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997年的十五大到2017年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性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指导思想就是各阶段领导人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
D.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2、有人评价说:“(它)对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都起了规范和指示作用。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对“它”解读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
C.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确定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总任务
3、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 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 )
A.直接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国共两党的正式合作
5、下列文献中,曾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土地改革法》
C.《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
D.《民法》
6、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应包括
①国家富强②民族振兴③人民幸福④领导世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中最鲜活的分子。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主题设计的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宗棠――虎门销烟 B. 邓世昌――抗击日本舰队”
C. 林则徐――收复新疆 D. 义和团――抗击“洋枪队
8、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钾慧、走向未来。2019年是某会议召开90周年,这是我们 党和军队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下面成为中国人民军队建军节和确立“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原则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南昌起义,三湾改编 B.秋收起义,古田会议
C.南昌起义,古田会议 D.秋收起义,八七会议
10、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南京等地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洋纱等货物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这表明(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
①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 ②主要代表人物是李大钊、李鸿章、鲁迅等
③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④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13、请你仔细观察下图,下图的寓意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中国革命的面貌 B.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C.中华民族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D.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
14、习近平主席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由中共直接领导的军队有( )
①国民革命军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
③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④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历史老师展示一幅历史图片。观察下图所示机构的名称是( )
A. 海军衙门 B. 总理衙门
C. 军机处 D. 内阁
16、解放战争时期,《青岛日报》报道:“须知共产党挖起铁轨埋地雷、丢炸弹,并不是共产党人在这么做,而是老百姓替他们这么做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得益于
A.赢得人民的支持
B.美国放弃国民党
C.国民党战略失败
D.国际社会的援助
17、它是特别行政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保证,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这里的“它”指的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18、古代雅典在伯里克利时代创造的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 )
A.健全的民主政治
B.影响世界的宗教
C.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D.优美的民间故事
19、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指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左宗棠采取的行动是( )
A.收缴鸦片
B.编练新军
C.收复新疆
D.进行改革
20、1846年在上海,一名美国士兵打死了一名中国黄包车夫,中国司法当局却无权对其知罪,列强的这种特权来自《南京条约》附件中的哪项条款(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在通商口岸的行动权利
C.外交豁免权
D.领事裁判权
21、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______》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3、【砥砺前行·实现梦想】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________。
24、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____(人物)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____(人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请写出下列相关战役。
(1)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________,大革命失败。
2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8、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9、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经过多年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中国药学家____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疗疾的新方法。
30、志愿军堵机枪的英雄___,严守潜伏纪律的英雄__。
31、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城市改革指的是什么?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成立时发来贺电的西藏宗教领袖——
(2)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战斗英雄——
(3)“杂交水稻之父”——
(4)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一共三十年时间。
(1)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战。第一次是从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第二次是1945—1949午的解放战争。请问,在解放战争期间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人民解放军在哪个战役中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指出,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长期以来,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革。
邓小平还一再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认为任何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主张,要全面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材料三 下面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数据表》
时 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工业总产值 | 粮食产量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42亿元 | 1607亿元 | 30477万吨 | 343元 |
2011年 | 47.2万亿元 | 618853.3亿元 | 57121万吨 | 21810元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要解决当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针对这些问题邓小平作出了怎样的历史决策?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4)材料三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