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藏日喀则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A.NH4NO3

    B.NaCl

    C.NaOH

    D.C12H22O11(蔗糖)

  •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与该反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B.乙物质的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为1:3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 3、下列物质的洗涤原理相同的是

    ①用洗发水洗头发

    ②用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漆

    ③家庭中用白醋洗暖水瓶中的水垢

    ④用洗衣粉洗衣服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加热液体

    C.过滤浊液

    D.熄灭酒精灯

  • 5、“学化学,用化学”。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向自来水中加人肥皂水,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B.冬天用煤炉取暖时,室内放盆水防止中毒

    C.冰箱内放入活性炭,吸附异味、净化冰箱气体

    D.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 6、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CH3OH)燃料,这在全球是首次。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醇中含有2个H2

    B.1个甲醇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C.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1:4

    D.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检查气密性

    C.夹持试管

    D.蒸发食盐水

  • 8、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 9、“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A.分子不能再分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 10、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炉甘石(ZnCO3)加入炼锌罐之前,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反应区中发生的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C.“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还原

    D.“火法炼锌”符合低碳发展理念

  • 11、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通常可用于灭火

    B.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作保护气

    C.石墨导电性强,用作铅笔芯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O2

    C.H2O

    D.H2CO3

  • 13、结构决定性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鉴别二者不能选择的试剂是

    A.氧化铜

    B.紫色石蕊溶液

    C.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

  • 14、下列混合气体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氮气

    B.甲烷和氧气

    C.氦气和氧气

    D.CO和CO2

  • 15、2023年5月,大连湾海底隧道通车运营,我国自主研制的盾构机起了重要作用。盾构机的壳体、刀盘等都使用了钢材。选用这种材料最大的优点是

    A.密度较大

    B.硬度较大

    C.导电性强

    D.色泽美观

  • 16、下列物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用作食品调味剂

    B.碳酸氢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食品干燥剂

    D.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 1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区分硬水和软水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A.A

    B.B

    C.C

    D.D

  • 18、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19、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 20、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Cu

    B.CO2

    C.H2O

    D.NaCl

  • 2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放入铁钉

    B.倾倒溶液

    C.加热液体

    D.收集氢气

  • 22、规定A、B、C三种物质之间两两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一定条件),则称A、B、C三种物质组成“完美羁绊”。如Na、H2O、Cl2可组成“完美羁绊”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Cl2+H2O=HCl+HClO、2Na+Cl22NaCl。下列选项中能组成“完美羁绊”的是

    A.CuO、C、CO2

    B.C、O2、CO

    C.C、H2O、CO2

    D.Ca(OH)2、CO2、H2O

  • 23、化学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的发展,学习化学家研究化学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化学家的研究过程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C.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排序,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 24、下列关于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B.用煤炭取暖时,在室内放一盆水就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25、水煤气中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个数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1

    D.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 26、爬雪后崂山,赏雾凇奇观。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变多

    B.分子间隔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质量变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1)将下列灭火措施的原理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A 隔绝空气B 移开可燃物C 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_____

    ②吹灭蜡烛_____

    ③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_____

    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地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_____;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_____

    2)用“”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列微观图,选出符合合成氨(NH3)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顺序图(将下面三张图用序号排列)_____,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 28、元素周期表及其他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上表所示。

    ①Cl属于_____(填金属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②N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周期表中磷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图中“30.97”所表示的含义是_____

    2)如图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离子

    试写出图中实现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29、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处:____________

    (2)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

    (3)不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就直接加热:____________

  • 30、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钠离子______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

  • 31、

    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⑨_______;⑩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要性:水是生命_____________、水是工农业__________、提供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 32、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1)表中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2)由1号和7号元素组成的原子团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3)7号与12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同一族中的元素其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任写一点)。

  • 33、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回答有关问题。

    (1)上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图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3)含有X元素的化合物常用作化肥,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

  • 34、现有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镁、水、高锰酸钾、空气、碳酸氢铵等八种物质,其中由原子构成的是_________,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质的是________,是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的是________,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含有物质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

  • 35、现有① 空气,②五氧化二磷, ③矿泉水, 二氧化碳,⑤冰水混合物, ⑥水 六种物质。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 36、根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_

    (2)M点的含义______

    (3)2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比为______

    (4)20℃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5)将6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20℃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次序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B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_端通入。

  • 38、实验室里有一瓶新配制的无色溶液,可能是氨水、过氧化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某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成功鉴别出其成分,请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计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_____

    ____

    该溶液不是氨水

    往上述实验的试管中,___

    ____

    该溶液是澄清石灰水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最轻的固体材料---“碳海绵”,被称为压不弯的狗尾巴草!是一种气凝胶,主要成分是石墨稀和碳纳米管(二者都是碳单质)。“碳海绵”的横空出世给世界材料科技带来辉煌前景!可用于:

    (1)实心耐油海绵柱---防止海上石油泄漏

    (2)单面复合布医用海绵---给病人包扎

    (3)高效空气过滤网---用于雾霾天气口罩。由此请说出“碳海绵”的三条性质。

     

  • 40、做铁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

    (1)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硫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是是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