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210根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每年可节约10万度电。杭州亚运会的相关设计主要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
A.创新和协调
B.绿色和开放
C.创新和绿色
D.协调和共享
2、图示法是厘清概念间关系的有效方法。下列概念关系可以用图表示的是( )
A.①法律②规则
B.①民事诉讼②行政诉讼
C.①罚金②主刑
D.①国家利益②国家主权
3、2035年我们国家要实现的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下列历史典故能彰显爱国主义的是( )
A.商鞅立木为信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季布一诺千金
D.匡衡凿壁偷光
5、“诗与远方”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期待,而实现“诗意”抵达,需要风雨兼程。这启示我们( )
①实现梦想要脚踏实地和全力以赴②实现梦想只要站得高必能走得远
③有了长远规划就能实现人生目标④坚持努力就有机会距离梦想更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年8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学前教育法草案。草案在规划与举办、保育与教育、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回应人民关切。这表明( )
①教育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
②对学前教育予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走向“有法可依”的新征程
③我国逐步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以法律武器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④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对于中学生活新天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奇的实验器材②富有挑战的课程
③奇装异服酷打扮④社团生活新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规程打破了“以身高论票价”的旧规定,开启儿童票“身高+年龄双规制”销售标准。这一规定折射出( )
①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②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③维护规则要从自身做起④规则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赢得朋友有三大法宝:第一,接受对方;第二,赞美对方;第三,重视对方。”下列对这“三大法宝”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接受朋友的任何错误
B.朋友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C.迎合朋友的心理来赞美他(她)
D.建立和呵护友谊需要方法和智慧
10、某班板报更新了以下三则名言:以下主题最能概括上述名言内容的是( )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再小看别人 |
A.充盈生命展活力,关切他人送温暖
B.生活阅历逐渐增,认识自我途径多
C.认识自我促发展,人际关系更和谐
D.欣赏自己的独特,接纳自己的过去
11、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 )
①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②坚持诚信原则,绝对尊重他人隐私
③权衡利弊,做出合理选择④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对人诚实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因为( )
①带领人民实现同步富裕是党的宗旨②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民生问题是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新修订的《烈士公祭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学生以适当方式参加烈士公祭,发挥公祭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参加公祭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是为了( )
A.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要求
B.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是时代精神
D.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是民族精神
14、2023年11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传承经典,点亮人生”中小学师生诗词大赛隆重举行,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传承华夏文明,营造书香社会……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A.精神发育并不完全受到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B.精神家园的守护只需要关注和养护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C.精神生命的丰盈与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D.精神家园的守护需要不断追求物质生活和进行物质攀比
15、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用中国式浪漫表达了对所有运动员的珍贵情感。在传统文化中柳树被赋予离别、思乡、悼古、清高、柔美等诸多意象,其中最经典的文学意象便是送别。由于柳字发音通“留”,柳树就成为古人寄托相思之树,折柳也成为送别的重要仪式。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担忧,那就是灾害。既有地震、暴雨、火灾、洪水这些自然灾害;也有战争、恐怖主义这些人为灾害,我们还在与新冠病毒作斗争……对于这些灾难带给人类的启示是( )
①各国在各种灾难面前都能独善其身
②人类在灾难面前很渺小,束手无措
③各国间相互联系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④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鲁迅先生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C.每个人应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
D.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不可分
18、“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青春。所以,一定要慢慢走,慢慢欣赏,莫辜负。做一个心中有爱和美好的人。”这段话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中学阶段一定能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珍视当下,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③中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机会和可能,我们要尽情玩乐,好好享受
④要激发自身的潜能,重新塑造一个更好的“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9、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下图是该“居民说事”制度的主要流程。该制度体现的理论知识有( )
A.人民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唯一形式
C.“居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
D.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0、“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刚步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来说,可以从两句话中认识到( )
A.新的校园充满了新奇
B.初中阶段有很多梦想
C.要只专注学习,激烈竞争
D.要珍惜新的起点
21、材料一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该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要求和方式方法,并为家庭教育划定了底线标准。父母不仅要依法带娃,还得科学带娃,将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材料二 陈某对戍边烈士发表不当言论,诋毁其形象和名誉。2022年4月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陈某侵害戍边烈士名誉案,当庭判令被告陈某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用法治捍卫英烈荣光。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们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既需要法律的保障,又需要学会依法办事。
22、关于梦想,有同学认为: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对于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23、关于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有下面两种观点,请你进行辨析。
24、廊坊学生姜沅昊,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洗碗、扫地、洗衣服、简单的饭菜对于已经十一岁的他只是一个个小小的插曲,各类家务早已成为生活的常态并乐在其中。因爸爸妈妈工作繁忙,照顾外公外婆成了每天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须做的事。学习上,求知欲强、好学上进,课堂上敢于发问,善于质疑,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爱好广泛,全国音乐等级考试中级,动漫六级,国画山水六级,跆拳道红带。热心公益,每年都会攒下自己的零花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们。一个平凡的小男孩,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着青春最华美的乐章。
姜沅昊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抒写着青春最华美乐章?
25、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黄才发长年扎根教育和农村科普工作一线,搭建起了山里孩子迈向科学殿堂的桥梁。他多年如一日地开展科普工作,大力培养“兴趣+能力”的特长型学生,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潜力,充分发挥科技助学的作用,让科技成就青春梦想!
材料中黄才发老师"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潜力"的原因是什么?
26、 小勇在亲友聚餐时拒绝使用公筷(注:公筷可防止可能的疾病相互传染,通常指专用于夹菜但不用于吃饭的筷子。见图),当表弟劝说他时,他镇定地说:“亲友之间不用公筷不要紧,再说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别管了!”
(1)分析材料得知:小勇的话表明他没有认识到
A.遵守规则只能靠自律
B.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C.应当选择性遵守规则
D.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
(2)请用所学知识对你的上述选择做一下说明。
(3)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
27、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创业成功之前经历了很多挫折。高考时复读了3年,参加了30多次面试,都以失败告终。他参加警察的招聘,5个人里录取了4个,他是唯一被拒绝的。后来参加肯德基服务员的面试,录用了23个,他又是唯一被拒绝的。他向哈佛大学递交过10次入学申请,每次都毫无例外地被拒绝。马云说:“一路走来最让我感到骄傲的事情不是取得了什么成绩,不是存活下来,而是化解每一次危机,战胜每一个挫折。”
(1)为什么马云说最让他感到骄傲的事情是“化解每一次危机,战胜每一个挫折”?
(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样对待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
(3)如何让自已的生命充盈起来?
28、 材料一:一提起“中国速度”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中国近年来的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今天,“复兴号”完成的时速350公里每小时的评估测试再次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是中车集团在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动车已经成为我们的又一张“国家名片”,彰显了我国的科技与工业实力。
材料二:2018年10月2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根据督查发现和企业关切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难。
(1)请说出材料一中的中车集团属于何种经济成分?并分析这种经济成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和态度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