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晋时期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了160余种货物的税率,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以前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的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望厦条约》
C.《虎门条约》
D.《南京条约》
3、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设立( )
A.司隶校尉
B.郡
C.县
D.刺史
4、设计历史知识情景剧是很有意思的课本剧。下面某班设计的历史课本剧,穿越了历史空间,把几个不同时期的帝王弄到一个舞台上来,给他们设计了各自的台词,其中出现失误的是
A.秦始皇:泱泱大国,完成一统,舍我其谁! B.汉高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三十税一。
C.汉武帝:平灭匈奴,张骞使西,四海归一。 D.光武帝:兴复汉室,恢复民生,严惩贪污。
5、宋朝地方政治体制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①文臣是地方州县的长官
②地方长官要接受三年一换的制度
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④通判对地方官行使监察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早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就开始种植水稻,但直到哪一时期,水稻产量才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7、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母系氏族社会形成
B.自然环境的恶化
C.房屋技术出现
D.原始农业的出现
8、明朝时期在台州打败倭寇的将领是谁
A.文天祥
B.岳飞
C.戚继光
D.郑和
9、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0、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A.七国之乱爆发 B.八王之乱兴起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篡汉
11、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A.汉字的传播影响广泛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汉字的造字方式固定单一
12、下列古钱币中,最能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是( )
A.
B.
C.
D.
13、以下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外交往
B.汉化改革
C.民族交融
D.经济交流
14、相传黄帝曾教人们制造船只,其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考古学家在河南、陕西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前的独木舟、蚕茧和丝织品等。两者对照,可以说明( )
A.所有的传说都是不可信的
B.研究历史只能依靠考古
C.传说可能有一定历史依据
D.所有的传说都是可信的
15、“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
A.唐与大食关系
B.唐蕃和亲的意义
C.唐与回纥交往意义
D.宋夏议和的影响
1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17、下列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
①烧骨
②石器
③洞穴中的灰烬
④骨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中国古代统治者秦始皇、汉武帝在处理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中央集权
B.儒家思想
C.外族骚扰
D.国家统一
1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喻指( )
A.西湖的景色秀丽,文娱活动丰富
B.杭州经济发展繁荣的程度超过了开封
C.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D.南宋百姓生活安宁和国家经济的繁荣
20、“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分别是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东汉光武帝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导致“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21、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有: ______ 东渡日本; ______ 西行天竺。
22、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出现于明朝中期,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它是《()》。
23、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____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确立。
24、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________”的学术繁荣局面。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
25、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__________”,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__________”,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26、贾思勰:_____人,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撰写了《___________》一书。
27、唐朝后期,起义军在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__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28、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春秋时期,与“问鼎中原”有直接关系的一位霸主是______;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新儒家”、“儒学复兴”等现代、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对中华民族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西汉武帝时期的下图中的人物花了18年的时间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我国古代的一部数学名著是《______》,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思想相对自由,清谈之风盛行,表现出独特的文化色彩。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______;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______》,在世界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石窟艺术体现了这一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___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9、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汉朝早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0、公元前_______年,秦孝公起用_________变法。
31、将下列朝代与相应的建立者、暴君连接起来。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3)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4)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制度——
(5)汉武帝时期统一的货币——
(6)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事件——
33、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等认为唐宋是中国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写出图片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
史书记载,在唐都长安,太阳升起后,击鼓开市,开始贸易活动;傍晚日落前,关门闭市,停止贸易活动。
(2)依据材料比较,与唐朝相比,北宋城市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
材料三
(3)材料所描绘的纸币,最早叫什么名字?出现在什么时期什么地方?结合所学,它的出现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