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与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
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地缘关系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血缘关系
D.“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业缘关系
2、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 )
①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②将会有力地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③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推动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下俗语与社会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
A.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业缘关系
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缘关系
C.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地缘关系
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
4、2022年7月18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启动“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该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网络游戏、社交学习类App等平台,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及未成年人问题乱象,该专项行动( )
①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
③彻底净化了网络环境,保证未成年人免受不法侵害
④体现了对未成人的社会保护和网络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尤其重要的是要做好( )
A.认真预习
B.当堂巩固
C.及时复习
D.认真听讲
6、“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含义。”下列现象中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承担责任往往伴随获得回报的权利
B.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C.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职业的要求、道德规范、法律的规定等
D.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7、小莹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和朋友们交往的点点滴滴:“小莉常常‘损’我,但是不允许别人说我不好;我做了错事,晓芬一边批评我一边帮我。”从中可以看出( )
①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②友谊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快乐
③与朋友的交往中既有甜蜜也有苦涩 ④朋友之间不需要界限和分寸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这是因为( )
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③教师是一个最古老的职业④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政府运用协商和沟通机制,尊民意、听民愿等依法行政行使公权力。这说明法治要求( )
A.实行善治
B.实行良法之治
C.实行全民治理
D.实行管理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具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我们应该( )
①珍惜当下,把握机遇
②努力追梦,不负韶华
③只抓学习,不管其他
④固执己见,特立独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如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
①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②用倾听来应付父母唠叨
③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④用心感受体会父母的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习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时说:“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开拓中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这份材料说明生命接续( )
A.只需要传承良好家风
B.首先要敬畏生命
C.还要实现精神上的接续
D.只是身体上的生命
13、中国与中亚五国是友好邻邦。
上图表明( )
①多样的文化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②中国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③中国与中亚五国务实合作、互利共赢 ④中国主动化解世界各种难题与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干兴邦”“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样一句句直白响亮的号召,饱含了党中央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嘱托。这激励我们青少年要( )
①珍惜劳动成果,享受美好生活
②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③努力学习,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④积极参加劳动,创造灿烂人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跟友谊有关的故事,比如管鲍之交、伯牙子期、元白情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友谊中,我们经历着不同的体验,积累着各自的感悟。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友谊只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B.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友谊是双向的
C.朋友之间情深意重,没有任何争吵
D.任何时候都挺身而出,才真是够朋友
16、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启,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般情况下,对待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我们的合理路径是( )
①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②确立学习目标
③明晰学习的重要意义④提高学习效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17、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本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宪法( )
A.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B.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C.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8、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面对各种灾害,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遇到大雨或洪灾时,远离水库、河流、泥石流多发地等
B.发现有人触电时,赶紧跑过去将他拉开
C.发生交通事故时,首先拨打119
D.当地震发生时,在高层建筑的人乘坐电梯迅速逃离
19、全国“两会”期间,网民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在人民网等各大网站对自己较为关心的问题表达心声和意愿,积极献计献策。这表明网络( )
A.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推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20、习近平主席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启示我们( )
A.要善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B.文化是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D.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21、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西藏工作,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富民兴藏、长期建藏等重要原则,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初三某班看了这一报道后,有些同学说,民族团结意义重大,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但与我们中学生没多大关系。
22、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新中国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对于民法典的通过,同学们发表了以下观点。
甲 民法典是良法,颁布意义重大。
乙 有了良法,就能建设法治国家。
请你辨析。
23、 2019年4月20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进行10万人全负荷压力测试,540名园区志愿者上岗,他们整齐划一、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成为2019北京世园会的一道亮丽风景。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甲:志愿服务正能量,承担责任助成长。
乙:服务社会无意义,各尽所能促和谐。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24、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自觉做到诚信、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1)党和政府领导人为什么大力倡导诚信?
(2)要在全社会杜绝不讲诚信不守信现象,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至少二方面)
材料二:“如果有人告诉你,校外哪家小摊东西最好吃,我肯定一口汽水喷死他。别以为一出校门就是一群野猴子下山,看到串串香连着烧烤摊,你认为自己来到了美食城啊?海鲜?防腐剂泡的!地沟油卡拌烟灰!
(3)校外小摊所售自制食品害处多,它损害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
材料三: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进行一审宣判,判处周永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4)材料三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
(5)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何意义?
(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25、 近几年发现,我国青少年犯罪逐渐增多,占全国违法犯罪案件一大半之多,甚至14-18岁青少年违法犯罪增长率持续增高。以盗抢、暴力等为主要形式,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有很多(自身、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等多种因素),尤其是近期大连13岁男孩故意杀人案,更是引起全社会讨论如何看待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如何防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
我校正在举行“关爱青少年 让成长更健康”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你如何看待部分学生中传扬的“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公安不抓、法院不判。”的观点?
(2)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请你出谋划策。
26、 “中国梦”是近几年的一个热词。我市某中学九年级(3)班同学围绕“个人梦·扬州梦·中国梦”的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问题。
【聚焦中国梦】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请结合书本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精神”的理解。
【实现扬州梦】
今年适逢扬州建城2500周年,市委书记谢正义发表题为《人民幸福 扬州万福》献词,精辟地概述了扬州人追梦的历程:“2500年来,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的扬州人,凭藉自己的智慧、汗水和顽强毅力,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坚韧前行,在扬州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璀璨文明”。“今日扬州,激情涌动、生机盎然。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定局,现代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现代化大扬州的城市格局已经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正日益成为现实模样。”“必须……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扬州篇章。”
实现扬州梦,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至关重要,它需要春风化雨,需要我们传承发展。特约评论员华老师认为:“研究扬州文化,不要只数家珍,汲取2500年优秀文化传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过去的优秀里面,需要眼光向外看,进一步吸收外来文化优秀的东西”。
(2)请你结合书本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扬州文化?
【汇聚个人梦】
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梦,也是社会梦,民族梦,百姓梦,中国梦的伟大就在于他基于民生,利于民生,与其说是中国梦,不如说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的梦,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
(3)“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请结合书本知识和自身实际说说我们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自觉服务社会。
27、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要担负历史责任,让青春绽放绚丽的光彩。
联系自身实际,说明为此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28、材料一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古人云,人无信则不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材料二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章守法,积极预防违法犯罪。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一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我们为什么要讲诚信?
(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遵章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