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山东淄博中考政治真题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网络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反映出网络(     

    ①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②消除了国家地理界限

    ③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④使人人都能相识相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7年前,北京大学的保安张俊成通过自学,考上北大法律专业自考专科,轰动一时。他也被称为“北大保安第一人”,并由此拉开了北大“保安天团”考学的序幕。如今,张俊成已成为一所民办中职学校的校长,桃李满天下。张俊成的故事告诉我们(     

    ①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②学习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③只要学习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④学习让我们获得成长,为幸福生活奠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     

    A.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B.扩大投资规模,注重经济结构优化,依赖国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C.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消耗型产业

    D.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把企业作为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 4、周云丽是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第一届毕业生,曾经她最大的愿望是“走出大山,赚大钱”,但进入女高后,她的理想变成了当一名老师,毕业后她放弃编制回到母校,接力恩师张桂梅,她说“我想成为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这启示我们(     

    A.少年时的梦想最天真,不可能实现

    B.梦想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C.少年许下的梦想与未来人生目标最接近

    D.只要在少年时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 5、“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这些铭刻于心的古老家训(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蕴含了中华文化精髓的丰富内涵

    ④已经融入我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B.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D.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

  • 7、某省在事业单位招聘方面,对符合条件报考亊业单位的自主就业退役大学生士兵笔试成绩加五分。此举旨在激励适龄青年履行的义务(     

    A.保守国家秘密

    B.依法纳税

    C.遵守劳动纪律

    D.依法服兵役

  • 8、下面的漫画启示我们(     

       

    ①我国致力于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厉行法治②法治能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绝对公平

    ③依法严惩就可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④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 9、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这说明关爱他人要(     

    A.心怀善意

    B.尽己所能

    C.讲究策略

    D.排忧解难

  • 10、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巴以冲突已致双方1万多人死亡,加沙地带己育超过30多万人无家可归。材料说明(     

    ①国家好,人民才会好②人民利益要高于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④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就会遭受欺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①

  • 11、2023年11月11日,以“融合两岸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交流融合月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少年2000余人参加,两岸同胞相聚鹏城,共叙亲情,共谋交流合作,共话融合发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B.海峡两岸交流能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同步发展

    C.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 12、“我会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啦!”“我跟乐队的伙伴们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真大呀!”“我创新了一道菜的做法,爸妈夸我心灵手巧。”同学们的分享启示我们(     

    ①创新无处不在,人人皆可创新②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

    ③创新能给人们带来获得成就的喜悦感受④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才是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感动全网的脑瘫女孩豆豆,2岁时曾被医生断言一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但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5岁时挑战自己穿衣服,并学会了独立行走,如今顺利进入了校园学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产生的反应不同

    ②生活中的挫折总是会让我们消沉、精神懈怠

    ③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负面情绪,正确对待挫折

    ④困难与挫折越多越好,可以促进生命的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90后”刘亚楠把村官方新媒体账号运营得风生水起;“95后”重庆小伙唐义,回村养牛,逆流而上……当今很多年轻人返乡采用新方式创业,扎根农村。这告诉我们(     )。

    ①大众创业深入人心,人人都能成功自主创业②新方式创业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③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年可以注入青春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下列这组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提高国际地位

    B.增加经济收益

    C.维护国家利益

    D.增强军事实力

  • 16、今年的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12位已退休且过脱密期、此前隐姓埋名的中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首度公开。他们潜心科研,使中国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为祖国打造了强大的空天防御盾牌。这些无名英雄的故事体现出(     

    ①承担责任无怨无悔,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平凡的人想要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隐姓埋名

    ③应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放弃个人利益

    ④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2023年10月16日,在四川崇州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无辜的2岁女童在自家楼下遭到一只狗的凶猛袭击,导致她严重受伤,情况令人心痛。为此,全国诸多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①规则维系秩序②规则约束权利③规则一成不变④规则保障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8、小明在课外阅读中,收集了下列诗句,其中与“不学礼,无以立”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言必信,行必果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人无礼则不生

  • 19、如图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吃的变迁”,由此可见(     

       

    A.改革开放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B.改革开放使我们实现了同步富裕

    C.改革开放已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

    D.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20、《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泛网络视听领域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有42.7%的用户在最近半年内因观看网络视频或网络直播而购买过商品,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及学习相关知识的首要渠道。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④网络无限突破了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放学路上,几个同学边走边吐槽。小璐揉着眼说“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快一年没有回家了,我太想他们了!”。小明苦着脸说:“这次考砸了,回家又得挨骂了。”陆婷说:“班里几个好友突然不理我了,好郁闷!”小丹说:“我觉得这都是生活中的小障碍,我们难道就因为一点小障碍就不向前走路了吗?生活中难免有挫折,只要我们发掘生命的力量就一定可以战胜它,不断战胜挫折可以使我们越来越强大。”

    请你运用以学知识,对小丹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22、近年来,在中学生中出现了穿名牌、比吃喝等现象。针对这现象,小华同学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要享受生活,没必要再提倡艰苦奋斗了。”

  • 23、   近年来,围绕中小学教师是否应享有惩戒权,社会各界多有争议,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施行,以规章形式赋予并明确了中小学教师惩戒权。规章化、制度化的惩戒体系,无疑将免除部分教师不敢对“熊孩子”实施惩戒的后顾之忧,同时避免惩戒权被滥用。有人认为,《中小学育惩戒规则(试行)》是对学校和老师的单向保护,不利于师生之间平等相待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请你评析此观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12分伴随着成长的脚步,我们成为日趋成熟的九年级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我们成熟的重要标志。

    2014年3月2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潘石屹、陈里、徐小平、陈彤……拥有上百万粉丝的十几位微博大V微博平台上粉丝数目超过10万的称为大V,齐聚央视新址进行座谈,共同探讨网络平台上名人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积极发挥正能量。

    鲁炜主任在座谈讨论中再次提出,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共同遵守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1)材料中为什么特别强调大V这一社会角色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有同学认为我不是网络名人,就没有社会责任,也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运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 25、   材料一:2020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5周年。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不忘初心艰奋斗,自治区综合实力实現了历史性跨越。

    材料二: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全面贯彻觉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紫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强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

    (2)响应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 26、    2019年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1)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我们怎样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 27、【明理守法重践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以下是习主席论法治的几句箴言,请你和小亮一起来学习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依法治理,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要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须转化为人们内心自觉才能真正为人们所遵行。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1)以下是亮学习法治箴言的学习笔记,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充完整

     

    2)学习箴言一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符合奉法者要求的中学生形象是怎样的

     

  • 28、   材料: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贵州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王晓光受贿、贪污、内幕交易案,对被告人王晓光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亿七千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亿七千三百五十万元。对王晓光受贿、贪污、内幕交易违法所得及其孽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1)哪些国家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

    (2)这些机关分别行使了哪些职权?

    (3)这些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中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