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6年,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A.清政府
B.北洋军阀
C.国民党反动派
D.日本帝国主义
2、1938年春,李宗仁在山东台儿庄阻击日军主要是为保卫
A. 临沂
B. 滕县
C. 徐州
D. 兖州
3、1912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设计,制定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该文件是( )
A.《辛丑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资政新篇》
4、“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忽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1918年)诗人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其中的“新潮”指的是( )
A.实业救国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民权与进化
5、“我们将惊诧于国共两党在四比一的军队人数,三比一的人口,悬殊的装备——这样对比鲜明的实力,如何被共产党一点点消灭,从中明白赢得战争胜利不是靠装备,不是靠人数,靠的是胆略与决策,更靠的是团结与民心。”这位教师的开场白是准备讲哪一时期的历史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6、“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材料叙述的“造反者”的首领是
A.陈玉成
B.洪仁玕
C.洪秀全
D.李秀成
7、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战役是( )
A.挺进大别山 B.孟良崮战役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8、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洋务运动时制作的一张洋务派地方代表的课件。“?”处的历史人物是( )
A.奕䜣
B.曾国藩
C.林则徐
D.洪秀全
9、洋务运动虽然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他任然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只重视军事技术的引进,忽视人才的培养
D.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0、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1、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12、1988年被划为经济特区的是( )
A.乌鲁木齐
B.海南岛
C.上海浦东
D.昆明
13、中国人民进入全面神圣抗战的标志是( )
A、“九一八” 事件 B、“一二八” 事件
C、“七七” 事件 D、“八一三”事件
14、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愤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实现民族独立
B.创办了近代教育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结束了封建帝制
15、下列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事件与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件 | 意义 |
A | 九·一八事变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
B | 一二·九运动 | 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C | 西安事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D | 七七事变 |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A.A
B.B
C.C
D.D
16、毛泽东说:“农业生产合作社如果规模过小,在生产的组织和发展方面势将发生许多不便。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材料反映的是将小型的农业合作社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的( )
A.原因
B.过程
C.意义
D.结果
17、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的直接目的是 ( )
A. 阻止国民党控制国会 B. 制造混乱 C. 巩固北洋军阀的统治 D. 欺骗舆论
18、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 兴中会 B. 强学会 C. 同盟会 D. 华兴会
19、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的一起大屠杀惨案,被中外舆论界称为人类“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起惨案指的是( )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火烧圆明园
D.皖南事变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他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1、抗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请你写出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解放南京:__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23、(1)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是________。
(3)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4)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
(5)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________。
(6)筹建新中国时,确立了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7)标志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事件是________。
(8)新中国成立时,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
(9)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________”战略布局。
(10)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__。
24、1915年,以__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以______________和科学为口号,掀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______、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6、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请按序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27、同盟会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
①《_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_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和《__________》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________制度。
③各种革命团体以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和光复会。
④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成立的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_____的革命组织。
(3)成立的概况
①成立时间: 1905 年8月,
②主要组成成员: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
③成立地点: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__。
④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⑤组织机构:选举________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⑥机关报:大会决定创立《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⑦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______。
(4)成立的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8、戊戌变法触犯了以 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因历时103天,又被称为“ ”。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______________,作为都城。
(2)《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沙市、苏州、杭州、_______________为商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1927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30、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某校八年级小红同学在期中复习时对这些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如下梳理和探究。
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______,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______”十年大动乱结束。______(会议),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杰出人物)
______是促成西藏和平解放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王进喜赢得了“__________”的称号。焦裕禄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31、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之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哪个村?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何影响?
(5)20世纪80年代,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里?1988 年哪里被划为经济特区?如今,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6)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开放也在不断地深化2001年,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7)20世纪90年代,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雨历程,历经坎坷。为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时(年、月、日)?
(2)新中国的成立对国家和人民分别有什么历史意义?
(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人民政权,解放农村生产力,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保家卫国,新中国的成立后,我国对外进行了哪次军事行动?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6)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的会议是哪次会议?
(7)我国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政策?
(8)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遭受过哪两次重大挫折?从“革命道路”“生死攸关”两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学者幸鸿铭说:“咸同时期(1851年-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意义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上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近代化)这辆列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威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具体表现。
(2)“湘乡曾姓者”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谁?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二认为洋务运动最大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