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黄山二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照样子填一填。

    例:道(知道)(跑道)(道路)

    ( )( )( )     ( )( )( )

    例:(明亮的)眼睛

    ( )凤凰花            ( )地毯          ( )泼水节

    例:巴——( 把 )( 爸 )( 吧 )

    方——( )( )( )          

    干——( )( )( )

  • 2、照样子,写一写。

    一( 座 )石桥   ( 明亮 )的灯光   ( 捉 )蝴蝶

    ______铅笔   (________的花朵   (______篮球

    ______鱼塘   (________的声音   (______故事

  • 3、给句子加上 标点,再读一读。

    1.一场大雪过后_____那个漫天飞舞红叶的秋天便离我们远去了_____

    2.雨后天上出现了彩虹_____那彩虹绚丽夺目,可真漂亮啊_____

    3.天上的这几颗星星的位置真奇怪_____它们构成了一个什么图案呢_____

  • 4、填一填。

    ______古迹 云______ 惊弓______

    ______ ______交加 ______

    ______满园 ______天 如______

  • 5、加偏旁组新字组词

    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瓜:

    __________________

二、书写 (共1题,共 5分)
  • 6、看拼音,写词语。

    满分5 manfen5.com

     

     

三、判断题 (共4题,共 20分)
  • 7、认真思考,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鹿的玫瑰花》一课中因为小鹿摔伤了脚没有看到玫瑰花,所以小鹿的玫瑰花白栽了。(____

    【2】“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和“用 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能叠起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

    【3】“费”这个字的第三笔是竖折勾。(____

    【4】“秋处露秋”指的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这四个节气。(____

    【5】“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____

  • 8、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极”的右边“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 )

    【2】词语“沉没”“淹没”“没有”中“没”的读音是一样的。 ( )

    【3】“我坐在窗前认真地做做业。”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 )

  • 9、我能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大禹治水》是一篇童话故事。______

    【2】“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艹”部,再查5画。______

    【3】《狐假虎威》中老虎借着狐狸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______

    【4】《难忘的泼水节》写了周恩来总理和汉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______

    【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出自诗仙李白的作品《夜宿山寺》。______

  • 10、[理解]寒号鸟为什么会被冻死?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在错误的说法后面画“×’’。

    1懒惰。_____

    2不会做窝。_____

    3不听劝告。_____

    4得过且过。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1、阅读乐园。

    学问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人很有学问。他的屋里有一块匾(biǎn),上面写着“学问”两个大字。老人死了以后,两个儿子把匾一分为二。

    哥哥拿了一个“学”字,从早到晚只是读书,不提问。

    弟弟拿了一个“问”字,专门提问,却从不读书。日子长了,两个人都学得稀()里糊涂。

    后来哥俩想起父亲的教导,学问,学问,要又学又问。于是,他俩开始勤学好问,结果也像父亲一样,都成了有学问的人。

    【1】下列句中“学问”一词的意思是什么?请选择。

    A.即读书又提问。     B.学识。

    (1)有个老人很有学问( )

    (2)学问,学问,要又学又问。( )

    【2】哥俩把匾一分为二后是怎样学习的?用“﹏﹏﹏”画出来,结果怎样?用“ ”画出来。

    【3】为什么后来哥俩都成了有学问的人?请在文中用圆圈找出一个四字词语来回答。

  • 12、快乐阅读岛。

    一天,小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和小猴子在路边玩。突然,小松鼠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葡萄架,那上面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绿莹莹的,一颗颗葡萄好似大珍珠。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向葡萄架跑去,只有小狐狸还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小白兔问:“狐狸兄弟,你怎么不和我们一起去摘葡萄呢?”

    小狐狸回答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大家都不相信小狐狸的话,纷纷爬到葡萄架上,摘了葡萄就往嘴里送。哇!真酸!

    小狐狸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于是大家去问他。

    小狐狸说:“这个葡萄架在路边,如果这葡萄很甜,早就被路过的人摘完了。你们看,这儿的葡萄这么多,那一定是因为不好吃,所以没人摘了。”

    【1】我在读短文时,不知道“猴”怎么读,我应该用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画。

    【2】联系上下文,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描写葡萄很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描写葡萄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味道是________,你见过的葡萄还有_______颜色,味道是______________

    【4】小狐狸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5】给短文加个题目。(     )(填序号)

    A.聪明的小狐狸

    B.酸的和甜的

  • 13、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这个办法好

    毛泽东七岁的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到山上去放牛,砍柴,捡果子。

    有一回,他想:怎样既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还能捡些果子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大家分成三个小组:一个组放牛,一个组砍柴,一个组捡果子。

    天快黑了,放牛的把牛喂得饱饱的,砍柴的背回了许多柴,捡果子的捡了满篮的野果子。

    毛泽东把柴和果子分成几份,每人一份。大家(     )上牛,(     )上柴,(     )上篮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把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到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提        ②牵        ③背

    【2】毛泽东的办法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句子,画上“ ”线。

    【3】你认为毛泽东的办法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最大的“书”(节选)

    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yìn yìng),叫雨(héng hén);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鱼哩!”

    【1】在短文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最大的“书”指的是______,“书”上的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画”指的是埋藏在岩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大闯关。

    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就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

    最明显的特点是风味多样。长期以来,饮食上形成了许多风味,一直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夏天多凉拌。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中国菜肴的名称既有根据材料及烹调方法命名的,也有根据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来命名的,如“水煮鱼”“哪吒闹海”“东坡肉”等等。

    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讲究“食医结合”。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预防的目的。

    【1】南方人和北方人在饮食习惯上有什么差别?( )(填序号)

    ①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

    ②北方人爱吃米饭,南方人爱吃面食

    ③南方人和北方人都爱吃面食

    【2】中国饮食在口味方面有地域特色,请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酸     ②辣     ③咸     ④甜

    东——______   西——______   南——______   北——______

    【3】中国的烹饪技术与______有密切的联系,讲究“______”。

    【4】你最喜欢的美食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4题,共 20分)
  • 16、读拼音,写词语。

    hóng zāi(_____)

    kùn     nan(_____)

    chǎn yè(_____)    

    rèn     wéi(_____)

  • 17、鹳雀楼与日月潭 

    (1)选择,了解它们的位置。

    鹳雀楼在我国____省,日月潭是我国____省最大的一个湖。

    A.台湾     B.山西

    (2)写诗或话赞美它们。

    ①鹳雀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月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展示表达的能力。

    你最喜欢什么玩具?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吧!书写要求: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 19、口语交际。

    在生活中,有时候需要我们跟别人商量事情。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跟别人商量呢?

    你向同学小文借了一本故事书,想多借几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0、看图写话。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想一想,再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0
题数 2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书写
三、判断题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