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分别与
相切于E,F,G三点,且
,
,
,则
的长为( )
A.
B.
C.
D.
2、二次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3、下列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
A.x2+10=0 B.x2+x+1=0
C.x2﹣x﹣1=0 D.x2﹣x+1=0
4、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3 B.(﹣
)2=9 C.±
=±3 D.
=﹣2
6、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7、某航空公司有若干个飞机场,每两个飞机场之间都开辟一条航线,一共开辟了10条航线,则这个航空公司共有飞机场(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8、如图,为
的一条弦,直径
于点E,连接
、
,若
,
,则
的长为( )
A.3
B.4
C.5
D.6
9、抛物线经过平移得到抛物线
,平移的方法是( )
A.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10、方程x2﹣4x=5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没有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一个实数根
11、如图,点A在第二象限内,,
,
,则
的面积是______.
12、把一个小球以20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h(米)与时间t(秒),满足关系:h=20t-5t2,当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小球的运动时间为第_________秒时.
13、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4、如果抛物线的顶点是它的最高点,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15、若x2﹣6x+8=(x﹣m)2+n,则m+n的值为 ___.
16、如下图是在量角器的圆心处下挂一铅锤,制作了一个简易测角仪,右图是借助这个测角仪测量大楼高度的示意图.当量角器的0度线
对准楼顶时,铅垂线对应的读数是
,则此时观察楼顶的仰角度数是_________.
17、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点C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直线AC与x轴交于点D,且点C是线段AD的中点,连接BD,若点C的坐标是(0,﹣2),且△ABD的面积为5,求k的值和B点坐标.
18、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甲从口袋中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m,然后放回,再由乙从口袋中随机摸取一个小球,记下标号n,组成一个数对(m,n).
(1)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写出(m,n)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甲、乙两人玩游戏,规则如下:按上述要求,两人各摸取一个小球,小球上标号之和为奇数则甲赢,小球上标号之和为偶数则乙赢.你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19、(1)数学张老师在数学活动课上出示了一道探究题:
如图,在和
中,
,
,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D两点在
同侧,若
,求证:
.
张老师分别从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出发分析这道探究题:
①如图1,从条件出发:过A作交
于M,过D作
交
于N,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分析
与
之间的关系,可证得结论;
②如图2,从结论出发:过D作交
于P,依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证明
,可证得结论;
请你运用其中一种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2)小明同学经过对探究题及张老师分析方法的思考,提出以下问题:
如图3,在中,
,在
中,
,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D两点在
同侧,且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若
,
,
的面积为7,求
的长.
(3)在小明同学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张老师针对之前的解题思路提出了下面问题:
如图4,在四边形中,
,
,点E为
中点,连接
,若
,
,
,求
的长.
20、某超市以每千克22元的价格购进一种水果,计划以每千克30元的价格销售,为了让顾客得到更多实惠,现决定降价销售.已知这种水果的销售量y(千克)与每千克降价x(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所示.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此超市要获利3000元,则这种水果每千克应降价多少元?
21、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销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扩大销售盈利,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但要求每件盈利不少于20元,经调查发现.若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则商场每天可多销售2件.
(1)若每件衬衫降价4元,则每天可盈利多少元?
(2)若商场平均每天盈利1200元.则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22、阅读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任务:材料 阿尔·花拉子密(约 780~约 850),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是代数与算术的整理者,被誉为“代数之父”。
他用以下方法求得一元二次方程 x2+2x-35=0 的解:
将边长为 x 的正方形和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外加两个长方形,长为 x,宽为 1,拼合在一起的面积是 x2+2×x×1+1×1,而由 x2+2x-35=0 变形得 x2+2x+1=35+1(如图所示),即右边边长为 x+1 的正方形面积为 36。
所以(x+1)2=36,则 x=5.
任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求解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是( )
A.直接开平方法 B.公式法 C.配方法 D.因式分解法
(2)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 ) 的的
A.分类讨论思想 B.数形结合思想 C.转化思想 D.公理化思想
(3)运用上述方法构造出符合方程 x2+8x-9=0 的一个正根的正方形
23、如图,C为线段上一点,分别以
、
为边在
的同侧作等边
与等边
,连接
.
(1)如图1,当时,直接写出
与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
(2)在(1)的条件下,点C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E,连接
、
,求证:
平分
;
(3)现将图1中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
,如图2,点C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E,则(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证明.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并与x轴交于另一点C(点C点A的右侧),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
(2)若点P在第二象限内,过点P作PD⊥x轴于D,交AB于点E.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PE最长?此时PE等于多少?判断此时△ABP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的前提下,有一动点Q在抛物线上运动(线段AB的下方),当Q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BQ的面积等于△ABP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