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共成立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当时伏尔泰口中的"敌人"是
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奴隶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3、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4、下列历史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变法的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曾国藩
D.康有为
5、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岳飞 ②陈化成 ③关天培 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太平天国的都城在
A. 北京
B. 天京
C. 天津
D. 长安
7、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后来,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
B.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8、关注关键词是有效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德先生”“赛先生”“白话文”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
9、这次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一溃千里,短短8个月时间,丧失4个省会城市和146个中小城市、2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6000万人口,反观日军只伤亡了24000多人。“这次战役”是指(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0、“它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文中的“它”指的是( )
A.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解放区土地改革
D.发动三大战役
11、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这里的“胜利”是指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到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2、学习历史,我们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
A.遵义会议——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B.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辽沈战役——解放华北全境——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D.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13、电影《八月一日》再现了发生在1927年8月1日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A.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B. 南昌起义爆发
C.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 井冈山会师
14、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15、“卢沟桥事变同时唤醒了一个民族”,对这句话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
A. 它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B. 它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 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它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6、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17、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总称三大战役。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是( )
A.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B.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8、中共七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马克思主义
D.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1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最可能是写给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A.
B.
C.
D.
2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下列有关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及称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人物 | 典型事迹及称号 |
A | 王进喜 | “解放军的好战士” |
B | 焦裕禄 | “党的好干部” |
C | 雷锋 | 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 |
D | 袁隆平 | “铁人” |
A.A
B.B
C.C
D.D
21、1894年,日军占领____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1937年,日军占领____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2、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割让的土地
23、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 )”的方针,此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24、写出新中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
(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
(2)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飞船
(3)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
(4)屠呦呦科研团队开创的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5、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开始进入______。
26、导火线:___________。
27、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1840年爆发的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______和梁启超上书光绪帝,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3)______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牺牲。
(4)______年发生了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号称“太平军”。
28、据《人民日报》1971年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这反映的是( )
29、太平天国希望建立理想社会而设计的土地分配方案是《______》;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3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和国民党领导的______。
3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成立于1912年的什么政府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同年孙中山颁布了哪一文献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2)蔡锷、李烈钧等人在1915年领导的哪一事件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之前,孙中山等人也发动了一次反袁斗争是什么?
(3)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哪一军事活动?消灭湖南湖北的是哪一个军阀?
(4)1935年的华北危机,引发了哪一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国抗日战争哪一年取得胜利?
32、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那么决定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的哪次会议的决议?
(2)我国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哪两个地方的农村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举起了改革大旗?这次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3)我国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那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3、简答题
(1)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说出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从此中国完全陷入了什么社会的深渊?
(2)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张学良、杨虎城为劝谏蒋介石抗日,发动了什么事件?如何解决?
(4)请分别列举十四年抗战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抗日战役各一例。
(5)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把什么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写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6)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走向战略反攻的标志性事件及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摧垮南京国民政府的战役又是什么?
34、中国企业自诞生起,虽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但又举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事业进展很快)开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运赈粮,源源救济,救活无数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近日山海关、洋河口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洵于时事大局有裨。”
——朱荫贵《朱荫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四 1877年7月9日,《申报》首页刊载消息称朝廷拟议招商轮船局所有借收未还各款,俱由国家自行筹填,盖船局所借李相伯之钱七十万吊,各海关所暂借之银一百万两概算国家入股也。该消息强调如此则商局将变更为官局。招商局成立二十余年三次改组管理层人员,1885年由亦官亦商而主要身份是官,同时又是李鸿章亲信的盛宣怀接任。
——朱荫贵《朱荫贵论招商局》
(1)材料一中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招商局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