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和下边不对应的是( )
A.张叔和小白是同乡——地域关系
B.爸爸和姑姑——血缘关系
C.妈妈和对门的刘姨是公司同事——业缘关系
D.我和小花是邻居——地缘关系
2、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台北代表团入场时,现场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运动员表示对进场的欢呼声及场面浩大留下深刻印象,明显感受到中国台北代表团欢呼声更热烈。这表明( )
A.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两岸同胞期盼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C.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D.坚持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方针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说明( )
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②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进入初中后,小昕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学霸养成记”来指导学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昕非常重视( )
学霸养成记 1.利用零散时间背英语,整块的时间读名著和做作业。 2.多和同学讨论问题,勤向老师请教。 |
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②运用不同学习方式
③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④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年11月7日,是中国政府同国际竹滕组织提出“以竹代塑”倡议一周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些建议表明我国( )
①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主导世界生态文明建设
④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年全国两会继续开设“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讲述意愿心声,展现履职风采,解读政策措施,回应社会关切,与中外媒体零距离交流。设立“三大通道”( )
①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
②能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科学决策提供根本依据
③有利于推进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④有利于彰显中国开放自信的形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⑨
7、2023年8月,在某工地,一男子潜入仓库偷窃电线,另一男子则在外面接应,恰巧被在附近小区装修的一位工人发现。面对此情此景,这位工人并未大声喝止,而是用手机全程拍下二人的作案过程并报了警。民警根据视频很快锁定嫌疑人身份将二人抓获。这位工人的做法,启示我们( )
①要严格执法,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②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③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见义勇为,也要保护自身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我是南宁市市民,是某中学的学生,是社区的居民,是博物馆的游客,是超市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反映了( )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每个人的身份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确定的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9、下列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①小明给同学起不雅绰号
②老师讲课出现错误,小丽举手示意老师
③自习课上班长使劲敲击黑板,高声训斥大家
④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小明很乐意倾听其他成员的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北斗全球组网就此完成。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说明( )
A.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B.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C.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获取核心技术
D.我国已发展为世界科技强国
1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书写了一个个“中国故事”,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奇迹”,塑造了全新的“中国形象”。这说明改革开放是( )
A.我国党和政府的惟一工作中心
B.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动力
C.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2、借助电商直播平台,不少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通过线上推广平台,一些地区的特色旅游也风生水起。这表明(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弊大于利
C.网络为科学技术创新搭建新平台
D.网络让传统人际交往受到限制
13、观察下列图表,你能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
A.取得重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变了基本国情
C.经济增速稳定,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D.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14、学习没有终点。因此,我们必须树立( )
A.自主学习的理念
B.合作学习的理念
C.终身学习的理念
D.探究学习的理念
15、某企业职工小李和小王,因企业改制而下岗。小李下岗不丧志,自己开了一家店自食其力。小王却认为自己成了企业改制的牺牲品,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想自杀。这一事例说明( )
A.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就不会有挫折
B.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清醒
C.产生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他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D.失意时,挫折会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
16、某著名企业创始人曾说:“拥有宏大、美丽的共同愿景对于团队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让所有人保持专注并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美好集体的愿景应包括( )
①拥有共同的梦想 ②向往美好的前景
③认同正确的价值观 ④具有相同的个性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6月11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毛某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浙江省宁波市监委监察调查。由此可知(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③监察委员会对全体公民进行监察 ④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调查职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辽宁盘锦一老人捡废品卖了12块钱,想给生病的妻子买打折牛奶,超市老板胡女士谎称厂家有活动,赠送老人牛奶。短短的一段视频,经多家媒体转发后感动了很多网友。在给胡女士点赞之余,还有不少人给店家留言,希望能联系上这名老人,尽可能地给予一点帮助。对此,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有( )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②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做到尊重他人
③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④生活中的点滴善行,汇聚成爱的海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为强化学生法治观念,桂林市某中学开展“违法行为——我判断”系列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出版社未经张某同意而出版其作品——民事违法行为
B.王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巨额财物——行政违法行为
C.李某将私家车长期停放在消防通道——民事违法行为
D.陈某编造虚假警情拨打110电话——刑事违法行为
20、下图是晓琳制作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写在“?”处的是( )
A.民主的足音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行使民主权力
D.参与民主生活
21、 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新增的“网络保护”内容备受关注。关于“未成年人网上交往”问题,有家长认为,网上交友危险重重,要严禁中学生网上交往,而许多学生认为,网上交往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家长无需大惊小怪。
请你就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22、小王认为,伴随着情感的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
判断:
理由:
23、2019年2月5日,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对此,有人认为当今社会再去花费精力学习古诗词没必要。
判断: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公民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
25、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说一说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26、【雷锋,从未走远】
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他不惜卖掉栖身老屋,创办了全国惟一的一家“支教公司”——白芳礼支教公司。面对别人的不解,他说:“我没文化,又年岁大了嘛事干不了了,可蹬三轮车还成,孩子们有了钱就可以安心上课,一想到这我就越蹬越有劲……”面对儿女的担忧,他说:“别惦记我,我挺好的。我这样活着,我觉得特别自在。”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知识体会白芳礼老人给我们留下的余香。(4分)
【关心,重在平时】
九(1)班的小强从小就觉得自己不如人,做事畏畏缩缩,说话躲躲闪闪,不敢畅所欲言。他特别害怕别人取笑自己,有时别人和他开个玩笑,他也觉得是在捉弄自己。其实他跑步很快,数学也学得很好,但他总觉得别人样样比自己强,心里经常灰溜溜的。
(2)请你运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有关知识,帮助小强走出阴影,走向成功。(3分)
【素质,有待提升】
某顾客购买家用电器后,因使用不当造成电器损坏,要求商店赔偿。在营业员不同意退赔的情况下,他辱骂了营业员,还砸坏了店里的一些电器。
(3)请你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这则案例对公民有何启示。(5分)
27、【明理践行,健康成长】由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组织的2015年“滨州好少年”评选结果揭晓,六年级学生范宪娜榜上有名。范宪娜,今年13岁,2012年父亲在工地不幸坠亡,母亲丢下10岁的她和3岁的弟弟另嫁他人,爷爷奶奶年老多病。她为了帮助爷爷奶奶撑起这个家,在勤奋学习之外,回到家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帮爷爷奶奶干家务活,星期天打零工拾棉花补贴家用。生活的压力没有压垮这位13岁的女孩,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经常帮助班里的同学。
请你认真阅读材料,积极探究,完成以下活动。
(1)范宪娜身上有着坚强的意志,坚强意志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向她学习磨砺坚强的意志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3)怎样才能磨砺坚强的意志?
(4)从范宪娜的事迹,我们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28、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风的轻盈岁月,生命是雨的淋漓尽致,生命是有着许多和音的交响乐,生命是有着一颗感恩而快乐的心,生命是能够每日快乐洋溢的幸福。生命给予了我们无限多的东西,我们唯一能回报生命的只有珍爱生命。
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珍爱生命,某校七年级(3)班开展了“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和爱护自己的身体,你该如何做?
(2)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你应该怎样养护自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