常用于空气和地面消毒。某班级要配制0.2%的过氧乙酸消毒溶液10kg,需要1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kg。稀释过程中,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7、结合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A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_____
(2)用B装置收集氧气时,得到的气体不纯,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C实验中潮湿的滤纸和水的作用是_____
(4)图D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试管甲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填名称)它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极,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_____,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_____下列还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B 水的蒸发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3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 。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 (填序号)。
(2)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___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 ___ (填序号)。
(4)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 ___ (填序号)。
39、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能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说明红磷比白磷着火点高的现象是_______。
(3)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0、自2020年冬,新冠疫情此起彼伏,山东“抄家式”援助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1)寿光蔬菜、济宁大米、青岛挂面等,其中寿光蔬菜为疫区人民提供丰富的______(填营养素名称)。
(2)枣庄援助的医用酒精、“84”消毒液能灭活病毒,细菌。进入医院,人们会闻到“84”味,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____。
(3)青岛某医疗公司提供的口罩,在疫情防治中的作用相当于化学上的______(填操作名称)。
(4)专家提醒人们多喝水,且饮用水硬度不能过高,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