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湖北黄冈2025届初一化学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25℃,其水溶液中加酸加碱改变溶液的pH时,含R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R为价,pH>6时溶液中存在

    B.水的电离程度:M<N

    C.溶液中存在:

    D.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

  • 2、将下列气体分别通入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能使溶液变红的是

    A.氯气

    B.氨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

    A.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ΔH>0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ΔS>0

    B.对反应使用催化剂虽然不能改变转化率,但能够改变反应的焓变

    C.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D.1molCl2溶于水后,溶液中Cl2HClOClO-Cl-四种粒子总数为2NA

  • 4、现有0.01mol/L的下列溶液:①CH3COOHNaHCO3NaHSO4KOHH2SO4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 ⑤③①②④ B. ③⑤①②④ C. ⑤②③①④ D. ④②①③⑤

  • 5、设反应:2NO2(g)N2O4(g) (H <0)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为υ1υ2,则温度升高时,υ1υ2的变化情况为(  )

    A. υ1增大, υ2减小 B. υ1υ2均增大

    C. υ1减小,υ2增大 D. υ1υ2减小

  • 6、为白色晶体,与足量的NaOH反应生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形成的键长:

    B.根据结构可知,易溶于水

    C.白色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D.中B为+3价,属于三元弱酸

  • 7、下列各项操作,有错误的是(  )

    A.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 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 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 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 8、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水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由于溴单质在乙烯中溶解度更大发生萃取,所以下层水层无色。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苯酚钠和少量CO2反应可制得苯酚和NaHCO3

    酸性∶ H2CO3>苯酚>HCO3-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A.A B.B C.C D.D

  • 9、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由n个单体分子通过缩聚反应生成

    B.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33.6 L(标准状况)的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D.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 10、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

    制备三溴苯酚

    B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

    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

    C

    向酒精和醋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

    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

    D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

    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A. A B. B C. C D. D

  • 11、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己烷的一组试剂是(   )

    A. 溴水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12、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2-丙醛 B.:甲基苯酚

    C.244-三甲基戊烷 D.2-丁醇

  • 13、公元前,古埃及国王胡夫的一位厨师不小心把刚熬好的羊油碰翻在灶坑旁,与草木灰混在了一起。当他将羊油和草木灰的混合物用手捧出去后,洗手时发现洗得特别干净。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羊油是一种有机溶剂,溶解了厨师手上的油污

    B.草木灰呈碱性,与羊油发生了中和反应

    C.羊油与草木灰中的物质发生了加成反应

    D.羊油在碱性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的作用下发生了皂化反应

  • 14、在抗击新冠肺炎传播的战斗中,化学试剂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

    B.向空气中喷洒大量酒精进行消毒,存在安全隐患

    C.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纤维属于纯净物

    D.84消毒液可作为环境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 15、下列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①CH4;②CO2;③N2;④H2O2;⑤C2H4;⑥HClO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⑤

  •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向含有少量FeCl3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B

    验证乙醇和浓硫酸可以制备乙烯

    乙醇和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C

    比较HClOCH3COOH酸性

    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0.1mol/LHClO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pH

    D

    Mg(OH)2可溶解于饱和NH4Cl溶液

    NH4Cl固体与Mg(OH)2混合

     

     

    A.A B.B C.C D.D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电子层最多只有s、p、d、f四个能级

    B.用n表示电子层数,则每一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C.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就是原子轨道

    D.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电子层、能级、原子轨道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 1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g D218O中所含中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5NA

    C.5.6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足量浓盐酸与0.1mol MnO2共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 H—O 键发生断裂

    B.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C.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 2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KMnO4固体完全分解制取O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0.1mol/LNa2CO3溶液中H2CO3HCO3-CO32-数目之和为0.1NA

    C.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mol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D.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充分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二、多选题 (共4题,共 20分)
  • 21、某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A和气体B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0~10min内平均速率v(B)=0.18mol·L-1·min-1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3B2C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200

  • 22、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胞中含有2个铁原子,每个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有8

    B.晶体的空间利用率:

    C.晶胞中的原子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

    D.铁原子的半径为,则晶胞的密度为

  • 23、某有机物 A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molA 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以消耗 3molBr2

    B.一个 A 分子中最多有 8 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1molA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共热,最多可以消耗 3molNaOH

    D.一个 A 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 24、关于如图原电池装置叙述正确的是

    A.铜片逐渐溶解

    B.锌片逐渐溶解

    C.H+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D.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三、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25、I.用“>”“<”填空:

    1)键长:N-N_____N=N      2)键能:2E(C-C)_____E(C=C)

    3)键角:CO2_____SO2;      4)键的极性:C-H_____N-H

    II.指出下列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1) CO2中的C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________

    (2) SiF4中的Si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________

    (3) PH3中的P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________

    (4) NO2ˉ中的N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________

  • 2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甲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最少的有机物,其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②过程III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某有机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分子内C、H、O原子个数比为4:4:1.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质谱仪测得A的质谱图,如图1。

    方法二: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的红外光谱中存在、C=O、结构。

    方法三:核磁共振仪测得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如图2。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

    ②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③A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27、(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H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CH3COO-Na+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7(选填“>”“<”“=”,下同),所用醋酸体积______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2)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已知常温下H3PO3的电离常数的值:Ka1=3.7×10-2Ka2=2.9×10-7。则NaH2PO3溶液显______(选填”“”)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0.1mol/L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测定某亚磷酸溶液的浓度。①已知亚磷酸(H3P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磷酸,且磷酸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请写出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该小组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mL亚磷酸溶液于锥形瓶中,用上述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三次滴定的测量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0.00

    22.00

    2

    0.50

    22.50

    3

    0.50

    25.50

    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该亚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 28、铝及铝的化合物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

    1)金属铝的生产是以Al2O3为原料,在熔融状态下用石墨做阴极和阳极进行电解:

    2Al2O34Al+3O2↑,则电解时不断消耗的电极是_____(填阳极阴极

    2)铝片、石墨、空气和海水构成的原电池可用于航标供电,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

    3)泡沫灭火器中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在配制AlCl3溶液时,防止溶液出现浑浊现象,溶液中应加入_____

    5Mg(OH)2固体能除去镁盐溶液中Al3+,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9、根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其外围电子排布图是______

    2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元素的名称是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3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下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另一电子排布图不能作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因为它不符合______(填序号)。

    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原理     C.洪特规则

    4)第三周期元素的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叫作第一电离能(设为E)。如图所示:

    ①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值变化的总趋势是______

    ②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推断出______(填”“,下同);

    ③根据第一电离能的含义和元素周期律,可推断出______

  • 30、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无处不在:

    1)白蚁信息素用系统命名法命名___

    2)人造羊毛的结构为,则合成人造羊毛的单体是___

    3)丙醛是一种精细化工原料,写出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 31、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Ⅰ1(Zn)_______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ANa→迅速产生气泡;

    ACH3CH2OH 有香味的物质。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可做出的判断是______(填字母)

    A.一定含有—OH      B.一定含有—COOH

    C.有机化合物A为乙醇      D.有机化合物A为乙酸

    (2)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ACH3CH2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如下:

    .乙醇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

    .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1)为了加快酯化反应速率,该同学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2)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3)试管B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Ⅱ中油状液体的成分是________

    5)科研工作者进行一系列实验和理论探究,发现酯化实验过程中蒸出的乙酸量较少,不足以中和碳酸钠溶液,请推测Ⅲ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34、实验室里常用氯化按与足量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1)若需要5.6L氨气(标准状况),至少需要称取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

    _____

    (2)若将上述制得的氨气全部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则该氨水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了(溶质全部看作氨气)

    _____

六、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5、XYZM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元素有12p空轨道,Y为同周期离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M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n4snW的内层电子已全充满,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能与氢、氮、氧三种元素构成化合物XO(NH2)2,该化合物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是___________;该物质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元素Z的最高价氧化物中,Z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

    (3)M配合物的化学式是[M(H2O)5Cl]Cl2·H2O1 mol该配合物中含配位键的数目是______

    (4)元素ZW形成的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5)Y的氯化物气态时通常以二聚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式为Y2Cl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Y2Cl6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

  • 36、温室气体的利用是当前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1)重整可以同时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其工艺过程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各1.0mol及少量,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平衡时各产物产量如图所示。

    ①图中a代表产物_______

    ②当温度高于900K,的产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电催化转化合成气:电还原反应机理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催化剂选择纳米(纳米指的是含55个原子的纳米颗粒),理由是_______。该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步骤为_______(填“I”“II”或“III”)。

    (3)电池能将二氧化碳(CO2)高效转化,研究表明,该电池反应产物为碳酸锂和单质碳,且电还原后与锂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锂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写出步骤III的离子方程式。

    I.       II.

    III._______       IV.

    (4)2021年9月,《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人类首次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经过11步路径人工合成淀粉。前两步,是先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醛。

    请写出前两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80
题数 36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四、实验题
五、计算题
六、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