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甘肃庆阳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观察漫画,国家“重拳出击”的理由是(     

    ①环境恶化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②目前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③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治理污染能彻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下列能够体现批判性思维的是( )

    A.妈妈批评了穿着另类的小明,小明觉得妈妈的审美观有问题

    B.在老师讲析解题思路时,小文质疑后提出自己更合理的见解

    C.初中毕业考试前,小丽按照自己的想法报考了一所美术学校

    D.小雅喜欢用文字记录心情,经常在自己的电脑里写一些随笔

  • 3、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 4、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这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是(     

    A.换位思考

    B.自我暗示

    C.自我激励

    D.欣赏他人

  • 5、2022年1月1日至1月15日为非机动车遮阳强拆严管阶段,合肥市交通管理部门对路面发现非机动车安装遮阳篷的,一律强制拆除,视情依法查处。每个市民都必须遵守该规定,是因为(     

    ①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自由是有边界的

    ③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必然受到行政处罚

    ④他律是保证社会规则得到遵守的唯一办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啡,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等。要根治这些乱象,必须(     

    ①宣传规矩,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

    ②培养规矩意识,提升守规矩的文明素养和习惯

    ③加大立法力度,把道德义务都认可为法律规范

    ④把刑罚落到实处,让不守规矩者付出惨重代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全国扫黑办要求全国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深入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沿着法治轨道走向深入。这有利于(  )

    ①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③彻底根除一切违法犯罪活动

    ④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这表明(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②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2022年5月,王女士在某健身房充值年卡后,该馆搬迁。因无法继续到新址场馆消费,她要求退回预付款,遭到商家拒绝,双方因此产生争执。王女士依法求助的途径有(     

    ①聚集亲朋到场馆暴力索赔②拨打12315热线求助

    ③去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④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发表重要论述,为科技强国建设指明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是因为(     

    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

    B.我国还不是创新型国家,要努力奋斗

    C.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我国要保持创新强国领头雁的地位

  • 11、“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

    ①学习方法应该因人而异                                 

    ②学习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③学习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④学习方法要与兴趣爱好相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带来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等观念。本节课老师最可能讲的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人民当家作主

    C.创新改变生活

    D.建设法治中国

  • 13、2022年12月,首届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可再生能源、空间卫星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和深入的合作。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的世界,中国始终是行动派。这说明中国(     

    ①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②主导世界发展,尽显大国担当

    ③积极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深度互动

    ④积极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4、小明参加了某网站的“在线答题赢奖品”活动,在答题时,他发现有一道题竟然将台湾、香港和加拿大并称为国家。小明立刻停止答题,并把这一错误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对小明的做法,认识合理的是(       

    ①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义务            

    ②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③履行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履行了公民民主监督的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5、观察漫画,漫画中熬夜网聊的男子没有认识到(     

       

    A.网络交友好处多

    B.网络信息不可信

    C.沉迷网络危害大

    D.网络言行受限制

  • 16、由于年龄、学识、阅历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对此,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①小强:“我们应尊重老师的不同。”②小刚:“让老师改变教学风格。”

    ③大壮:“要接纳老师的不同。”④小明:“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7、生命是短暂的。下列诗句能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③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8、下列说法能体现下面漫画寓意的有(       

       

    ①学会换位思考   ②珍视和守护生命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④提高驾驶技术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把好吃的菜夹给客人以示尊重、把够不着的菜夹给小孩以示关爱。“夹菜”可以说是我国很多地方的一种餐饮习惯。保持良好的“夹菜”习惯,需要注意(     

    A.发扬传统,不拘小节

    B.摒弃陋习,自顾自吃

    C.文明用餐,使用公筷

    D.表达亲密,忽视卫生

  • 20、对于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规则完全限制了男子打电话的自由

    B.男子遵守规则,就会失去了打电话的自由

    C.男子享有自由的同时也应接受规则的约束

    D.对自认为不合理的规则,男子就不必遵守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前提。

     

  • 2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请阅读材料,运用国情国策知识,回答问题。

    回望千余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由此我们才得以看清自身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品读近代史,一代代革命前辈、一桩桩革命事件、一座座革命遗址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安身立命提供了丰厚滋养;立足眼前路,我们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积极创造闪耀出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当代文化精品。

    随着4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10年来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落地,许多国家举行了各式各样的以“庆春活动”为代表的中外文化活动,白宫在2023年更是举办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农历新年招待会。不过,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不少海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局限在中国武术、饮食和中医等领域,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依旧任重道远。

    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只要秉持民族特色,就能在世界上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请你结合材料,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 23、请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1)期中考试时,小夏通过夹带资料、偷看同学答案考得了“好成绩”。

    判断:小夏的做法

    理由:

    (2)网络中,想要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恐怖等信息,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

    判断:

    理由:

    (3)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中学生尽量少参与社会生活。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战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領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3)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

    (4)青少年应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 2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通过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建立备案审查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举措,加强宪法的实施。

    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这是《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在2016年1月1日施行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依法进行了宪法宣誓。

    请问:加强宪法的实施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什么积极意义?

     

  • 26、成长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某校七年(1)班的同学们围绕着“成长在路上”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奏出美妙旋律

    成长集体的兴衰,与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荣辱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爱护集体,爱护集体的荣誉,爱护集体的财物,都要共同维护集体的发展成果,共同奏出促进集体向前发展的美妙旋律。

    (1)划线部分内容体现了集体荣誉感有怎样的意义?

    (2)“奏出促进集体向前发展的美妙旋律”,对此,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两点即可)

    唱出美丽生活

    成长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源来,情感之归宿,奋斗之动力。祖国就是一个大集体,而我们的学校就是一个小集体。集体就像一条船,她是我们达到胜利彼岸的依托,我们必须保证她的稳定与前进。

    (3)材料中提到的情感属于何种情感?

    (4)“集体就像一艘船,她是我们达到胜利彼岸的依托”.说明集体有何作用?

    舞出美好人生

    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令我们向往和追求。为集体争光,不只是为了班级,也是为了我们自已,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有情怀和抱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5)我们所向往的美好集体是什么样的?(答出两个方面)

    (6)做有自信的中国人,自信的人有哪些表现?(两点即可)

  •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表明中国梦不是简单地重新寻回昔日的荣光,而是让中国走向未来,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2)中国梦有怎样的基本内涵?

    (3)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成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

  • 28、材料一潍坊市奎文区刘华,16年来持之以恒地做好事,做好事已成为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热情地伸出双手,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周围一大批人。2005年起,她发起和组织红网爱心家园网友开展各种义工活动。多年来,刘华和义工们通过人影响人的方式汇聚成一种精神力量,先后发动慈善活动100多起,筹集发放慈善物资100多万元,为社会增添了温暖和感动。

    材料二潍坊市中小学生义工证

    1刘华和义工们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6分

    2刘华和义工们通过人影响人的方式汇聚成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对潍坊市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6分

    3潍坊市号召中小学生参加义工活动,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潍坊市的义工活动做些什么?6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中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